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少年王鏘:當95後拍上獻禮片

少年王鏘:當95後拍上獻禮片

「大家好,我是王鏘,請關注XXX節目。」

舉著台標,96後新人王鏘一板一眼地緊盯著鏡頭。幫媒體「友情錄製ID」是藝人常做的事,他對此並不熟練,時有說錯,一遍一遍從頭再來,保持著一個節奏,不急不躁。

他端正地坐著,薄薄的脊背挺得筆直,一頭短圓寸,皮膚乾淨,讓人想起正在抽條長個兒的中學男生,高、瘦,長手長腳,單薄的輪廓。

「我胖了!前一陣55公斤,現在57公斤了。」王鏘一臉認真地強調。他穿著劇中的舊式白襯衫、藏藍色工裝背帶褲,罩一件粗毛線外套,少年感里添了一點復古的味道。

這是電影《解放了》首個媒體探班日。

《解放了》是王鏘參演的第三部電影,不是男一男二,但戲份不少。

這是一部為新中國建立70周年而拍的獻禮片,監製韓三平,導演李少紅,主角是鍾漢良、周一圍……

「資源好到爆」的聲音又一次在王鏘的社交賬號下蹦了出來:處女作《陽台上》,影后周冬雨給他配戲,導演張猛曾憑《鋼的琴》攬獲讚譽無數;第二部《十九歲,一切會更好》,是老牌文藝片導演夏鋼的作品,其早年拍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大撒把》等片影響深遠。

出道即相繼擔綱兩位名導的大銀幕作品的男一號,高起點令人驚嘆。

「我確實比較幸運。」王鏘說。

沒想到真的做了演員

見王鏘之前,潛意識裡難以把他和「張英雄」分開——畢竟在《陽台上》公映前,幾乎沒有人知道王鏘是誰,那個面無表情、心事重重的「張英雄」就是王鏘留給人們的全部印象。

「我和張英雄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迷茫吧。」1996年出生的王鏘,聲線接近中音,質地醇厚。

2017年,王鏘在上海讀書,念的是設計相關專業,常跟幾個學攝影的朋友一起玩,偶爾拍照,做平面模特。

照片發到微博,朋友對他的評價是「很上鏡」,慢慢地積累了四五十萬的微博粉絲。

王鏘現在的經紀人偶然在微博發現了他的照片,當即私信他見面。

其實在此之前,已有不少人找到他,想幫他發展「星路」,「大部分是要去唱歌的,偶像組團之類,包括《偶像練習生》。」雖然嗓子不錯,但王鏘對做職業歌手興趣不大。當時經紀人手裡正拿著《陽台上》原著的改編權,被問到要不要去演電影時,王鏘心動了。

當時王鏘21歲,大學還沒畢業,兼職模特只是玩票性質,未來尚不知何去何從,這也是後來經紀人帶他去見張猛時,張猛在他眼中看到「迷茫」的原因。

「王鏘那種不經世事的樣子,剛剛進入到社會當中來,眼神中有特別純的一面,也有惶恐的一面。」張猛這樣描述對王鏘的第一印象。

「小時候真的想過做演員。」被問到「是不是從小就有演員夢」時,王鏘的眼睛亮了一下。

他說以前看電視的時候,覺得出鏡的感覺特別好。也要考慮環境的影響,「大家都說上電視了就是明星,他們的語氣是發自內心的羨慕。所以我想如果我做明星會怎樣,但也就那麼一刻。沒想到真的做了演員。」

與張猛見面後大概一周,王鏘得到通知,他被選中了。回憶起那個節點,他的嘴角仍有笑意。

一年半以後,今年3月4日,《陽台上》在國際關係學院首映結束,一個男生站出來說:「我就直說了,這就是一個大爛片,我完全看不懂在講什麼故事。我想問問導演,你們投資了多少?想靠這部電影圈多少錢?」

現場一陣尷尬。隨後,張猛說「謝謝你的批評」。

《陽台上》豆瓣截圖

王鏘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人,他對那位同齡的男生說:「希望你可以尊重一下導演。」

他承認自己當時不太開心。做演員前,對這個行當多少有一些帶著光環的想像,真正開始做演員後,才體會到個中艱辛。

採訪中,王鏘多次提到「優秀的前輩」「某某老師」,態度恭謹。看到同齡人對自己尊敬的人出言不遜,他的不爽可以想見。

狗屎運男孩兒

進《陽台上》劇組前,為了融入角色,王鏘提前一個月就到上海的弄堂里體驗生活,每天穿著拖鞋和背心晃悠,學說上海話。

王鏘本來就很瘦,一米八的個子,只有60公斤,圍讀劇本的過程中,他覺得張英雄應該更瘦一些,於是又減掉五公斤。

開機之初,他每天都很緊張,夜裡睡不好覺,「怕自己拍不好,膠片很貴的,一條不過的話,就作廢了。」適應了十幾天的時間,王鏘才慢慢安定下來。「因為我不是學表演的,是白底嘛,張猛導演會給出非常詳細的指導,比如眼神啊動作啊。」表演漸漸入門了,王鏘才能踏實睡著。

