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聽歌愛聽 live 版的人,內心可能都挺委屈

聽歌愛聽 live 版的人,內心可能都挺委屈

「好奇心辭典」是好奇心研究所的周更欄目,每周我們都會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一些生活中的新老概念,助力於你我從容理解當代社會。

如果要說我們的目標,可能是和福樓拜的《庸見詞典》一樣溫柔地嘲笑當代生活中的種種成見、偏見、定論。做一份「重新定義了重新定義」的當代生活辭典。

【搜索彩蛋】一些搜索引擎搞出來的搜索彩蛋,其實挺沒勁的,搜索「黑洞」就出現一個黑洞吸掉結果頁,搜索「反轉」就把整個結果頁鏡像反轉——反正就是一定要你看他耍寶一通,然後才給看傳說中的結果頁。

【極簡裝修】如果說無印良品開啟了國人對於極簡裝修的想像,那麼壞處就是大部分國人的極簡裝修搞到最後都很像無印良品,只差那麼一曲疲軟無力的愛爾蘭民謠——你可以在歌單「無印良品 BGM」中找到——誰家都能變成當地小區的 MUJI 旗艦店。

【live 版】在當代生活中,如果有人總聽一首歌曲的 LIVE 版,原因不一定是他有多喜歡這個版本,很可能是因為播放器里沒有原版版權,而做出委屈求全之舉。

【短髮】短髮的功效,像極了短期致幻劑——任誰剪完短髮,第一反應多是覺得自己亮眼好看新鮮且美,但時間一長效應一過就會發現其實不然,自己還是那個美醜分明的自己,只是少了 150 塊的理髮費,以及 0.5 千克的毛重。

【Effortless Chic】顧名思義,是一種「不用力的、隨性的高級感」。舉例來說,蘇菲·瑪索可以稱之為 Effortless Chic,但一些愛硬拗的國內明星/時尚博主就顯得 Effort 有餘,Chic 不足,只能稱之為 Effort Chicless——一種「不高級的用力感」。

【音樂交友】音樂軟體總想搞社交,他們看似精明卻不懂——以「愛同一首歌」為交友準則,遠不如「恨同一首歌」好用。因為恨比愛持久,愛同一個人的叫情敵,恨同一個人的才叫朋友。你一定聽說過「我愛的小眾樂隊突然火了我好恨」,可你一定沒聽過「我討厭的口水歌手終於糊了我好生氣」。

【自黑型大義滅親】「先主動自嘲,你們就嘲笑不了我了」的升級版,即「先嘲笑群體,你們就不能說我屬於這個群體了」。常見於豆瓣青年本人批評豆瓣青年太過文藝刻奇做作,知乎用戶本人吐槽知乎用戶太過自我自大自誇,烏合之眾本人引用《烏合之眾》留言評論「典型的『烏合之眾』」。

【工科夢】研究鋼筆,鼓搗鍵盤,做一個半路工程師,感受金尖鋼尖的阻尼大小,了解紅軸青軸的手感差異,關心光圈和畫質,只是這種洶湧的工匠精神太不持久,墨水沒寫完一管的鋼筆常常在家吃灰個把月,又被賣給下一個手藝人。

【實用】一個內涵變寬,標準下移的貶值辭彙,現如今穿搭博主為了激發坐班讀者的共情能力,開始走務實路線。如果說「同一條褲子怎樣連穿三天而不被同事發現」還算有一些借鑒意義,那他們對通勤包容量的看法就有些亂來:剛好放得下 iPhone Plus,屬於「相當實用」,如果還能塞進兩隻口紅,就是「真的很能裝」。

【國產翻拍】如今一些美顏濾鏡,美白之過度,瘦臉之誇張,比例之不科學,出來的效果根本不是自拍,簡直可稱之為「翻拍」,屬於二次創作的一種。

題圖來自:鄭舒雅

鴨子動圖來自:林小妖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Google 也推出了信息流廣告,目標可能是投往 Facebook 的廣告預算
#Topic:曼城奪冠背後,英超球隊的經營模式發生了什麼變化?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