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秘傳女丹功進階修鍊

秘傳女丹功進階修鍊

丹修鍊首要築基,築基之前,必先受戒律:孝敬柔和,慎言不妒;貞靜持身,離諸穢行;惜諸物命,慈愍不殺;禮誦勤慎,斷絕葷酒;衣具質素,不事華飾;調攝性情,不生煩惱;不得數赴齋會,不得虐使奴僕,不得隱善揚惡。遵守以上九戒,方可受持正途。

其次要懂得女性的生理特點:女子十三四歲時,元氣充足,真血盈滿。等月經一來,元氣逐漸被打破,真血逐漸遺泄。婚嫁之後,生兒育女,元氣漸漸損耗,真血漸漸虧損,每個月都受到月經傷害。女子想要候命還元,必須尋找修鍊的真正法門。

另外,女孩子青春年少時不能任縱戲游,兼戒賓士。道家認為這一階段,女孩有一點先天初經,含於子宮,此乃是先天至寶。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清潔性情,不看淫戲,不聽淫詞,舉止幽閑,動循內則,靜則釋如,則一點初經,得附性天,便成元一,一變赤珠,不化成月經。否則像兒童一樣生性喜動,或隨嬉驅,或逐跳奔,便會氣動心搖,精神內亂,真氣不固。一點真陽,油然融化,與月經一起流出,從此以後變成平凡女子。

懂得了這些道理,就可以跨鶴而端坐於蒲團之上。兩腿交疊,一膝壓於另一條腿膝蓋的上面,下面的腳跟頂住玉門,然後盤坐下去,上身必須保持頭脊正直。目的是緊閉下關,封固元氣,避免下元泄漏。然後收心,有詩曰:「吾身未有日,一氣已先存。似玉磨逾潤,如金煉豈昏?掃空生滅海,固守總持門。半黍虛靈處,融融火候溫。」這就是說人生孕育之時,已經有先天一氣存在身中,剛柔相濟。如果能夠排除各種妄想,守住玄關一竅,便能煉成一點靈丹。

1.收心第一

吾身未有日,一氣已先存。

吾人未有此身,先有此氣。譚子《化書》云:「虛化神,神化氣,氣化血,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死。」此言順則成人;若達道之士,能逆而行之,使血化氣,氣化神,神化虛,則成仙矣。

一氣者,即先天陰陽未判之氣,至於分陰分陽,兩儀既立,則不得名為一氣。儒家云: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亦指先天一氣而言。老氏之得一,即得此一氣也。此中有實在功夫,非空談可以了事。

似玉磨逾潤,如金煉豈昏。

丹家常有玉池金鼎,玉兔金烏,玉液金液,種種名目。大凡言陰、言神、言文火者,則以玉擬之;言陽、言氣、言武火者,則以金擬之。意謂玉有溫和之德,金有堅剛之象也,然亦偶有例外。

掃空生滅海,固守總持門。

生滅海,即吾人之念頭,剎那之間,雜念無端而至,忽起忽滅,莫能定止。念起為生,念滅為死,一日之內,萬死萬生,輪迴即在目前,何須待證於身後。然欲掃空此念,談何容易,惟有用法使念頭歸一耳。其法如何?即固守總持門也。

總持門者,老子名為玄牝之門,即後世道家所謂玄關一竅。張紫陽云:「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質而言之,不過一陰一陽一神一氣而已,能使陰陽相合,神氣相搏,則玄關之體已立。

雖說初下手要除妄念,然決不是專在念頭上做功夫,若一切不依,一切不想,其弊必至毫無效果,令人失望灰心,是宜熟思而明辨也。

半黍虛靈處,融融火候溫。

半黍者,言凝神入氣穴時,神在氣中,氣包神外,退藏於密,其用至微至細,故以半黍喻之。虛者,不滯於跡象;靈者,不墜於昏沉。雜念不可起,念起則火燥;真意不可散,意散則火寒。必如老子所云:「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方合乎中道。融融者,調和適宜,溫者,不寒不燥也。此詩二句,言守玄關時之真實下手功夫,維妙維肖,然決不是執著人身某一處部位而死守之。切勿誤會。若初學者死守一處,不知變通,將來必得怪病。

