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他率騎兵沖入敵陣:讓美軍「屠夫作戰」成「懦夫作戰」

他率騎兵沖入敵陣:讓美軍「屠夫作戰」成「懦夫作戰」

第一軍情作者:林榮華

1971年7月,作為尼克松總統特使的基辛格秘密華,周恩來總理點名時任海軍常務副司令員吳瑞林參加會見。當介紹到吳瑞林的時候,基辛格說:「我們美國人對吳將軍的名字並不陌生,吳將軍是全才,能打陸戰、海戰,也能指揮空戰呀!麥克阿瑟、李奇微對吳將軍都感到棘手……」

吳瑞林,首批入朝作戰的志願軍42軍軍長。毛澤東親自點將的鎮守祖國南大門一員虎將。

入朝偵察,一軍之長化裝成火車司機

朝鮮戰爭爆發那一年,已是軍長的吳瑞林年僅35歲,身上帶有13塊戰傷。42軍入朝鮮作戰之前,吳瑞林僅帶一名作戰參謀和一名情報參謀,化裝成火車司機,秘密深入朝鮮境內偵察地形。這一行動,除了當時的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連軍政委和副軍長都不知道!

三人從新義州到平壤、從平壤到江界、再從江界返回平壤,到平壤以東能通火車的地方,沿鐵路線偵察6天。正是這次秘密偵察,為後來志願軍入朝作戰提供了重要參考。

部隊在火車道上行走,障礙多、步伐很慢,吳瑞林指揮部隊把木板搭在枕木上,與鐵軌鑲平、用爪釘釘住,既能保證火車通過,又能保證4路步兵縱隊通過。吳瑞林還讓部隊在江水淺的地段用石條鋪設水下橋,車輛、馬匹從水上橋通過,萬一橋樑被炸,大部也能及時從水下橋通過。精密的籌劃,使42軍3個步兵師和1個炮兵師一夜之間跨過鴨綠江,直到部隊深入朝境,美韓軍隊竟然渾然不知。

親率騎兵大隊直撲敵陣,毛澤東稱讚他的「咋呼戰法」

第一次戰役,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將42軍派往東線阻擊敵軍,以掩護西線主力圍殲清川江以北的「聯合國軍」。時間緊迫,吳瑞林預料到大部隊很難先於敵軍趕到阻擊之地,怎麼辦?情急之下,吳瑞林跨上戰馬,帶領300餘人的騎兵大隊直撲東線敵軍所在地古老里,神速地衝進敵陣,又神速撤退而出。美韓聯軍一下了被這支從天而降的「神馬部隊」弄得不知所措,只得暫緩前進。

抓住敵惶惑不定的機會,吳瑞林命令124師副師長肖劍飛帶兩個營兵力乘汽車迅速趕到黃草嶺,構築阻擊工事。他指示肖劍飛實施「咋呼戰法」:讓工兵在山縫中塞上小包炸藥炸開口子,再裝上兩百公斤炸藥,利用電話機以電引爆,用炸起的巨石損耗敵軍。肖劍飛依計準備完畢,汗還沒還得及擦,「南韓首都師」就大搖大擺地來了。志願軍迅速引爆炸藥,炸起的飛石砸毀敵人坦克車5輛、砸傷8輛、砸死砸傷敵軍上百人。再次懵逼的南韓軍隊以為遇到了志願軍新式武器和主力部隊,將近6個小時沒敢動彈,而志願軍的後續阻擊部隊則源源不斷地趕來。黃草嶺之戰,42軍一戰成名。吳瑞林的這一奇特戰法,後來還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讚賞。

那是吳瑞林回國後,被毛澤東請去參加家宴。毛澤東問:「我從電訊上看到,你在公路上炸石頭,這是怎麼回事?」吳瑞林先是一愣,隨後說:「我在抗戰期間,看見過日本鬼子炸石頭修公路,結果炸起的石頭卻砸死自己人。在黃草嶺,我就想到用這個方法對付美國佬。」這一「戰法」,後來被吳瑞林多次使用,有一次甚至「活埋」了美軍坦克20多輛。聽了吳瑞林介紹,毛澤東說高興地說:「你吳瑞林不簡單哩!這就是人民戰爭的方法,人民戰爭就是好!美帝國主義有飛機、大炮、坦克的優勢,我們有山頭,有石頭嘛。」主席用手指指吳瑞林的頭:「還有這幾千、幾萬、幾十萬的頭腦嘛,這就是我們強大的優勢。」

