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石川啄木·無緣無故的覺得寂寞了

石川啄木·無緣無故的覺得寂寞了

石川啄木短歌

周作人 譯

1.

對著大海獨自一人,

預備哭上七八天,

這樣走出了家門。

2.

玩耍著背了母親

覺得太輕了,哭了起來,

沒有走上三步。

3.

想把愛犬的耳朵切了來看,

可哀呀,這也由於這顆心

對事物都倦了吧

4.

哭夠了的時候,

拿起鏡子來,

儘可能的做出種種臉相。

5.

「為這點事就死去嗎?」

「為這點事就活著嗎?」

住了,住了,不要再問答了!

6.

不知怎的想坐火車了,

下了火車

卻沒有去處。

7.

無緣無故的覺得寂寞了

就出去走走,我成了這麼個人,

至今已是三個月了。

石川啄木

1886—1912,歌人、詩人、評論家。早期受明星派浪漫主義詩風的影響,繼之又曾致力於自然主義小說的寫作。以「大逆事件」為轉折點,啄木趨向社會主義思想。1905年發表第一部詩集《憧憬》,被譽為少年詩人。歌集《一握砂》(1910)和《可悲的玩具》(1912),詩集《叫子和口哨》(1913)以及評論《時代閉塞的現狀》(1910)是他的代表著作。啄木的歌集開創了日本短歌的新時代。在內容上他使短歌這一古老的文學形式與日本人民的現實生活相聯繫,衝破了傳統的狹隘題材。他用現代口語來寫短歌,在形式上也有創新,打破了三十一個音一行的傳統形式,創造出二十一個音三行的獨特格式。啄木一生坎坷,1912年,年僅26歲,即在貧病交加中與世長辭。

史蒂文森,19世紀後半葉英國偉大的小說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金銀島》《化身博士》《綁架》《卡特麗娜》等。早期他到處遊歷,為其創作積累了資源,後期致力於小說創作,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其作品風格獨特多變,對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影響巨大。到了20世紀中期,評論家對其作品進行了新的評價,開始審視史蒂文森而且將他的作品放入西方經典中,並將他列為19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1880年5月19日,作家史蒂文森與芬妮結婚,他與新婚妻子及繼子從舊金山北部前往納帕郡,整個夏天都在聖海倫山的與世隔絕的廢棄礦場度蜜月。後來史蒂文森出版了《銀礦小徑破落戶》來描述這段經歷。

有種相伴甚至比獨處還靜謐,如果世人能正確理解,那才是完美的獨處。

——史蒂文森

編輯 | M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楚塵讀書君微信號:ccreader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韓東·我們誇大了死亡
擁抱痛苦吧,所有的擁抱都將以鬆手結束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