養心第二

本是無為始,何期落後天。

順乎自然而無為者,先天之道;由於人力而有為者,後天之功。吾人當未生之初,本是渾元一氣,無名無形,不覺而陷入於胎中,於是有身,既已有身,而大患隨之矣。

一聲才出口,三寸已司權。

嬰兒在胎,僅有胎息,鼻不呼吸,及至初出胎時,大哭一聲,而外界之空氣乘隙自鼻而入,於是後天呼吸遂操吾人生命之權。

其始也,吸入之氣長,呼出之氣短,而身體日壯。其繼也,呼吸長短平均,身體之發育,及此而止。到中年以後,呼出之氣漸長,吸入之氣漸短,而身體日衰。臨終時,僅有呼出之機,而無吸入之機,鼻息一停,命根遂斷。三寸者,指呼吸而言。

況被塵勞耗,那堪疾病纏?

上言人身生死之常理,此言人之自賊其身也。色、聲、香,味、觸、法、是名六塵。勞心勞力,皆謂之勞。吾人自然之壽命,本為甚短,縱不加以戕賊,在今世亦甚少能過百歲者。況塵勞與疾病,皆足以傷竭人之元氣,使不得盡其天年,故多有壽命未終而中途夭折者。

子肥能益母,休道不迴旋。

子者後天氣,母者先天氣。後天氣丹道喻之為水,先天氣丹道喻之為金。按五行之說,金能生水,是先天變為後天也。丹道重在逆轉造化,使水反生金,是由後天返還先天也。

昔人謂為九轉還丹,九乃陽數之極,又為金之成數,故曰九還,非限定轉九次也。先天難於捉摸,必從後天功夫下手,方可返到先天。後天氣培養充足,則先天氣自然發生,故曰子肥能益母。迴旋者,即返還逆轉之謂。

女子以血為本,血旺則精盈,心涼則生血。女丹丹訣曰:「必先息心,心息定而神清,心斯涼矣。」必須等到心涼液涌時,將意念專註於乳溪(為女子丹田,兩乳中間之空竅,位於膻中入內一寸三分,方圓一寸二分),並用手對乳溪加以旋摩,務必使氣機洋溢。次舉兩手分別旋摩乳房。同樣要等到乳溪內氤氳之氣周繞,覺得有暖氣從後面烘烤雙關(下丹田與子宮),稍等一會兒便以真意導入丹田,寂而守之。大約有三十六次呼吸,舍意一松,覺此個中,油然而降。分注兩腰,左右盤旋,各約神息四九之數。於是用意引而會聚於臍輪深處,緩旋四十九,急旋四十九。即會覺察到尾閭有暖氣後穿。如或勢緩,可用提縮二便法,自然會穿過尾閭,升至夾脊,上過崑崙,降注泥丸。此時會覺得泥丸寬廣如海,自可停留涵育,既而降注華池絳闕。大地閻浮,露珠沛灑,混忘所事。但覺恍焉惚焉,不呼自呼,不吸自吸,不提自提,不咽自咽。此中滋味甘香,氣神充和,三田(乳溪、下丹田與子宮)一貫。已而玄況四塞,急須內顧。順將萬緣放下,旋覺身虛若谷,大地亦無。隱隱涼氣襲人,氤氳四塞。忽復霧散雲收,下現性海,碧波澄如。此時仍要一念不動,忘境忘情。忽現金光萬道,細雨如珠,隨光下注。左旋右轉,化成皓月,浮沉晶海,遽然如夢而醒。此際即須內省此身,即得氣爽神清,遍體和暢,全身照凝。一會兒,以意注於子宮,覺得此中恬泰是矣;於是再次按摩手和面部,運神繞腹,雙耳轆轤,俱各共行四十九息。徐徐扭腰,擺灑膝腿,坐點趾尖,各行二十四息而止。修行百日,每日行三次不間斷,自然做天仙的根基就奠立了。

