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寶黛釵的悲劇收場,曹雪芹早在「群芳夜宴」便有提示

《紅樓夢》:寶黛釵的悲劇收場,曹雪芹早在「群芳夜宴」便有提示

《紅樓夢》:寶黛釵的悲劇收場,曹雪芹早在「群芳夜宴」便有提示。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金玉良緣」成了對愛情婚姻的最好祝福,這大概就是字面的意思所決定。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金玉二字不正是大家熙熙攘攘所追逐的嗎?

於是,現在很多人讀《紅樓夢》,便帶著這種心理,簡單地認為,賈寶玉和薛寶釵才是天作之合。如果我們充分地、詳細地讀《紅樓夢》,其實應該可以發現,所謂的「金玉良緣」,在曹雪芹的筆下,本來只是一個美好的謊言,根本不曾設計寶釵和寶玉的愛情與婚姻。這一點,在原著中有很多的蛛絲馬跡。最有力的一個證據,應該是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里的情節。

當時賈寶玉生日,晚上在應付了「林之孝家的」的查探之後,寶玉很有點「未盡興」的遺憾,於是便安排襲人晴雯四處請人,將寶釵、黛玉、史湘雲等全部找來怡紅院,大家一起喝酒行令,玩個痛快。人到齊之後,便抽籤行令起來。

這時候,薛寶釵便「拔得頭籌」第一個抽籤,粗看似乎此處顯得寶釵是主客一般,而黛玉設置都排到了第五位。從待客之道上來分析,薛寶釵的身份,其實就是一個「主客」!要知道,我們的宴席聚會,主客都是第一個邀請發言的,如果「金玉良緣」是曹公的初衷,那必定不會讓寶釵先來。更何況,這裡是怡紅院,今夜是寶玉的大壽。換作現在,哪有男朋友生日聚會,女朋友成為「客人」的道理?

寶釵抽到的簽也是很有意思——牡丹。不錯,花中皇后牡丹。看到這裡,看好寶釵的人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花中皇后」已經桂冠落地了,即使黛玉也再也無法超越。

不知道有沒有熟悉牡丹的朋友?牡丹這種花,確實是富貴的象徵。早在唐宋時期,牡丹在民眾中便是「花開富貴」的含義。但請注意,這場聚會,雖然大家都是女子,其實更像是「文人」的聚會,也就和古代詩人之間的聚會毫無二致了。你看姑娘們都是文縐縐的,平素也是寫詩填詞,吟風頌月。活脫脫的一群女詩人,我們切不可將她們當作普通民眾看待。

在詩人們的眼裡,牡丹艷則艷矣,卻似乎都有點「不祥」之兆。如王維就有「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的詩作,詩中對牡丹的形容,是「愁欲斷」,這還是吉祥幸福嗎?此外,元稹的形容就更凄苦一些了:「眼看吹落地,便別一年春」,時候牡丹開的時候確實動人,可惜馬上就會都被風吹落,隨即便是「告別」春天。這些詩句,其實都是文人對牡丹的定義。寓凄苦於富貴表象之中。

所以,寶釵抽到牡丹,自己應該是比較得意的,尤其是那句「任是無情也動人」。這句話,當時在場的人幾乎都沒有讀懂,唯有賈寶玉似有所覺。書中描述:

芳官只得細細的唱了一隻《賞花時》「翠鳳翎毛扎帚叉,閑踏天門掃落花……」才罷。寶玉卻只管拿著那簽,口內顛來倒去念「任是無情也動人」,聽了這曲子,眼看著芳官不語。

寶玉為何要反覆盯著那句「任是無情也動人」看?首先,寶釵來到賈府之後,因為留住史湘雲的關係,寶玉去蘅蕪苑的機會是比較多的,一來二往之後,豈會對寶釵這個大美人視而不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寶玉不正是以「君子」自詡嗎?所以,客觀地說,即使常年和黛玉耳鬢廝磨情愫暗生,也並不妨礙寶玉對寶釵的心動,這正是「動人」的來意。

可惜,對於「動人」的定義,竟然是「無情」。所以,此時的賈寶玉,或者是心有所觸,或許想到了什麼,反正應該都是那些不祥的念頭。雖然此時的「不祥」,還遠未到婚姻的層面,但畢竟是對愛情的一種失落。

而芳官這時候唱出的戲文,是湯顯祖的「賞花時」,這本是何仙姑勸誡呂洞賓的本意。這個場景,像不像我們現代影視劇里的旁白?畫面上,是寶玉拈著那支寫有「人是無情也動人」的花名簽似有所悟,旁白的聲音,有何仙姑對呂洞賓的殷殷勸誡。這不就是活脫脫一個「公子無緣」嗎?這麼說來,後來的寶玉寶釵婚姻,還有可能是良緣嗎?

相比之下,黛玉的「海棠」簽就不顯山不露水的,唯一的遺憾,便是那句簽文「只恐夜深花睡去」,似乎也流露出種種不祥。夜深或許可以暗喻時間久了,「花睡去」,會不會正是指的黛玉最後的早逝?這句簽文其實還有一句現成的下文——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是蘇東坡的詩句。於是,結合最後寶玉、黛玉、寶釵三人最後的結局,寶玉寶釵大婚之夜,黛玉淚盡而亡。大婚的兩人,不正是「高燭照紅妝」嗎?而睡去的花,也就只能是黛玉這朵海棠了。

所以,寶黛釵三人的悲劇收場,我認為並非偶然,曹公在一開始就已經設計好了,只不過,這一點你知我知大家知,唯有他們自己身在局中,所謂當局者迷,因而造就了那一場生離死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養生談 的精彩文章:

釋迦牟尼,還是「慕魄太子」的時候,為什麼十三年不說話?
易「上火」的人,夏天炎熱就該「清熱」嗎?很多人理解錯了

TAG:文化養生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