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恐怖 > 內向的孩子,你的世界是否被懂得!

內向的孩子,你的世界是否被懂得!

「內向」一直被當做性格上的缺點。家長們總是希望孩子性格開朗,覺得外向的孩子未來在社會上更「吃得開」。逢年過節的時候,親戚朋友聚會聊天,開朗外向「嘴甜」的孩子更受大家歡迎。有的家長就急了,想法設法要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

但是你知道嗎?性格內向不是錯,甚至內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智商更高哦,所以父母千萬不要過早地給孩子貼上標籤,而是要學會跟內向的孩子相處。一起來看看吧。

01

請珍視每一個內向的孩子,

給他們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做《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作者列舉了許多性格內向的成功人士的案例:他們安靜、穩重、深思熟慮,他們默默地帶給了這個世界許多改變。

但如果他們不幸被強制改變成外向的人,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少了許多天才。

如果把世界上的孩子分成兩類,那麼一種是外向型的,給世界帶來歡樂;另一種就是內向型的,給世界帶來恬靜。

性格內向,並不是一個毛病或問題,它只是一個沒有褒貶描述性詞語。對內向的孩子來說,快樂不一定非要在嘈雜的人聲中,相反,安靜和獨處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如果一個內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被父母糾正其性格,他就會對自己的性格產生自卑感,痛恨自己為何是這樣的人。

這種自卑會給他內心造成很多障礙,比如會引起社交恐懼症、焦慮症等。

因此,並非是內向的性格特點有問題,而是社會對這樣的性格有偏見。內向的孩子,也可以很棒。我們不一定非得逼著內向的孩子變得更外向。

美國科羅拉多英才中心經過30年對社會英才的研究發現,內向型性格的英才是外向型性格英才的3倍;IQ越高的人,內向型的傾向就越強烈。

無獨有偶,韓國學者對專門培養科學精英的首爾科學高中的學生與其他普通學校的學生對比研究後,得出的也是同樣的結論。

這些內向型的英才,在大千世界中不乏他們的身影:拿破崙、愛因斯坦、梵谷、畢加索、卓別林、托爾斯泰、甘地、達爾文、巴菲特、比爾蓋茨……看到這些人的名字,你還會認為內向的孩子不好嗎?

請珍視每一個內向的孩子,給他們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

告訴他們,你欣賞他們的內向,因為這是他們與眾不同的特質,亦是值得尊重與理解的品質。

02

內向只是天生的氣質

只要給他們時間沉積,他們便能綻放自己

性格內向也可以跟人交往、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有自己的知己朋友、有自己的舞台和天地。他們可以踏著自己的節奏,去追逐生命中的無數燦爛,也可以有他們自己的小空間。只要給他們時間沉積,他們便能綻放自己。

內向型的人有著不同於外向型的人的思維特點,想要了解內向的孩子,你首先就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思維習慣,從而減少誤解:

1、內向型的人腦神經迴路通常比較長。當他們加工信息的時候同時,內向型的人會認真地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加入進去。

2、內向型的人的喚醒水平比外向型的人低,所以內向型的人更容易被過度刺激。

3、內向型人的大腦是節能型大腦,他們可以通過讀書、深度思考、探索內心世界獲得滿足感和能量。

4、內向型人的大腦很少能通過賭博或者冒險行為獲得強烈快感。當他們面對驚喜或者冒險的時候,也沒外向型人那麼興奮。

5、內向型的人會觀察他們周圍的一切事物,並注意到環境中所有引發他們感覺的細節,他們的關注點並不僅僅在某個人身上。

6、內向型人的自我對話其實非常多,他們腦中有很多想法——但是他們不會說出來。

03

內向的孩子內心敏感,

家長需要耐心引導

1. 多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變化,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

內向性格的孩子,往往喜歡獨處、沉默寡言,所有的心事都很少表現在臉上。粗心的家長很難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反而覺得這樣的孩子特別省心,不用進行特別的教育。

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存在著一定的危機。每個孩子都需要關注,在生活中,有些家長喜歡居高臨下,事事都要擺出家長威嚴;或是認為只有足夠的嚴厲,才能讓孩子聽自己的話。

由於內向的孩子極為敏感、脆弱,一旦受到刺激就會銘記在心,思慮頗多,痛苦糾結。權威教育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與家長關係越來越疏遠。

內向孩子本來就缺乏安全感,他們更希望得到支持與理解,每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讓孩子信心百倍。所以,家長輕易不要苛求和責備內向的孩子。

只有平等交流,孩子才能敞開心扉,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會與人溝通,逐漸變得開朗。家長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好地教育、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2. 別給孩子打上負面的「標籤」,教他們如何做自己

很多內向的孩子都覺得自己性格不好,對自己內向的性格自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時候被貼上了「壞標籤」。

比如,在街上遇到熟人,家長會讓孩子打招呼,但孩子一下子躲到了家長的背後,這時候會有許多家長開始斥責:「你這孩子太內向,見人也不知道問好,真不懂禮貌!」一個不愛打招呼的孩子就這樣被父母強化出來了。

諸如此類的例子都在傳達這樣一個訊息:內向就是沒出息、內向就是沒用、內向就是膽小懦弱.......

這樣的標籤會給孩子非常強的心理暗示,孩子的表現會隨著這些負面標籤出現認知偏差,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直接給自己下定義,認為「我就是膽小內向,不願意和人打交道」。

一個壞的標籤,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做自己。要讓他們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性格,並且發現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快樂、自信屬於每一個孩子。

3. 鼓勵孩子大膽嘗試,勇於競爭,參與挑戰

自信心是促使人奮發向上的內部動力,也是一個人敢於創新、取得成功的主要心理因素。

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人所能取得的成就,最大者與最小者明顯的差異不在於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於是否具有自信心、堅持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質。

自信心強的孩子則積極、樂觀、豁達,勇於嘗試新事物,喜歡與別人交往,從不輕視自己。反之,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心,缺乏上進的勇氣,遇事就容易悲觀,總是感覺「我不行」、「我什麼都做不好」,往往表現出被動、抑鬱和孤獨。

因此,有效地促進孩子自信心的發展,形成勇敢自信的人生態度是極為重要的。很多內向的孩子都比較膽小,遇事退縮,哪怕是自己有把握做好的事,也不敢輕易嘗試。

內向的孩子自尊心特彆強,總覺得輸不起,而且一遇挫折也容易灰心。為了避免遭遇失敗,他們就會主動減少甚至降低參與的機會,因為害怕遭受挫折而甘願放棄挑戰。

所以,家長不要氣急敗壞地責怪他們的畏縮不前,要是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和優點,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讚美,使他們增強自我肯定的能力。

平時多給孩子提供表現和參與的機會,給孩子最大的信任,並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實際的幫助,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自信、向上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飲食烹飪 的精彩文章:

經常和寶寶說說話,對寶寶以後學習有利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童年禮物───安全感

TAG:飲食烹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