女丹煉精化炁,實際上是修鍊月經。凡是有月經的人,一定要先斬赤龍(斷月經)。沒有月經的人,一定要須恢復月經然後再斷。斷月經要用周天的方法:於子午二時,跨鶴而坐,萬緣放下。叩齒七十二次,以通肺腧穴。次用兩鼻微微呼吸三十六次,以通周身血脈。此時,誠恐氣從下泄,必須鶴跨加勁,毋任放鬆。必須以兩手分叉臍下扉上,以意往後向上而送,約行三十六息。再以兩手作托天勢,必須分意存在尾閭,導氣後,達而升,如是約行三十六息。再行緩托三十六次,急托三十六次,則自覺尾閭氣動,有騰騰上升之機趣。如是後,可將兩手放下,仍叉兩腰,加用兩肩往上聳立三十六次,則自覺夾脊雙關肺腧等地氣機動升,而或有塞陰處,加行咬緊牙關,意存後頸,往上提三十六次,則自覺玉枕、泥丸皆通暢。如是後,方用下嘴唇包上嘴唇,微微著力,則自覺泥丸之氣下到鼻中低處。此時只用舌搭天橋,無須著力,須以意存舌搭之處,甘露自降。乃於鼻中微帶縮法,以意送露咽下,又降至闕。存留片晌,方以意導向退降。須分左右,達存兩腰,各旋三十六次。再以意導,分向臍輪,左旋三十六次,右旋三十六次,則自覺滿腹通暢。於斯時也,兩手仍叉臍下扉上,以意分導,乃是左右同刻,齊提三十六次,則自覺有一點點入子宮,則須若存若忘,片晌而已。

假如子宮覺得一陣熱氣盤旋,此時泉扉(女子玉門)更宜緊閉,莫教放鬆,所有逸趣,最忌念起;若稍有戀情,便致遍體酥麻,仙凡從此兩分。這個時候,急須息心,悉心等待子宮安靜而已,即魏元君所說:寶歸北海安妥妥。然此只是黃葉之止兒啼,切莫認作結胎。

假如有年老而月經沒有乾淨的,有年僅四十五六歲月經已經斷了的,都應該修到月經還元,一如處女樣。但往上後提,改為往前下注。流歸溪海,應咽甘露,只許咽咽留闕,不許下送,加用手摩乳溪,左旋三十六,右旋三十六。覺此闕溪,現有溶溶趣味,再加分摩兩乳。緩摩三十六,急摩三十六,先輕後重,亦各行三十六,共成百四零四之數。自覺兩乳及乳溪當中,真氣氤氳,得有涼液如泉,出自雙關,涌歸南海。息心等待,不許心後分注兩腰,只許於中宮萬緣放下,而卻絕不用。夫引導等待,隨機散布而已,自覺遍體極度清、極度和,如定行持。一日不間,弱自漸強,衰自漸壯,老者亦漸少,而面有花色。兩乳漸收如處子,中漸結若桃核。如是百日之內,定得天癸色若胭脂水。三日後,即行四則內功,一毫不加不換,赤龍又自已斷了。

月經在化氣之前,先要變成白鳳,而後化氣成丹。假如要化血返白,一定要意注溪房,口齒緊咬,加意虛寂心念,氣自歸溪達乳。加用兩掌分揉兩乳,先緩後急,先輕後重,共行百四零四,氣聚倍旺。加意後退,分注兩腰。更以目神分率,氣旋左右,共成七十有二息,必得氣烘若炙。更以意導繞輪,不計其數,必得下極度若沸,則此赤化新白,必自化氣,穿閭升脊,逾枕透谷。斯時內現三山、玄甫不如凈境,急須從事忘忘。忽又冥寞成夜,我自寂守。久之,必自得有電掣電轟,露灑若注,華池充滿,咽不勝咽,油然降闕達臍,遍體清和。吾仍寂體以視之,如是百日不間。兩乳中壯者,平職小子。兩乳中空者,實若核桃,一如處子。考究其如處子,乃是化血返白功夫修鍊完成,所以需要形如處子,就要修鍊化血還白的功夫。

行功第三

斂息凝神處,東方生氣來。

斂息者,呼吸之氣,蟄藏而不動也。凝神者,虛靈之神,凝定而不散也。東方者,日出之位。生氣者,對於死氣而言。古之修鍊家行吐納之功者,大概於寅卯二時,面對東方,招攝空中生氣入於吾身,借其勢力,而驅出身內停蓄之死氣。上乘丹法,雖不限定時間與方所,然總宜在山林清靜之區,日暖風和之候,則身中效驗隨做隨來,如立竿見影。果能常常凝神斂息,醞釀薰蒸,不久即可由造化窟中,採取先天一氣。孔子云:「先天而天弗違。」天且弗違,而況人乎?況於鬼神乎?

