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八大金剛硬氣功速成法

八大金剛硬氣功速成法

八大金剛硬氣功速成法

八大金剛硬氣功的修鍊方法主要以呼吸、導引、排打、發聲、發力等方法來實現超常功夫,它的呼吸方法是比較特殊的,而運氣固氣的方法則是屬於秘中之秘了。本文介紹的硬氣功從養氣、鍊氣、排打、封口固氣等方面全面剖析,形成為系統地、全面的、真實的、有效的全套的硬氣功修鍊技術。這套硬氣功修鍊術的特點如下:1、全面系統,內容真實可靠。2、強壯大力。只要按本功法要求練習,由於強化內臟功能和新陳代謝,可以使每一個修鍊者強壯,即是說可以讓弱者變強,強者更強。3、注重內練一口氣,排打為輔,不會出什麼弊端。4、本功對兼治關節炎、兩年以內的內傷、腸胃系統疾病等有廳效。5、本功練成後內勁及耐力大增,舉手投足似有使不完的力氣,對提高技擊力有很大幫助。6、本功既注重內勁耐力的提高,又注重發力,不會練成「死勁」。總之,本功對健身和防身均有極大價值。

分述以下:

1、呼吸方法

掌八大金剛功

之關鍵何在?我認為主要在於正確的呼吸方法。茲詳述於下。

一、吞氣:大氣是人類的至寶。此中包含了天地萬物之精華。吞氣就是通過吞食空氣而達到收集其精華的採氣法,這是硬氣功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操作是:身體面南而立,兩眼平視,先徐徐吐出口中濁氣,再深長勻細地吸入一口氣,然後將吸入口中的氣如吞食物般咽下去,使之沉入丹田,憋氣幾秒鐘,呼氣。吞氣一定要吐盡吸足。吞氣法有兩種方式,一為鼻吸,一為口吸。口吸法只可在清晨日方出,空氣清新時採用,其它時間切勿用口吸法,以防吸入濁氣,造成腹脹、氣機不順等偏差。練習呼吸,最好使內氣沿經絡運行,這樣進步比較快。吞氣法氣行路線為:吸氣時意想氣沿任脈下行,聚于丹田。呼氣時,意想會陰穴上提,氣走命門歸丹田。

二、噴氣:深深吸氣,然後將吸入口中的氣猛烈地向外噴去。有口噴和鼻噴兩種方法。噴氣時丹田應用力外鼓,意想氣由丹田發出,而達於口、鼻。此法多用於四肢發力和排打時,噴氣的同時,配合四肢動作行意念,上肢發力,則意念氣走勞宮穴,下肢發力,則意念氣走湧泉穴,以求達到氣與力相統一。全身力量集中於發力點或受力點。

三、頂氣:此呼吸法多用手法引領,身體面南而立,雙手抬於胸前,掌心向下。吸氣時,手掌下按;呼氣時,手掌翻轉,掌心朝上,向上托起,使氣運於頭部和雙手。氣行路線為:吸氣時,意想氣沿任脈下行,沉于丹田。呼氣時,意想氣走會陰,接督脈,至大椎穴時,一支直上行至頭頂百會穴,另外又左右分支直達勞宮穴。練頂氣配合頭部排打可練成鐵頭功。

四、沉氣:此呼吸法配合下肢運動,專練腿部功夫。身體面南而立,吸氣略停,十趾抓地,腿部肌肉繃緊,向下蹲成矮子步,同時呼氣。運氣路線為:吸氣,意想氣沿任脈下行,沉于丹田,略停片刻,再呼氣,意想氣繞腿部肌肉緩緩下行至湧泉穴。練此法156次後,輔以升降提腿運氣法、金剛沉地法及排打法,可練成鐵腿功。

以上4法是八大金剛功要點,只要把這4法弄懂了,掌握了,八大金剛功就基本學會了。至於8個動作,實際上就是導引功夫,使內氣在體內運行。這就是「內練一口氣」。

2、養氣

姿勢以盤坐、站立、仰卧均可,自然舒適為度,以盤坐為佳。全身放鬆入靜,兩眼微閉,舌抵上齶,雙手相疊掌心向內蓋於小腹之上,男左手在內女右手在內,內視意守小腹之內。呼吸由自然呼吸逐漸過渡到慢、細、勻、長的呼吸。練功時間視各人情況而定,關鍵應自然,意守要似有似無,只要精神集中,想著有那麼加事就行了。此謂之溫養,旨在於培養後天真元之氣。人的精氣神是否飽滿決定硬氣功的功力大小,溫養之功的培養精氣神之要法。此功可單獨練也可一起練,隨時有空均可練習。

