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用紙對書法創作的重要性

書法用紙對書法創作的重要性

一、孫過庭對書法用紙的重視

原文如下:

又一時而書,有乖有合,合則流媚,乖則凋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務閑,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

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遽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乖合之際,優劣互差。

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這五條乖合理論中,一、二、五屬於「志」的範疇,三屬於「時」的範疇,四屬於「器」的範疇。

「志」純屬是主觀的東西,沒有一定的標準,而且由於人的情緒變化瞬息萬變,要把握住「志」很難。

「時」看似客觀,實際很大程度上也是主觀的延伸。比如,同是風和日麗的天氣,有些人會心情好,有些人會心情不好。因此,「時」也是主觀化的客觀,不能作為客觀的標準。

只有「器」,才是客觀的標準,是獨立於人的主觀情緒的客觀存在。因此,在「五合」中,我們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紙墨相發」,也就是要盡量用好的「紙墨」。

二、趙孟頫對書法用紙的重視

元代的大書法家趙孟頫對孫過庭的主張非常認同,他也認為書法用紙對書法創作非常重要。

(一)趙孟頫把自己對書法用紙的重視寫進書論中

趙孟頫強調了書法用紙和毛筆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想像,好馬陷在沼澤中,別說日行千里了,能不能活命都不好說。

趙孟頫:右白石先生《蘭亭考》一卷,予兄德楙有此真跡。野翁自江東抄得,攜來京師,且以此紙要予作小楷。予自少小愛作小字,爾來宦遊,無復有意茲事,兼北方多風塵,不宜筆研,而客中又乏佳幾,此紙雖出高麗,亦非良品。偶今日雨後風塵少息,拳曲土炕上,據白木小桌,聊復書此,以應野翁之命。孫過庭所謂乖作者也。吳興趙孟頫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相約 的精彩文章:

學習《聖教序》的迎「難」而上
書法家的行書之美,美在點畫遒美,線條圓勁

TAG:書畫相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