此段作用,乃真實功夫,非空談,亦非理想,惟證方知。若問息如何斂?神如何凝?處在何處?來從何來?既非片語能明,且筆墨亦難宣達,須經多次辯論,多次實驗,又要學者夙具慧根,苦心孤詣,方可入門。若一一寫在紙上,反令活法變成死法,世人性情不同,體質各異,學此死法,適足致疾,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將何取耶?

萬緣都不著,一氣復歸台。

昔人云:修道者須謝絕萬緣,堅持一念,使此心寂寂如死,而後可以不死;使此氣綿綿不停,而後可以長停。台者何?靈台也,靈台者,性也。一氣者,命也。命來歸性,即是還丹。

張紫陽真人云:「修鍊至此,泥丸風生,絳宮月明,丹田火熾,谷海波澄,夾脊如車輪,四肢如山石,毛竅如浴之方起,骨脈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婦之歡合,魂魄如子母之留戀。」此乃真境界,非譬喻也。以上所云,可謂形容極致。

陰象宜前降,陽光許後栽。

陽火,陰符之運用,雖出於自然,但人工亦有默化潛移之力,不可不知。自尾閭升上泥丸,乃在背脊一路,名為進陽火。自泥丸降下氣海,乃在胸前一路,名為退陰符。以升為進,以降為退。

又凡後升之時,身中自覺熱氣蒸騰,及至前降之時,則熱氣已漸歸冷靜。此以熱氣盛為進陽火,熱氣平為退陰符。二解雖義有不同,理則一貫。此中有許多奧妙,應當研究。

山頭並海底,雨過一聲雷。

呂純陽真人《步蟾宮詞》云:「地雷震動山頭雨。」《百字碑》云:「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邵康節先生詩云:「忽然夜半一聲雷,萬戶千門次第開。」鍾離真人云:「達人採得先天氣,一夜雷聲不暫停。」彭鶴林先生云:「九華天上人知得,一夜風雷撼萬山。」丹經言雷者甚多,不可殫述,其源皆出於《周易》地雷復一卦,其實則喻先天一氣積蓄既久,勢力雄厚,應機發動之現象耳。其氣之來也,周身關竅齊開,耳聞風聲,腦後震動,眼中閃光,鼻中抽掣,種種景象,宜預知之,方免臨時驚慌失措。

然女功修鍊,欲求到此地步,必在月經斷絕之後。而孫詩所云,乃在斬龍之前,恐難得此效。大約此處所謂雷者,不過言行功之時,血海中有氣上沖於兩乳耳。此氣發生,丹家名曰活子時,山頭喻兩乳及膻中部位,海底喻子宮血海部位,雨喻陰氣,雷喻陽氣。

斬龍第四

靜極能生動,陰陽相與模。

龍者,女子之月經也。斬龍者,用法煉斷月經,使永遠不復再行也。若問月經何以名為龍?則自唐朝以後,至於今日,凡丹書所寫,及口訣所傳,皆同此說,當有一種意義存於其間,暫可不必詳解。

若問女子修道,何故要先斷月經?此則神仙家獨得之傳授,無上之玄機,非世界各種宗教、各種哲學、各種生理衛生學所能比擬。女子修鍊與男子不同者,即在於此;女子成功較男子更速者,亦在於此。若離開此道,別尋門路,決無成仙之希望。倘今生不能修成仙體,束手待斃,強謂死後如何證果,如何解脫,此乃自欺欺人之談,切不可信。

