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四海曲友共聚上海崑劇團舞台,他們中會有明日之星嗎?

四海曲友共聚上海崑劇團舞台,他們中會有明日之星嗎?

「到這裡就站住,不要再走過去。」蔡正仁一板一眼地指導小演員站位,演唱《牡丹亭·尋夢》【懶畫眉】……5月18日「大雅母音播寰宇」紀念中國崑曲非遺十八周年活動在上海崑劇團俞振飛崑曲廳舉行,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海外曲友歡聚一堂拍曲唱和,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向崑曲致敬。

小演員蔡樂藝是蔡正仁的孫女,兩年前由爺爺親自傳藝。剛剛考入上海戲曲學校的她,將邁開曲友轉變為職業演員的第一步。蔡樂藝對崑曲的熱愛與生俱來,「小時候進劇場,能一動不動看很久的戲,不哭不鬧。」她最想演楊貴妃,因為閃亮的鳳冠華美、吸引眼球。談起曲友經歷,她說,「爺爺平時笑呵呵,一教戲就變成急脾氣,不過爸爸媽媽脾氣比爺爺更急。」她調皮地皺起眉頭模仿蔡正仁口吻,「說了那麼多遍,怎麼還錯!」蔡樂藝的目標是成為像爺爺那樣的藝術家,「現在的腰腿功夫不夠。」

18年前的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首批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崑曲名列其中。在以往的紀念非遺活動,上昆大多安排各種演出作為紀念形式。去年上昆在上海全市六個地方同步開展紀念活動,規模和範圍都創造了歷年活動之最。今年上昆紀念活動回到紹興路俞振飛崑曲廳,除上海本地崑曲曲友之外,來自南京、蘇州、杭州、崑山以及港澳台地區的崑曲愛好者共襄盛舉,表演《遊園》《驚夢》《彈詞》《藏舟》《迎像》《琴挑》《小宴》多個崑曲經典折子戲。這些曲友既有大中小學生,也有來自民間曲社的成年人,覆蓋公務員、白領、教師、醫生等各個行業。年齡最大的曲友八十歲,最小的只有十來歲,廣泛的年齡階層凸顯崑曲頑強的生命力。上海閔行三中崑曲社、上海市寶山實驗學校崑曲班、上海同濟大學崑曲研習社等學生團隊比比皆是,江蘇崑山緣源崑曲社、蘇州大學東吳曲社來滬參會。老藝術家梁谷音的外孫女朱韻霓也是曲友,作為上昆崑曲follow me學習課堂學員,她表演了《西廂記·佳期》。

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表示:「戲曲是來自民間的,崑曲要改變非遺的命運,必須深刻紮根於人民群眾。上海崑劇團數十年如一日,送戲下基層到學校,方才形成了今天崑曲受眾如此廣泛的局面,這也是我們最珍惜的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登記在冊的崑曲曲社有101家,大部分位於中國大陸,中國港澳台地區有8家,美國有兩家。這些曲社集結中國崑曲的核心擁躉,也是傳播崑曲的中堅力量。上昆今年紀念非遺活動,通過上海崑曲國際聯誼會把這些曲社召集團結起來,增進彼此了解,共商發展崑曲大計,進一步壯大崑曲的聲勢,提升崑曲的世界影響力。

「去年我們把《臨川四夢》帶到德國參加柏林戲劇節,崑曲寫意的審美追求,讓熟悉寫實審美追求的歐洲學者讚嘆不已,對中國文化更加刮目相看,也進一步激發了我們『文化走出去』的信心。經過這些年海外演出,我越發認識到,中國崑曲在世界文明中理應佔有一席之地。」谷好好回憶:「在去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給我頒獎的正是當年給中國崑曲授予非遺名單的聯合國教科文總幹事松浦晃一郎。我告訴他,當年的榮譽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這一代崑曲人的命運。如果沒有聯合國非遺名單的確認,崑曲還要像珍珠一樣被掩埋不知道多少年。今天紀念活動,我們旨在告慰先賢,崑曲不僅仍然在薪火相傳,而且遍地開花結果。我們還要表達感恩之情,沒有全社會關懷,崑曲不可能改變衰敗的命運。這份屬於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財產,我們一定不忘初心,悉心呵護,代代相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社會人,如何管理好你的「人設」?
為再現屬於上海的紅色經典,舞者練得戲服都破了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