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時,正值「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發動所謂聖誕節結束戰爭的總攻勢,從東西兩線向志願軍進攻。已經成了彭德懷手中絕對主力的42軍,在西線與38軍一起圍殲了南朝鮮軍第8師,粉碎了麥克阿瑟的西線進攻。第三次戰役中,舊傷複發的吳瑞林口吐鮮血,坐在擔架上指揮42軍又打了一個漂亮的圍殲戰。當時志願軍已經突破「三八線」,42軍124師和第66軍一起將南朝鮮軍2師大部和5師一部包圍殲滅。

百戰將星,讓「屠夫作戰」變成「懦夫作戰」

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作戰,吳瑞林率42軍參加橫城反擊戰,斷敵退路和阻敵增援。僅一天半,42軍便全殲韓第8師3個團、美軍第1師1個營,以及美軍和南朝鮮軍4個炮兵營,共1.2萬餘人。

兵敗橫城,美軍在受挫之中發現中朝軍隊的一個短處——後勤不繼,便再次發動進攻,不給志願軍休整時間。第8集團軍司令官李奇微還把進攻作戰命名為「屠夫作戰」,企圖一舉聚殲42軍。吳瑞林同樣清楚,面對美軍的猛烈進攻,不可能完全堅守現有陣地。深思熟慮之後,他命令所部:兵力配置「前輕後重」,火力配備「前重後輕」,「以空間換取時間」,以不多的兵力在前沿陣地與美軍反覆爭奪,消耗美軍的時間,遲滯敵人北進速度。吳瑞林還給出了「前輕後重」的具體標準:一線陣地上的團、營、連幹部和戰鬥骨幹一律抽調一半下來,儲備在二線陣地上;一旦一線拼光了,便可迅速重新組織戰鬥......結果,李奇微的「屠夫作戰」最終演變成「懦夫作戰」,美軍由瘋狂進攻變成倉皇后撤。

此後,志願軍轉入防禦戰役和鞏固陣地作戰。吳瑞林又想出了疲勞美軍的方法。他指揮部隊晝間抗擊、夜間反擊,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疲憊敵人,讓敵人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他還要求42軍開展狙擊活動,組織優秀射手、炮手,射擊敵方陣地上暴露的單個目標和小群目標,積小勝為大勝。這一活動迅速地在志願軍中有效推廣,僅1952年5月至8月就擊斃擊傷敵軍1.3萬餘人,猖狂一時的「聯合國軍」白天在陣地上基本不敢亂動。而作為當年朝鮮戰場上對手的美軍,後來把吳瑞林和他的42軍寫進了陸戰史。

鎮守祖國南大門,打怕美軍入侵戰機!

朝鮮停戰後,美軍又在我國南面蠢蠢欲動。毛澤東問國防部長彭德懷:「誰去守南大門好?」彭德懷說,「對付美國佬還是吳瑞林吃得透,42軍吃得透,派吳瑞林去為好。」

後來,吳瑞林擔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南海艦隊司令員,鎮守祖國南大門。1965年8月,吳瑞林指揮海軍擊沉竄犯大陸沿海的國民黨海軍巡防第2艦隊「劍門」號、「章江」號兩艘獵潛艦,創造了「以小打大」的海上殲滅戰。捷報傳來,毛澤東高興地說:「打得好!是螞蟻啃骨頭啊!」「劍門」號是美國4個月前剛送給國民黨的,噸位比當時的人民海軍艦艇高10倍。

1965年4月9日,美軍8架飛機侵入我海南島崖縣、冒感上空進行挑釁活動。吳瑞林指揮艦隊航空兵起飛迎戰,美機見勢不妙施放兩枚導彈,倉皇逃竄,慌亂中一架美機被另一架美機發射的導彈擊中墜落。同年9月20日,一架美軍F-104C戰鬥轟炸機由南越起飛,在峨蔓港方向逼近中國領海線。吳瑞林命令航空兵大隊長高翔、副大隊長黃鳳生各駕一架殲-6戰機從海口機場起飛迎擊。11點19分美機入侵,大隊長高翔發現美機後直撲過去,將瞄準具光環完全套住美機,抵近至291米才開炮,就這麼對著打,直打到兩機距離74米,美機當空爆炸。駕駛員史密斯上尉跳傘,落地後被民兵逮個正著,直到基辛格訪華時,應美方要求被予以釋放。這也是周恩來總理點名讓吳瑞林出面參加與基辛格會談的主要原因。

從1965年到1968年,在海南島上空,吳瑞林先後指揮7次空戰,共擊落7架美機,擊傷1架,迫使美機擊落自己飛機一架,而我軍無一傷亡,戰績為:9比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美軍在伊朗門口擺開陣勢,特朗普親自叫陣:武器已經上膛了!
特朗普太缺德了,搞出這麼大動靜就為了這麼個骯髒的目的

TAG:第一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