或者謂既是月經為修道之累,必須煉斷,則老年婦人月經天然斷絕者,豈不省卻許多功夫,其成就當比少年者更易?不知若彼童女月經未行者,果生有夙慧,悟徹玄功,成就自然更易。一到老年,月經乾枯,生機缺乏,與童女有霄壤之殊,何能一概而論。

法要無中生有,使老年天癸已絕者,復有通行之象,然後再以有還無,按照少年女子修鍊成規,漸漸依次而斬之,斯為更難,豈雲更易!所以古德勸人「添油宜及早,接命莫教遲」。

靜極則動,動極則靜,陽極則陰,陰極則陽,乃理氣自然之循環,無足怪者。《道德經》第十五章云:「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上句言人能靜,則身中濁氣,漸化為清氣,下句言靜之既久,則身中又漸生動機矣。

《道德經》第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上二句言靜極,下二句言生動,復即復卦之復。陰象靜,陽象動,五陰之下,一陽來複,亦言靜極生動也。模者,模範,所以成物,相與模者,蓋言陰陽互根,彼此互相成就,而不可離之意。

風中擒玉虎,月里捉金烏。

風者,人之呼吸也。如丹經云:「後天呼吸起微風。」又云:「吹噓藉巽風。」皆是此意。道書常以虎配西方金,龍配東方木,凡言鉛言金言虎,都屬一物,不過比喻人身中靜極而動之先天陽氣而已。

月有二義,若言性功者,則當一念不生時,謂之月,謂其清凈無瑕,孤明獨照也。若言命功,則當先天陽氣發動時,亦謂之月,譬如晦朔弦望,輪轉不忒也。

金烏,即日之代名詞,日即離,離即火,火即汞,汞即神也。當採取先天氣之時,須借後天氣以為樞紐,故曰風中擒玉虎,玉字表其溫和之狀。石杏林真人曰:「萬籟風初起,千山月乍圓。」正是此景。

丹道有風必有火,氣動神必應,故呂純陽真人云:「鉛亦生,汞亦生,生汞生鉛一處烹。」鉛與月,喻陽氣;汞與金烏,喻陰神。陽氣發生,陰神必同時而應,故曰月里捉金烏。

著眼候,留心順逆途。

《易》曰:「天地縕,萬物化醇。」蓋縕者,天氣下交於地,地氣上交於天,溫和醞釀,欲雨未雨,將雷未雷,所謂「萬里陰沉春氣合」者是也,若雷雨既施,則非縕矣。

人身縕之候,亦同此理,但究竟是如何現象。則因有雜言之隱,不便寫在紙上。聰明女子,若得真傳,則可及時下功,否則恐當面錯過。雖說有自造機會之可能,總不若天然機會之巧妙。此時如順其機而行人道,則可受胎生子;逆其機而行仙道,則可採藥還丹。然順逆之意,尚不止此。生機外發為順,生機內斂為逆;生氣下行,變為月經為順,生氣上行,不使化經為逆。故道書云:「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經。」

鵲橋重過處,丹氣復歸爐。

《入葯鏡》云:「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後世丹經言鵲橋者,皆本於此。凡煉丹之運用,必先由下鵲橋轉上背脊,撞通玉枕,直達泥丸,再由上鵲橋轉下胸前十二重樓,還歸元海。上鵲橋在印堂山根之里,下鵲橋在尾閭會陰之間,丹氣轉到上鵲橋時,自覺兩眉之間有圓光閃灼,故曰天應星。丹氣由下鵲橋上升時,自覺血海之中,有熱氣蒸騰,故曰地應潮。此言鵲橋重過者,兼上下言之也。歸爐者,歸到黃庭而止,黃庭一名坤爐。

女子通過煉精後,赤龍(月經)化為白鳳髓,是為女子玉液。白鳳髓煉而化成炁,炁而凝結,是為女子內丹,如此「一粒復一粒,用取豈有竭?得到真種子,此事還當力。」所以還得虛寂心念,行女子玉液還丹的功夫,通過虛靜坐忘的方法,將白鳳髓煉化成炁,並煉炁穿尾閭,升夾脊,透玉枕,達泥丸。再由鼻落,過華池,經南洋,注腰繞臍,歸於氣海之中。回光凝神,真炁停於中宮,與元神配合不散,所謂「一點落黃庭」,是為玄牝,是為內丹。內丹凝結以後,要行胎息的功夫以溫養。

