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貝聿銘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曾經那麼飽受爭議!

貝聿銘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曾經那麼飽受爭議!

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玻璃金字塔的設計師、著名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當地時間16日去世的消息,是法國《世界報》的近期關注的焦點內容。該報強調,貝聿銘設計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如今已經成為巴黎的地標性建築。然而,最初貝聿銘的設計方案卻備受爭議,實實在在地引發了古典派與現代派之間的論戰。

該報署名文章寫道,貝聿銘設計的矗立在盧浮宮拿破崙庭院中的玻璃金字塔,在盧浮宮最受歡迎的作品排行榜上中,位居第三,僅次於達芬奇的油畫蒙娜麗莎和古希臘雕塑米洛的維納斯。但是,在它成為巴黎的一個旅遊景點之前,這一建築設計卻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

文章強調,盧浮宮的金字塔項目當年是在沒有競賽或招標的情況下啟動的。當時,弗朗索瓦·密特朗剛剛於1981年5月當選為法國總統,這一項目是根據密特朗的意願進行的。

在當時的文化部長雅克·朗的建議下,來自法國社會黨的總統密特朗希望能夠為顯得老舊的盧浮宮騰出更多的空間,特別是將當時財政部佔用的盧浮宮的一個側翼黎塞留宮給騰出來。怎麼樣將各個部分組織起來呢?密特朗自己選了貝聿銘,貝聿銘隨後於1983年6月接受了這一任務。

對這一選擇的不滿開始於1984年1月23日。此時,貝聿銘將設計提交給了法國歷史古迹高級委員會。《世界報》回顧說,當貝聿銘關閉燈光投射他的設計圖時,「會議變成了一場噩夢。」一片不友善和批評的聲音,批評的話都是用法語說的,貝聿銘聽不懂,當時的翻譯淚流滿面,停止了翻譯。在一個重要的文化遺產中引入當代元素行不通。

文章指出,對於金字塔項目的推動者來說,這一項目為的是要提供一個新的接待區域,以增加可以接待的遊客數量。 在項目啟動之前,盧浮宮博物館每年接待300萬遊客; 該項目完成後,預計能夠接待450萬遊客。

在貝聿銘將設計提交給法國歷史古迹高級委員會的第二天,媒體就開始輪番攻擊這一設計了。不論是當時的《法蘭西晚報》還是《費加羅報》,或者是《世界報》,這些法國的主流媒體都在批評貝聿銘的設計,《世界報》上甚至刊出大字標題說,貝聿銘的金字塔將是死亡之家。隨後,有7個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開始質疑當時的文化部長雅克·朗。

1985年4月28日,密特朗在法國電視一台上對反對者們展開了說教,希拉克最終站在了貝聿銘的設計一邊。就像拿破崙當年建造凱旋門之前用木頭和帆布以一比一的比例做了一個凱旋門的模型一樣,貝聿銘也做了一個一比一的金字塔模型,這一模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讓貝聿銘的設計被接受了。金字塔後於1989年3月30日落成揭幕。

2014年,盧浮宮又啟動了「金字塔」項目,以便更好地對博物館內外的遊客人流進行引導。2018年,盧浮宮的參觀人數超過了1000萬人次。

(編輯:龍劍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法華人戰報 的精彩文章:

阿蘭·德龍被指「蔑視女性」 網路請願欲阻戛納影展授獎
馬克龍聯手臉書打擊網路仇恨與不實言論

TAG:旅法華人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