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深化教研實現幼兒教師知行合一

深化教研實現幼兒教師知行合一

深度理解兒童、把握核心內容、創新適宜方法,注重研訓一體化的教研模式,能幫助教師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轉化與生成,能引導教師理念和行為的深刻變化和持續性發展。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理念和專業能力提升是園本教研和培訓的主要目的。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貫徹實施,聚焦幼兒園教師核心專業要素——深度理解兒童、把握核心內容、創新適宜方法——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能力提高,已經成為園本教研的新重點、新任務。一系列探索和實踐證實,研訓一體化、聚焦三要素的教研模式,更能幫助教師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轉化與生成,更能引導教師理念和行為的深刻變化和持續性的發展。以下三種看似熟悉的教研方式在實踐中已經得到進一步的延展、深化和革新,更適合處於成熟和骨幹階段的教師教研,其有效性也得到了證實。

預操作與後分析

教師在幼兒開展某項探究活動之前先親身經歷該項活動過程,我們稱之為「預操作」。這只是教研活動的第一步,經歷了後續的聚焦三要素的活動設計與實踐探索、反思分析與討論完善,才能成為一次比較完整的教研活動。

以科學活動為例,教研的第一步是教師以小組的形式先來親身經歷探究活動,體驗和感悟科學領域的特點並識別關鍵經驗,再通過對自身實踐的反思並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幼兒的探究和學習過程進行預測,在此基礎上設計更加適宜的幼兒活動方案,通過小組討論預想可能的情況並完善方案。

第二步,某一教師作為執教教師進入教育實踐,組織幼兒開展探究活動,小組其他教師一同現場觀察和了解幼兒的探究過程。執教教師根據幼兒的需要和特點提供適宜的支持和指導,支持幼兒的主動探究和自主發現。

最後,教師小組針對活動過程從幼兒的學習、核心內容的把握和指導策略的適宜性等方面進行反思、分析和研討,並回歸到預操作的體驗和感悟、活動方案的適宜性與改進等;還可以就相關的理論和理念、基礎知識和關鍵能力進行拓展性和提升性的學習。這一教研過程還可以循環進行,待方案再一次完善後可以由原來的執教教師或其他教師再次組織活動,不斷繼續這樣的反覆研究與實踐操作。這種預操作與後分析能使教師在生動的現實活動中,不斷深化對幼兒、學科領域、教育策略的深刻認識與理解,而且隨著活動的循環,教師的認識會螺旋上升。

案例對比分析

一個案例就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個教育要素或疑難問題,對教育要素的解析或對解決問題方法的分析,有助於教師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轉化與生成,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在幼兒園教研活動中,我們常用到教學案例、教育活動案例、幼兒發展案例等。

目前,案例研究已經成為教師實踐研究的常用方式,案例分析的意義和價值得到廣泛認同,對處於職業生涯各個階段的教師培訓都十分有效。而在教研中運用相同或類似情境下的兩個(或多個)教學案例或教育活動案例對比分析方法,則能給教師帶來更多啟發和更深入的思考。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案例的收集和選擇,學前教育教研員、幼兒園的業務管理者要有意識地收集案例,並將相同或類似情境的案例進行歸類和比對,選出具有典型意義的兩種(或幾種)不同做法。

例如,日常生活中,幼兒同伴衝突事件的適宜解決方式(一個孩子打了另一個孩子、一個孩子搶了另一個孩子的玩具等),同一本圖畫書的不同運用方法和教學方式,同一個科學活動主題(如螞蟻、蝌蚪、蝸牛等)的不同探究活動等。在研訓活動中,引導教師運用所學的理論和已有經驗,進行對比分析和深入思考,通過例舉理論依據和實證證據的方式,從兒童、學科領域和教育策略三個關鍵要素的視角,判斷和分析出一個或多個更符合先進教育理念、正確兒童觀和適宜教育策略的教育行為。從而,促進教師理論和實踐的相互轉化與生成。

互動式分享

隨著學前教育的改革發展,幼兒園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大幅度增加,但由於時間和條件有限,一般每次外出學習的人數很少,因此很多幼兒園都要求外出學習的教師把學到的內容在全園進行分享介紹。但實際調研中很多園長和教師反映這種分享介紹的效果常常不理想,主要的問題是介紹者往往差別很大,許多人在學習後出現內容重現困難,要點遺漏太多,信息衰減嚴重;而聽者也由於沒有身臨其境,理解困難,能吸收的內容十分有限。因此,增加互動式分享可以提高這種學習分享的有效性。

作為幼兒園的一種教研方式,互動式分享的內容需要從兩個方面精心準備:一方面是分享介紹者的準備,在派出學習時,要根據學習內容選擇具有相關特長和較強專業能力的骨幹教師或業務管理者、教研員參加學習,並事先交代分享任務,使其具有學習和吸收的意識與方法,並儘可能多地收集相關信息資料,與講座專家交流溝通,達到準確把握學習內容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從聽者的角度準備,分享者將學習和領會的內容結合本園實際進行思考,設計出符合實際並能夠引導教師聽眾更好地學習的問題,引領教師邊學習邊思考。

在分享過程中,雙方互動是提高分享效果的重要因素,分享者適時地提出問題,與聽者交流互動,使教師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和內化相關先進理念與經驗成果。當然,對一些特別有價值的內容,如果幼兒園能夠就此組成研究小組,鼓勵教師們將學習到的理念經驗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運用,再組織教師們討論,進一步完善和提升為適合本園的教育策略和經驗,將會獲得更多的收益。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19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物聯網技術等6領域年內將成「1+X」證書制度試點領域
「青年眼中的亞洲多元文明」攝影展舉辦 展現47個國家自然風光、人文情懷等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