收功:叩齒36下,口中鼓漱幾下唾液,然後分三口吞入腹中,雙手掌搓熱浴面,睜眼緩行一會兒即可。

3、鍊氣

主要有各種姿勢配合呼吸練習,我們採用八大金剛功練習法

八大金剛強身術原屬武術實戰功夫。與金鐘罩、鐵布衫有異曲同工之妙。其特點是:全身配合呼吸成勁,上功極快。不但可實戰防身,更有強身健體,祛病養生之妙,對強化內臟功能效果顯著。

練習方法

1、枯樹盤根

直立,兩足前後分開,前足尖向前,後足尖與前足尖垂直,前足跟與後足弓相距約10厘米,呈丁步站立,兩臂下垂,兩掌指尖相對,掌心向下。徐徐彎腰,掌心觸地,同時以鼻呼氣。至兩掌觸地時,氣剛呼盡。兩掌翻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對,徐徐直腰(手臂不動);同時勻、深、長地吸氣(吸氣以牙縫吸氣),當腰完全伸直時,兩掌隨即上撈(如撈物狀,爪心向上),至兩肋旁時,氣吸滿。口腔喉頭配合,象吞咽食物—樣把氣吞入小腹(丹田)。兩手放下,呼氣。

以上動作連做3次,兩足交換位置,再同樣做3次。

2、海底撈月

直立,兩腿略分開成八字形兩臂下垂,指尖相對,掌心向下。

其餘動作與「枯樹盤很」同,做3次。

3、氣貫丹田

直立,兩腿略分開成外八字步,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將氣呼盡。掌指*開變爪形,直臂劃弧向下抓落,同時勻、深、長地吸氣。兩爪落至兩腿外側時,屈肘上撈,兩爪至兩肘旁時氣吸滿。

憋氣,隨即以右拳在左胸上猛擊3下(不可用力太大,以不感疼痛為度);然後換左拳在右胸上猛擊3下,以氣貫入丹田。兩手放下,呼氣。

4.羅漢托天

直立,兩腿略分開呈外八字步,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將氣呼盡。掌指*開變爪形,直臂劃弧向外抓落。同時勻、深、長地吸氣,胸部自然挺起;兩爪落至兩腿外側時,屈肘上撈,至胸部時,外旋成仰掌(拇指分開,其餘四指併攏,掌心向上);繼續兩手向上托舉過頭頂,此時氣吸滿。口腔喉頭配合,象吞咽食物一樣地把氣吞下。兩手放下,呼氣。

5。金剛怒目

動作基本與「羅漢托天」同,但兩掌上撈至胸部時,臂外旋兩掌心相對,掌指向上,繼續上舉至兩耳旁為止,此時氣吸滿,憋氣,兩眼珠上轉(眼白露出越多越好);將氣吞下,隨即兩眼閉合;兩手放下,呼氣。

6.懷中抱月

直立,兩腿略分開呈外八字步,兩臂左右伸出,略低於肩,掌心向前,以鼻將氣呼出。掌指*開變爪形,直臂向內前方劃弧,同時勻、深、長地吸氣;至兩臂平行,掌心相對時,屈腕使爪心向後,然後屈肘向懷中摟抱,待兩爪摟至肘旁時止,此時氣吸滿。將氣吞入小腹。兩爪心向後,上臂帶動小臂向後猛力伸直擊出,同時「嗨」地發出聲。兩手放下,呼氣。

7、霸王開弓

直立,兩足前後分開成丁步,右臂向右平伸,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上,屈肘置於左肋下,徐徐將氣呼出。右臂以肩關節為軸,向左下劃弧至左掌左上方;同時勻、深、長地吸氣。將氣吞下。右小臂內旋,使掌心向下,迅速用右掌向左下方向在左掌上按擊一下後,即臂外旋變仰掌,以右拇指和食指之外緣向右橫砍,同時「嗨」地發出一聲。兩手放下,呼氣。

8.大聖登陸

直立,兩腿分開呈外八字步,兩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徐徐將氣呼出,掌指*開變爪形,直臂劃弧向下抓落,同時勻、深、長地將氣吸進,兩爪落至兩腿外側時,兩手變掌,指尖向下,掌心向後,此時氣吸滿。向左轉腰,同時提右腳於左膝內側(左腳支撐),右手向左手靠攏置於左大腿外側,兩掌心向右,將氣吞下。右腳以外緣為著力點,同時「嗨」地發出聲。

注意事項

1.以上8個動作中,「枯樹盤很」、「霸王開弓」、「大聖登陸」分別做6次,其餘動作分別做3次。

2,吸氣時,全身成勁(即肌肉緊張用力),呼氣時全身放鬆。

3,手掌的翻掌變化 應在手掌行進過程中完成不可停下。整個動作都要連貫協調。

4.宜早晚練習,不可中斷,滿百日後即感氣血充盈,追求武功效果者可將鋼筋鐵棍在頭上擊彎;能將石板置腹,用錘擊碎,而人卻安然無恙。此外,常練此法,能固齒明目,增強體質