孫不二將上述功夫分為養丹、胎息、符火、接葯四步。

養丹是指積蓄先天之氣於兩乳間的丹田,再凝神以合於氣,使神氣相拘,結成靈胎。此時必須凝神調息,調息凝神,致虛守靜,漸采漸煉,這樣靈胎才會漸凝漸結。

胎息是指要想靈胎快速形成,需要將身中各種虛幻的陰魔除卻,做到心息相依,使真炁貫通於上、中、下三丹田。運動真實而不虛妄。

符火是指真炁綿綿運動時,要分清動靜之機。陽氣發動時,以神暗中助之,愈進愈旺;陽極陰生時,則以神助之以靜定,惟防止靈胎飛躁不寧。

接葯是指功夫修鍊至此,已達到一半功效,此時靈胎已經凝結,就像空氣中的雨露凝結成冰霜。得此靈胎雖然能夠保全性命,但是將其煉成天仙,還需要修鍊超凡入聖的功夫。凝神靜坐,虛以待之,內含意念,外舍萬緣,頓忘天地,粉碎形骸。自然太虛中有一點露如電之陽,勃勃然入於玄門,透長谷而泥丸,化為甘露降於五內;此時立即鼓動巽風以應之,使其驅逐三關九竅之邪,掃蕩五臟六腑中的塵垢,焚身煉質,煅滓銷霾,抽盡穢濁之軀,變換純陽之人,累積長久,化形而仙。

養丹第五

縛虎歸真穴,牽龍漸益丹。

虎即氣,龍即神,真穴大約在兩乳之間。縛虎歸真穴,即上陽子陳致虛所云:「女子修仙,必先積氣於乳房也。」氣有先天後天之分,煉後天氣,即用調息凝神之法,采先天氣,則俟身中有生氣發動時下手。

牽龍者,不過凝神以合於氣而已。神氣合一,魂魄相拘,則丹結矣。張虛靖天師云:「元神一出便收來,神返身中氣自回;如此朝朝井暮暮,自然赤子結靈胎。」此即牽龍漸益丹之意,此處所謂龍與斬龍之龍字不同。

性須澂似水,心欲靜如山。

張三丰真人云:「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八個字須一片做去,分層次而不斷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然後如坐高山而視眾山眾水,如燃天燈而照九幽九昧,所謂凝神於虛者此也。調息不難,心神一靜,隨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而已。

調自收金鼎,安神守玉關。

張三丰真人云:「大凡打坐,須要將神抱住氣,意系住息,生丹田中,婉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藏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于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眷雙關,而上游於泥丸,旋復降下絳宮,而下入于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至此,築基之效已得一半。」又云:「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處,然調後天呼吸,須任他自調,方能調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虛守靜而已,真息一動,玄關即不遠矣。照此進功,築基可翹足而至。」

廣成子云:「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而形未嘗衰。」

按調息之法,三豐最詳;安神之論,廣成最精,故引以為注。本詩上句言武火,故曰金鼎。下句言文火,故曰玉關。

日能增黍米,鶴髮復朱顏。

《金丹四百字》云:「混沌包虛空,虛空括三界;及尋其根源,一粒如黍大。」又云:「一粒復一粒,從微而至著。」此即日能增黍米之意。質而言之,不過漸采漸煉,漸凝漸結而已,非有黍米之象可尋也。

《參同契》云:「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薰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發白皆變黑,齒落生舊所,老翁復丁壯,耆嫗成奼女,改形免世厄,號之曰真人。」即此詩末句之意。

或謂頭有白髮,面似嬰兒,是為鶴髮復朱顏。此言誤矣,修鍊家若行先天功夫,雖白髮亦必變成黑髮。苟發白不變,僅面容紅潤,此乃後天之功,或行採補之術耳,神仙不如是也。世俗所謂仙人鶴髮童顏,乃門外語。