5、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不宜練習金剛弄目和羅漢托天。

以上為鍊氣這法,旨在激發人體潛力,是提高硬氣功功能的關鍵環節。養煉結合,才是氣功之真義,二者相輔上成,不可偏廢。但二者不必每次同時修鍊,鍊氣法最好每日早晚定時多煉一次,每次約20-30分鐘,養氣功則隨時可練。

注意事項:

(1)初練可能出現功中耳鳴、面紅耳赤、流淚等現象,功後乏力、疲倦等,這是正常的病灶反應或功理反應,應任其自然,一般半月後消失,以後則越練越有勁,不練反而不舒服。

(2)一般練功一個月即感丹田發感甚至有氣團感,或出現局部癢、麻、脹、跳等八觸現象,均任其自然,練功60—100天即感精神飽滿,力量巨增、氣血充盈,並能初步意領氣走。

(3)本功練成約需100天,固氣之前應盡量不間斷。

(4)如遇有遺精滑精和性生活,應多練丹田功以免傷身。

(5)已婚者練一段時間後精力棄沛,不僅不能縱慾,還應盡量節制。

(6)本功消耗體力較大,應注意營養和充足的睡眠。

(7)由於要吞氣,應盡量在空氣清新的地方練功。

(8)飯前半小時和飯後一小時應心量不練功。

排打修鍊法

本功堅持練習,不須排打也能產生很強的硬氣功功能,諸如抗打受擊、掌劈頭擊斷磚石等,排打只是為了速成和強化抗堅受銳的功能,增強技擊和表演的信心。練本功60天至100天,即感氣血充盈,力量充沛,並能意領氣走,就可以加練排打,即是說,通過運氣排打併練所謂的鐵頭功、鐵喉功、鐵皮桶子功、鐵拳鐵臂功、鐵腿功等,並可以起到舒筋活血、打通氣脈的輔助作用,現分述如下:

1、排打腹部:順呼吸法以齒縫吸氣,氣沉腹部,用拳掌拍打上、下、左、右腹部,同時口發「哈」聲噴氣,緊收腹肌並外項,意想腹部抗擊外力。吸一口氣可以噴幾口氣,噴幾口氣則拍打幾下。(下同)

2、排打胸部:逆腹式呼吸法以齒縫吸氣,同時意想提氣上胸,胸肌緊收,如法先拍打左胸,再拍打右胸,打時口發「哼」聲。

3、排打腰部:身體前傾,吸氣同拍打腹部,氣注於腰,如法拍打腰部及兩旁,打時口發「嗨」聲。注意拍打腎區時應輕些。

4、排打背部:逆呼吸法以齒縫吸氣,意想丹田內氣過會陰上提背部,兩臂向前用力收緊背肌,以背撞牆,撞時口發「哼」聲,一口氣撞一下。或請人拍打背部,打時口發「哼」聲。

5、排打兩肋:呼吸同排打腹部,氣注兩肋,先打左肋,再打右肋,打時口發「嗨」聲。

6、鐵頭法:腳離牆約一尺五站立,以頭頂抵牆,逆呼吸法以齒縫吸氣提氣沿身體中線上頭頂,聽氣滿閉氣,牙關緊咬,頸項強直,以頭頂在牆上左右磨動。閉不住氣以鼻噴氣,意想頭頂爆發外力將牆頂穿,同時雙手用力下插。隨即全身放鬆,呼出餘氣。頭不離牆,如法反覆練5—10分鐘。站立,呼吸用氣同上,拍打頭頂,中發「哼」聲。

7、鐵喉法:呼吸用氣法同頭功,吸氣滿即閉氣,緊咬牙關,頸喉用力,中指頂刺喉頭下之天突穴(凹陷處)。半月後用筷子頂刺,一手扶筷,一手用掌拍擊筷頭,至能拍斷竹筷而不傷則改為用尖棍頂刺。

8、鐵拳鐵臂法:以拳面拄地做俯卧撐,屈肘時用鼻慢吸氣,撐起時以鼻噴氣,同時意想內氣沖向小臂及拳面。注意屈肘下沉宜慢,撐起時宜快。然後站立,以逆腹式呼吸法運氣於臂,以前臂鞭擊樹,門框或重沙袋,同時口發「嘿」聲。

9、鐵腿練法:以順呼吸法運氣於腿,先拍打左腿再拍打右腿,先打內側而後打外側,打時口發「嘿」聲。再以腳掌外沿部踹擊大樹、牆或重沙袋,擊時口發「嘿」聲。

以上為排打法,是硬氣功鍛煉的重要部分。本門排打配合發聲發力,勁力大,發功力強,嚴防傷內,又不會將勁力練「死」,對技擊爆發力的提高和殺傷力的加強有重要作用。

排打原則:先右後左,先上而下。

排打路線:上肢部位是,先從右臂正面至右臂反面,再從右臂下側面至右臂上側面。

體前部位是,從體右側自肩前起經乳中往下沿大腿正面,再至腳背達腳趾。抬右臂,自右肋下開始向下經體右側、腿右側,再經踝部至腳外側達腳趾。自頸部向下,經胸正中線,過小腹沿大腿內側,經內踝至腳尖。

體背部位是,自肩部開始,直下至大腿、小腿、足踝、足指。從背脊大椎穴開始,沿夾脊直下至臀部

以上排打練功法,先從右半身開始排打練習,完畢後再排打左半身,路線、順序同上。

排打要求:用力均勻,由輕到重。並要「聲、氣、勁」三者配合,禁止蠻練。當手持砂袋下落接觸身體之際,要全神貫注受擊部位,並配合噴氣式呼氣,發出「嗨」聲,以貫氣增勁,使聲到氣到,氣到勁到。這樣練習,方不致於因不得法而受傷。

注意:

(1)每次排打順序可按以上順序安排。如果保健健身最好按照我們碟片的練習順序。

(2)可以根據興趣和各自特點選練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

(3)排打力度一定由輕至重。

(4)排打先用拳掌,能忍受時再用一斤重的河沙袋,逐漸依次用竹把、木棒、最後用鐵砂袋和鐵棒排打。如無條件和只是為了興趣,可按照我們的教練碟片拍打順序練習,可先用拳掌,再用河沙袋、竹把,最後用木棒。竹把:將筷子粗細、一米長的竹條一把捆成7、8公分粗的一束即成。木棒:粗細在5公分以上,細了反而不好。

(5)排打時應解開腰帶,表演時應紮緊腰帶。

1初練時宜輕,隨著功力增長才能逐漸加重。

2排打前吸氣,打時噴氣。吸氣要滿,噴氣要短。

3要注意安全。對於身體薄弱部位的排打要慎重、小心

4練功後,可將受擊部位進行按摩,或揉擦一些舒筋活血的正骨藥水,以促進血液循環。

5在用細砂袋排打身體而抵抗力綽綽有餘時,可將袋內細砂逐漸換成鐵砂

封口固氣法

根據本人觀察,各家各派的固氣方法都差不多。

待本功內功(鍊氣法)練滿100天,一般都能意領氣走,經脈通暢,就可以練封口固氣了。封口固氣又叫「扎桶子」、「封桶口」等,封口固氣後就可以運用和表演了。需要說明的是,封口固氣功在功家是有一定保密程度的,過去的師父從不輕易傳授,但現今有的人利用這一點故弄玄虛,甚至說封口固氣後幾十年也不減失功力,那也是不切實際的。封口固氣旨在強化鞏固功效,對提高功力作用很大,能夠使練功者功力上一個新台階,但欲使功力高深,仍需長年堅持練功。

用具:備一個石擔,體育上用的扛鈴也可以。其重量為本人剛好能雙手提起,再重一點就提不起了那麼重。

方法:每日早晨約6時許,紮緊腰帶,雙腳分開如肩寬,平心靜氣站於石提前。以鼻吸氣滿,然後閉氣,彎腰掌腕向上,以方便用力為原則握緊石提,將石擔慢慢提起呈肘平(小臂與肘部等高)的位置,同時收肛提陰,扣趾,牙關緊咬,全身用力,上身挺直,慢慢放下石擔,然後站立放鬆呼氣。重複以上動作,49次。練功的關鍵是閉氣舉放石擔,動作宜慢,但快慢程度以自己能忍受為度。如果不能連續完成49次,中間可歇息幾次,每次自然呼吸幾口氣,但歇息間隙不能超過1分鐘。另外,如果饑渴難耐,可以事先喝一小杯奶液,隔幾分鐘才開始練習,或者早點起來吃東西,隔一個小時再練。總之,視各人情況靈活要排,但練功要求不變。

注意事項:(1)每日早晨練功一次,連續練18天,其餘停練,但可以多練養氣功。(2)18天內不能有性生活和遺精等現象,否則無效,又重新練過。(3)練功期間應心平氣和,少生雜念,為防走失精寶,晚間睡覺可側向盡量蜷曲而卧。(4)初練一周可能有疲乏無力,眼膜充血等現象,均屬正常,一般一周後消失,此後即感力量巨增,其滿精力體力旺盛,舉手投足似有使不完的力氣,常有一式身手的願望。(5)練功期間應保證睡眠和營養。(6)練此功最易損傷腰部即「閃腰」,練功時一定要小心,不要一下子用猛力。