胎息第六

要得丹成速,先將幻境除。

幻境,即世間一切困人之環境。窘迫萬狀,牽纏不休,至死未由自拔,特到來生,仍復如此,或尚不及今生。故修道者,必須設法斷絕塵緣,然後方收速效。世有學道數十年,毫無進步者,皆未脫俗累之故。

今按前解雖是,然非幻境本義,因對初學說法,故淺言之耳。其實所謂幻境者,乃身中陰魔乘機竊發之種種景象,或動人愛戀,或使人恐怖,或起嗔恨,或感悲傷,或令人誤認為神通,或引人錯走入邪路,甚至神識昏迷,自殘肢體,偶有見聞,妄稱遇聖,凡此等類,皆是幻境,必宜掃除,不經法眼,終難辨別,所以學者要從師也。世有學道數十年,毫無魔障者,皆未曾實行之故。

心心守靈藥,息息返乾初。

靈藥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息,心心守靈藥者,心依於息也。乾初即是真空,真空即是道心,息息返乾初者,息依於心也。

初學修鍊,雖能心息相依,然為時不久,又復分離,至於胎息時,則心心息息長相依也。乾初者,指乾卦未畫之初,非謂乾之初爻。《明道篇》云:「觀乾未畫是何形,一畫才成萬象生。」然則乾初者,豈非太極陰陽未判之象乎?

炁復通三島,神忘合太虛。

三島者,比喻人身上中下三丹田。老子曰:「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即炁復之義。人身本自太虛中來,一落色相,則有障礙,而不能與太虛相合。惟有道者,能忘一切色相,色相既除,則與太虛相合矣。

《天隱子》者,道家之流也,其言曰:「人之修真,不能頓悟,必須漸而行之。一曰齋戒,澡身虛心。二曰安處,深居靜室。三曰存想,收心復性。四曰生忘,遺形忘我。五曰神解,萬法通神。」全篇約千餘言,未能畢錄,此其綱領也。又司馬子微《坐忘論》亦可讀,此等功夫甚難,非朝夕可至,然有志者事竟成,惟視人之毅力如何耳。

若來與若去,無處不真如。

真如者,佛家之名詞。佛典云:「如來藏含有二義:一為生滅門,一為真如門。心無生滅,即真如矣。若背真如,即生滅矣。」又云:「真謂真實非虛妄。如謂如常無變易。」

符火第七

胎息綿綿處,須分動靜機。

陰符陽火,氣機動靜,前數段功夫已有之,不必定在胎息後也。但未到結丹地步,其氣之動,常有上沖乳頭之時(男子則下沖於生殖器)。既結丹,則兩乳已緊縮如童女,身內雖有動機,不能再向外發,只內動而巳。動亦有時,或數日一動,或一日數動,視其用功之勤惰以為衡。凡未動之先,及既動之後,皆靜也。

陽光當益進,陰魄要防飛。

動者屬陽,靜者屬陰,陽氣發動時,則元神亦隨之而動,氣到人身某處,神亦同到某處。陽氣發動曰進,而暗中以神助之。愈進愈旺,故曰益進。

陽極則陰生,動極必歸靜,人之魂屬陽,主上升,魄屬陰,主下降。當升之時不可降,當降之時不可升。陰魄要防飛者,意謂氣若有靜定之態,則神必助之靜定,以防其飛躁不寧。

潭裡珠含景,山頭月吐輝。

潭在下,喻血海子宮之部位。山在上,喻膻中兩乳之部位。珠之光隱而斂,月之光耀而明,曰潭裡,曰含景,言其靜而深藏之象。曰山頭,曰吐輝,言其動而顯出之機。

六時休少縱,灌溉葯苗肥。

六時者,非謂晝之六時,亦非夜之六時,乃人身虛擬默運之六時。古人又有名為六候者,切不可拘泥天時,免致活法變成死法。若問人身時何似?仍不外乎神氣動靜陰陽升降之消氣而已。