金剛鐵掌

金剛鐵掌的特點,「金剛鐵掌」是中國傳統武功「八大金剛功「中的一個優秀功法,講究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其練法奇特,與常見的各種練掌功夫大不一樣,不必起早貪黑,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練習時間短,見效快。從98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名愛好者練習,一般每天僅練二十分鐘左右,7-10天全身氣力大增,13—60歲之間男女均可達到單掌斷磚之效,而且手掌皮膚細膩,不似練鐵沙掌那樣將皮肉練粗糟練僵,實為現代人強身壯體的好方法。

本功分兩步:上步主要打開上肢氣路,達到單掌開磚斷石之效。下步為渾圓掌,主要打通全身經脈,氣隨意發,氣到力到,有很強的穿透性,不但可強身自衛,而且可為人療傷治病,比如本人就以功夫為底,開辦診所多年。

練法:

一、運氣。

站卧行均可,全身放鬆,以鼻緩緩吸氣,意想宇宙中的真漆吸入下丹田,同時下腹自然鼓起。氣吸滿後憋氣8—10秒鐘左右,呼氣,意想氣從下丹田向上走至胸部上向兩側分開走至手掌。反覆練15次左右,一般練習5-7天,下丹田和手掌均有氣感。

二、打掌。這是與其他門派不一樣之處,可迅速打通上肢氣路。彎腰90度,右手自然下垂,好像胳膊掉了一樣,非常放鬆,意念放在手掌約20秒左右,此時手掌一般有麻脹熱的感覺。再將手抬至頭高處,自然下落,此為一次,一般做8個拍64次。左右手都練。

三、打沙袋。將沙袋放在腰高處,自然站立,將手抬至頭高處自然下落,砍向沙袋,拍時呼氣,回收吸氣,注意切勿故意用力,否則功力不易深入筋骨之內,則成皮肉功夫,一般左右手各100-200次就可。先用黃沙,一個月後換鐵砂。

四、洗手收功。打完沙袋後用藥水洗手,否則易虛火上炎,功力不實;或是手掌受傷,妨礙

練功。

藥方:川烏、草烏、乳香沒藥、白芷、梔子、透骨草、伸筋草、各20克,冰片10克(此方不只可輔助練功,還可治療各種運動傷害,新舊損傷)也可用跌打藥酒或其他洗手葯,將上藥放入盆中煎開,燙洗鍊功部位。如嫌麻煩可將葯磨成細末, 縫成藥袋放在沙袋上面打,效果相似。

本人經驗:如果將練掌袋內裝入天然磁石,不但不用換沙子,還大大提高練功效果,打沙袋當枕頭還可預防治療各種頭痛、頭暈、神經衰弱、頸椎病等。你可一試。

上方中的葯和磁石中藥店有售。

上面是「金剛鐵掌」在練習金剛鐵掌同時練習混元掌效果更好。

金剛渾圓掌參照我們的教學碟片練習。

下面是金剛功發力的練習方法,也是我們現在主要練習的功法

練習方法。其講究內氣修鍊為 主,使自身潛能快速開發,聚氣結丹;將丹氣內 功融於其它功法或技擊功架中去。

練習上要 求以意導引動作,心胸虛靜,意念在先,動作 隨行。此乃內功修習之秘旨。八大金剛功中的渾圓掌共有 二大樁架,自然樁(看碟片)和渾圓樁,是本功的精華,在修鍊中互為貫 串,輔以陰、陽功態運轉,在短期內(7至一10日 內)修成內家氣丹,運行於三田(上、中、下丹田)及周身,速通自身奇經八脈、大小周天,形成全身無處不丹田的高層次混元功境。此時 自身頑疾、各種自身疑難病會隨之功態的運 轉而獲得痊癒;全身便可以內氣抗打,開磚破 石。月余修為可抵世俗修練之中乘功夫。百日修鍊可見奇特功效。

內功(站 樁)修鍊,不講究外練排打之死煉功夫。不尚華麗,以求實證實 效為宗旨。在技擊功大 上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始終以「松。柔、圓 脆、毒」五:字為宗旨;發勁時氣發丹田,以氣催力,以腰為軸,勁從根起。腰、腿、臂貫穿一氣,力求順達、束展。對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 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出手滾出滾入疾如 閃電,變化莫測;眼法講究眼隨手轉,手眼相 隨;目如神電;身法要求靠、粘、閃、轉,講究身 如駝背,束而後展;步法要求快捷靈敏,落地 生根,進退有法

常規訓煉項目:選擇一棵樹質軟、樹桿 直、粗細適中的樹作為練功器具。

1、 掌緣劈 樹、雙手五指扣樹 、掌擊樹。掌小魚際處彈擊樹榦、掌跟擊樹。上述各50到200次。開始 要輕,寧 願次數多可,但敲擊要輕,使內氣擴充 手上,這樣可使 敲擊的手發熱,以後逐漸加重 擊力; 這是主要練習項目。