休少縱者,即謂念不可起,意不可散,一線到底,勿使中間斷續不貫,俟此一段功夫行畢,方可自由動作。

接葯第八

一半玄機悟,丹頭如露凝。

神仙全部功夫,到此巳得一半,因內丹已結也。露乃地面之水因熱化氣,騰散於空中,至夜遇冷,遂附著於最易散熱之物體,而凝結成露。丹道亦同此理,可以神悟,難以言傳。

雖雲能固命,安得煉成形。

既已結丹,則一身精氣神皆完全堅固,決定可以長生,但未能羽化耳。此時可稱為人仙,仙有五等:有鬼仙、有人仙、有地仙、有神仙、有天仙。

鬼仙者,不離乎鬼也,能通靈而久存,與常鬼不同。人仙者,不離乎人也,飲食衣服,雖與人無殊,而能免老病死之厄。地仙者,不離乎地也,寒暑不侵,饑渴無害,雖或未能出神,而能免衣食住之累。神仙者,能有神通變化,進退自如,脫棄軀殼,飄然獨立,散則成氣,聚則成形。天仙者,由神仙之資格,再求向上之功夫,超出吾人所居之世界以外,別有世界,殆不可以凡情測也。

鼻觀純陽接,神鉛透體靈。

此二句乃言超凡入聖之實功,不由此道,不能出陽神。當今之世,除一二修鍊專家而外,非但無人能行此功,即能悟此理者,亦罕遇之。余若自出心裁,勉為注釋,恐人不能解,反嗤為妄,故引自古相傳之真空鍊形丹法,以釋其玄奧之義。

真空鍊形法云:夫人未生之先,一呼一吸,氣通於母;既生之後,一呼一吸,氣通於天。天人一氣,聯屬流通,相吞相吐,如扯鋸焉。天與之,我能取之,得其氣,氣盛而生也。天與之,天復取之,失其氣,氣絕而死也。故聖人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每於義馭未升暘谷之時,凝神靜坐,虛以待之,內舍意念,外舍萬緣,頓忘天地,粉碎形骸(道家常有粉碎虛空、粉碎形骸等語,不過忘物忘形之意耳,不可拘泥粉碎二字)。自然太虛中有一點如雷如電之陽,勃勃然入於玄門,透長谷而上泥丸,化為甘霖而降於五內。我即鼓動巽風以應之,使其驅逐三關九竅之邪,掃蕩五藏六腑之垢,焚身煉質,煅滓銷霾,抽盡穢穢之軀,變換純陽之體,累積長久,化形而仙。

《破迷正道歌》曰:「果然百日防危險,血化為膏體似銀。果然百日無虧失,玉膏流潤生光明。」《翠虛篇》曰:「透體金光骨髓香,金箭玉骨盡純陽;煉教赤血流為白,陰氣消磨身自康。」邱長春曰:「但能息息長相顧,換盡形骸玉液流。」張紫陽:「天人一氣本來同,為有形骸礙不通;煉到形神冥合處,方知色相即真空。」

鍊形之法,總有六門:其一曰玉液鍊形,其二曰金液鍊形,其三曰太陰鍊形,其四曰太陽鍊形,其五曰內觀鍊形。若此者,總非虛無大道,終不能與太虛同體,惟此一訣,乃曰真空鍊形,雖曰有作,其實無為;雖曰鍊形,其實煉神,是修外而兼修內也。依法煉之百日,則七魄亡形,三屍絕跡,六賊潛藏,十魔遠遇。煉之千日,則四大一身,儼如水晶塔子,表裡玲瓏,內外洞徹,心華燦然,靈光顯現。故《生神經》曰:「身神並一,則為真身,身與神合,形隨道通,隱則形固於神,顯則神合於氣,所以蹈水火而無害,對日月而無影,存亡在巳,出入無間,或留形住世,或脫質升仙。」

按真空鍊形一段功夫,所包甚廣,不僅為此首詩作註腳,雖以後煉神、服食、辟穀、面壁、出神等法,亦不出此理用之外,不過依功程之淺深而分階級耳。

哺含須慎重,完滿即飛騰。

哺含即溫養之意。完滿者,氣已足,葯已靈也。飛騰者,似指大葯沖關之象。若有言飛升騰空,則尚未到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道探索 的精彩文章:

呂祖《百字碑》里「普化一聲雷」,居然道出了丹道天機

TAG:丹道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