2、 五指按樹樹,用力陷入(可一松一緊 按);五指緊按樹,集全身力量抓樹各10-30 次;

3、 把內氣屏住在腹上,去用腹撞擊樹桿 (有意一會軟綿而吸,一會硬頂)。

4 , 用內氣調在手上發聲或不發 聲使掌緣空切,掌空擊、指刺、掌根擊各約50 次;

5 , 掌心外氣定靜如柱隔空擊頂樹推樹3 次。手心外氣如爪,定靜吸樹葉、花等3次;,於 指劍形氣刺伐樹、閃擊3次。

上面練習後要站樁20分鐘。

自由訓練時間按排:

1、 渾圓樁(每天訓練 20分鐘)

2、 貫氣、打掌、發力每天各訓練 10分鐘。每天自己根據情況 自行訓練。

註:自行訓練項目時請注意以內氣發力, 突出寸勁。

八大金剛功金剛掌修鍊事項 本功以練氣為主,意氣相隨,內外合一。; 講究『氣為先行,力在隨後,心為元帥」,使意 動氣至,氣至力發,從而達到內外一體,氣力 合一之境。要功達此效,不但要功法至真,練 功時間安排得當。還要注意以下練功的注意

1、盡量選擇空氣新鮮,樹木多。環境幽靜 的地方練功。

2、練功時思想必須集中,情緒安定;練功 前半小時排清大小便。

3、練功時注意防寒、防暑。

4、在常規訓練項目練習時、用力一定要求 輕;因本功不是外練功法;常規訓練只是為打開氣門,通經於氣的輔助訓練,切記剛開始時 不可用力。

5、丹田內氣丹未聚成之前千萬不能進行 常規訓練項目練一入 在氣丹形成後方可開始 常規訓練(一般3…7天氣丹形成)。

6、練功過程中,口內唾液比較多,此乃正 常現象;待津液滿口時分慢慢咽送人下丹田。

7、練習本功10天後,嚴禁在別人身上發 力試功;一般沒有特殊情況嚴禁以此功與人抗 衡實戰,如出現意外,後果自負。萬望學員切不可挾技自大,切忌爭雄鬥狠,為非作歹,否則自有報應。望學員銘記!

渾圓樁:是一種集醫、武、氣、易、法五 位為一體的高級功法,歷來均 以單傳方 式在民問傳延。

方法如下:兩腳分開略 黨肩,腳尖內扣,兩腿微曲,全身放鬆,含胸拔背,舌頂上齶,自然呼吸,氣沉丹田。雙手胸前 (膻中穴)抱球,掌心朝內,十指尖相對(兩手 指尖距離約5到10公分)緩慢的自然開合(開 合距離5分公分左右人此時應排除一切雜 念,進入半睡半醒似醉非醉的恍惚狀如果 您放鬆入靜好的話,很快雙手就會有一股無 形的力量使雙手有合不攏,拉不開的感覺;小 腹內即有發熱發麻、發脹的感覺。經絡敏感的 人出現的會快一點;經絡不太敏感的人,出現 的感覺會小一點;若是經絡遲鈍型的人這種 感覺反應較微小,甚至感覺不出來。這時候可以配合呼吸,吸氣的時候,意想丹田氣充足,呼氣不管它,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彙集丹田氣。除 了以上感覺以外,身上還會出現熱、顫或電觸 之感覺,均屬功態現象。

練 20-30分鐘 後,雙手揉一下小腹即可 收功。

註:修鍊此樁法,雙手有強烈的麻、熱、 吸、推及電感,腹部有腸鳴、打嗝、放屁、及小 腹有鼓脹(彈性力)等反應和兩臂由酸脹、困 等反應,均屬正常。

學員切記:即剛開始 練功數天內自身氣路、經脈不通,全身憋脹的 難受而引起的全身酸脹、困痛感覺,幾天過後 這種感覺會自行消失;兩肋及胸部,有一種痛感,這種痛感一般3—5天即可消失 ;練本功七至十天期間有練 功時有拉肚子的感覺,此時應立即收功 去衛生間拉肚子,然後再練功。上述現象均 為正常反應。

輔助動法 :輔助功法主要是通過有形的動作及呼吸 將所修的內氣加以運行;使內氣在全身上下 無處不存,以達不用運功調氣,而周身全天候 氣布全身的功境,且實驗證全身無處不丹田 之神奇功效,此為以後表演或技擊實戰打下 良好的基礎。

打掌 :打掌訓練主要是將內氣調到手上的一種訓練方法;內氣氣上手及臂後用於各種技 各種技擊發力和表演發力。練時打掌時一定要注意 每天練一次,不可多此 練功,否則耗氣。

動作:

(1)下蹲成中位 馬步,右手成松掌,手掌自然伸開放置在鼻下,大拇指同鼻尖同高。左手成松掌置小腹 部,自然放鬆。

(2)右手 松以順勁向下砍擊,右手下砍同時,左手上提至左 腮旁,一上一下連續不斷,作8個拍64次,右手做完 後再練左手。

註:打掌訓練下砍時手掌、手腕、一定要放 松,使出順勁及寸勁,保證內氣順暢到手部為 主,本功不同於其硬功以硬勁、死力硬砍、狠 劈,本掌一定要以松順、寸勁發力,此本功 一大特色。

3、發力訓練: 發力訓練是常規訓練項目的內容, 學員在此項功法中可根據自身情況自我安排 訓練時間。發力訓練來加速內氣能量的聚集和發 揮。

(1)掌功發力:(劈掌)以手掌側緣中間段 的肌肉向樹桿或木樁敲打50次一200次2次;(金剛彈 掌)以手掌根部位大魚際至尺神經向一手掌上 的一公分處肌肉彈擊樹桿或木樁5O次一200 次;(金剛混元掌)五指自然分開,以整個手掌 面發力,用肘、腕的順勁發力擊打樹桿或木樁 50次一200次。

(2)指、爪功發力:(指)以食指、中指,無名指三個指頭形成品狀,以手指尖肌肉向樹 桿或木樁彈擊 50次一200次;(爪)以五指指 尖肌肉對著大小適宜樹桿慢慢用力摳動每天 5分鐘即可。

(3)頭功發力:以頭部上星穴周圍部位, 輕輕對著木樁或樹桿進17加2的撞擊(即輕 微碰撞17次,稍微用力發寸勁撞擊兩次為一組)連作七組。

(4)臂功發力:以小臂內部臂中穴部上下 的肌肉部分和小臂外側的肌肉發力輕微碰撞 樹桿或木樁30—100次。

(5)肩部發力:以肩部肌肉由下向上朝木 樁或樹桿側身撞擊30—50次。

(6)腹部發力:以腹部高樹桿或木樁50 公分遠,猛然向木樁或樹桿撞擊10-30次。

(7)背部發力:以背部靠牆或適宜的樹 桿、木樁十五公分遠站立,猛然向後倒,以背 部肌肉撞擊牆壁或適宜的樹桿、木樁均可。

註:以上七個部位訓練時應根據學員自 己情況,自己的愛好,自己的時間來進行選修 或全修,一般每個專項7—10天即可功成,練 習時不可過多,不可用力擊打或過多擊打樹 桿或木樁,以免耗氣;擊打時注意寸勁發力, 打一下是一下,擊打時千萬不可分散注意力, 意念如果分散,等於白練。切記!

發力述真: 發力試功是通過內氣的運行及能量的聚集而發揮出超人的功夫。 我們的發力與其它功派的發力不同,它是以丹田內的氣丹所產生的能量, 通過調動運行 運行激發出的真氣,從而形成力猶如鐵 勁猶如剛的神奇功效!

一旦掌握或了解這種致力的運行或發放再將意念、精氣、手眼身法步合為一 體,那侵透力的效果越發變大。而作為真正的 中國功夫不僅僅是把人撞飛、撞倒,而重要的 是給予人體的衝擊,具有打透護具傷其內髒的 效果;比如在很近的距離內發出的「柔中帶鋼」 勁,雖然在人體表面上沒有什麼衝擊力,但是 向人體內部的傳導力卻增大,能夠引起波紋, 自然傷及內臟,這種力叫作「透勁」,即近距離 發出的侵透力。 「柔中帶鋼」可謂「絕招」,並不多見。會類 似功夫的人很多,打法亦不少。

為了能發出此 力,有很多說法和要求。如太極拳中講的「虛領 頂勁」。;「沉肩墜肘」等等,均是應掌握的要領和 要求,再如「三尖相照」、上下相隨」、「虛實分 明」等都挺舉法中的共同要求,我們通過自我 的反覆練習,也就能在短期內掌握「柔中帶鋼」 勁的發放!

下面我們將詳述「柔中帶剛勁」(金剛彈掌)的訓 練方法

「柔中帶鋼勁」的具體練法:學員可面牆而 立,自然放鬆,以單臂(任何一臂均可)單手放 松一曲一伸輕擊牆壁;在練習打牆壁時出手應 放鬆手、肘、肩及整個胳膊;在手掌將要觸牆 時速發抖勁(動作要脆、猛、快疾),手掌擊觸 牆壁後立即彈回(手、肘、臂迅速彎曲)」。以此 反覆練習50次即找到「柔中帶鋼」的發力用 勁法。

(註:「柔中帶鋼勁」的練習只是找勁,不 要用力,只是找到勁力發放的順利動作,以至 熟練為止, 通過以上論述及訓練方法,學員在熟練 後將此種發力可運用於各種表演中,一定要 切記「柔中帶鋼勁」的發力訣竅,先松後緊,速 度脆猛,快捷;在實戰中發力時應快發快收, 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一定要默切。

發力斷物:

掌斷磚練習:

把磚的一段放在石台上,左手按住在石頭抬一段的磚上,右手放鬆,眼看磚,意想把磚切斷,接著,練功者收腹,提肛,吸氣,右掌猛發暴力擊打磚的另一端,磚可被切斷。

練習順序:有時間的,可先練習八大金剛套功再練習發力的方法。沒時間的可以直接練習金剛鐵掌或發力方法。

總結:上面的功法並非本人所創,全部都是師傅親傳,經本人整理組合,經過組合的八大金剛功,練習簡單,功夫上身快,不但可以強身健力,去病養生,還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單掌開磚,掌斷鋼條,全身發力的效果。一般5-7天可以輕鬆的達到單掌斷磚,20天左右可以單掌斷石,空斷石板、斷鋼條。練習斷磚百餘塊不傷手。從96年開班以來,練習者眾多,基本上全部達到預期目的。

丹田功:

站立姿勢:身體正直,兩腳橫開與肩同寬,雙腳平行,兩手自然下垂於兩大

腿外側,百會上頂,下頜微收,口輕閉,舌尖輕抵上顎,雙目平視正前方,含胸

拔背,雙膝微微彎曲,百會穴要與會陰穴處在一條與地面垂直的直線上,身體重

心落在兩腳心湧泉穴連線的中點上。

坐式:選用一個與膝蓋差不多高的硬木凳為坐具,端坐其上,頭頂百會穴要

與會陰穴處在與地面垂直的一條直線上,松肩含胸,腹部放鬆,口眼微閉,膝關

節屈曲九十度,腳掌全面著地,兩腳平行,雙膝與肩同寬,雙手輕鬆放在兩膝上

方的腿上。

選擇上述兩種姿勢的一種,於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無人打擾,無風直吹的

地方練功。

思想集中,神形安靜,全身肌肉放鬆(特別注意放鬆會陰部),雙目垂簾,

舌尖輕抵上齶,鼻呼鼻吸,呼吸柔和自然,意念輕微地集中在頭頂百會穴和丹田

處,意守三至五分鐘,然後採用順呼吸法呼吸,鼻呼鼻吸,先呼後吸,吸氣時想

象天上日月星辰的精華隨著吸氣從頭頂百會穴流入,順著中脈垂直下行,經過心

輪膻中穴下達丹田穴,並想像這些精華之光氣慢慢地充實潤澤整個下腹部,吸氣

的同時要柔和地收提睾丸收縮肛門。呼氣時,意想體內濁氣從心窩處向體外呼出

,並同時放鬆睾丸和肛門。如此一呼一吸,反覆練習。

每次練功半小時至一小時後,即可收功。收功時,兩手重疊,以左手心勞宮

穴按壓在肚臍上,右手搭在左手背上,以肚臍為中心,先按順時針方向(左下右

上,女子練法方向相反),由內向外速度均勻地輕輕揉轉十八至三十六圈,然後

換為逆時針方向,從外向內揉轉十八至三十六圈。然後將雙手掌相互搓擦至發熱

後輕擦顏面部十八次,放鬆全身肌肉,緩行十數步後功畢。

練功要領:全身舒松,形靜如眠,調息柔和自然,意守丹田宜淡,似守非守

,若有若無。心情舒暢,怡然自得,精神愉快,神態從容自若,斷滅一切雜念,

達到靜水無風,秋月無雲,清澈洞明,恬淡虛無的境界。

正常效應: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練功後第十天左右,自覺在吸氣時腹部有輕微

的發熱感,發熱部位因人而異,同時腹部出現「咕咕」的腸鳴音,矢氣增多,一

個月後腹部發熱面積逐漸擴大,兩個月後腹部發熱似溫水流動樣,全身有溫暖的

舒適感,口中唾液增多,三個月後氣力大增,小腹熱感更甚(與病態的燥熱不同

),有時還會出現小腹部輕微的跳動感,部分練功者腹部還可出現氣團感。出現

上述感覺後,稱之為「火燒丹田」,這是初步具備丹田內功的重要標誌。練功三

個月後,極少數練功者腹內的「氣團」可以沿著任督二脈行走(即氣通小周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藝堂 的精彩文章:

武當「功家南派」硬氣功之桶子功
峨眉橫練混元勁8式!功成後,既能殺傷,又可抗打,攻防兼具!

TAG:武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