逐步地,導演的調整慢慢變少,「後來他就不怎麼給我調了,我就覺得,那我現在的感覺是對的了」。

殺青那天,張猛對王鏘說:「這個角色你演得很牛。」

事實上,王鏘早已打破了記者的預設——除了年齡,幾乎找不到他和張英雄的共同點,當初的「迷茫」也不見蹤影。如今坐在記者面前的王鏘,談吐舉止得體,目光清亮而堅定,一派淡然沉穩。

王鏘1996年出生於浙江溫州,父母搞個體經營,非常忙,和當地很多商人家庭一樣,對王鏘採取「放養式」教育。王鏘從七歲開始就住校,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溫州小孩都獨立。」

從某種角度說,王鏘是個「別人家的孩子」,清秀,乖巧,懂事,文藝匯演次次拿獎。長大後也沒讓父母操過心,早早自立,「不會向家裡伸手」。

家境富裕,性格明朗,一路順風順水,卻能將沉默、偏執的底層青年張英雄詮釋得絲絲入扣,努力是一方面,悟性也不可少。後來有媒體問張猛對王鏘的評價,張猛說:「非常聰明,一點就透。」

2018年11月末,王鏘主演的第二部電影《十九歲,一切會更好》開機,這是一部青少年禁毒題材的小成本文藝片,與《陽台上》類似,男主的戲份佔壓倒性的比重。

王鏘把這些歸於命運的眷顧。

2018年的最後一天,他發了條微博:「這兩年的經歷對我就像改革一樣,確實,我是狗屎運男孩兒,進入這個行業後對我整個生活都有著很大的衝擊與改變。從年初開始學習各種之前從未碰觸的領域和知識,進步不算很大吧,也算一張白紙有了一些塗鴉,但這肯定遠遠不夠,我非常感謝這段時間遇見的,提醒幫助我的人,就我這把懶骨頭,沒有你們的鼓勵和支持,沒三兩下肯定要放棄的。……」

想紅

今年大年初七,王鏘匆匆奔赴橫店,進入《解放了》劇組。《解放了》是建國70周年獻禮片,王鏘扮演解放軍炮團實習參謀葛桂忱,一個真正的「英雄」。

王鏘又擔心又興奮,擔心的是第一次演戰場戲,沒有實戰經驗;興奮的是可以「拿槍打仗」,經歷爆破刺激的場面,「特別酷」。

有一場潛入敵人內部的戲,王鏘需要從一樓跑到三樓,不間斷地一直跑,上去再下來,數不清多少個回合,第二天大腿疼得厲害,路都走不穩。

「就是這場戲讓我意識到,我應該多鍛煉了。我平時也有健身,但當兵不一樣,訓練強度非常大,包括拿槍的姿勢和走位、形體等等,要非常專業才行。」王鏘由此認識到演員這一行對專業性的要求。對他來說,葛桂忱是比張英雄更大的挑戰。

《解放了》劇照

微博上王鏘的迷妹們,常常把他的「初戀臉」「少年氣」掛在嘴邊,她們或許想不到,這個「少年」對年齡有著怎樣的焦慮感。

在與記者的對談中,這種焦慮時不時流露出來。「23了。」王鏘會這樣說。

在他的觀念里,「23歲」已經是個不早的時間節點,「我16歲一個人去外地讀書,17歲就決定到上海,現在距離那時已經六七年了,」王鏘說,臉上是一副「這麼長時間了該成點事了」的表情,「上初中的時候,我定的目標就是25歲之前事業成功,要在最好的年紀擁有最好的東西。」

小小年紀,就有著極高的心氣。

「今年你23歲,已經提前達成目標了哦?」有人打趣道。

「沒有沒有,不算吧。」王鏘趕忙說。

王鏘自認是個40%理性,60%感性的人,大事上一向理智。

「再過六七年,我都30了,家裡會要求我結婚,壓力蠻大的。」王鏘說,「我不想那麼早結婚。」

他不是一些人們想像里動輒言辭犀利、行為叛逆的那種95後,更像是一個雜糅了多個年齡段特點的多面體:跟朋友在一起鬼馬活潑;做模特時桀驁酷炫;家人面前乖巧懂事,不會激烈地對抗傳統觀念,更多地是表達一下無奈;而一旦進入演員的工作狀態,又會展現出超乎年齡的老成持重。

「我有00後的朋友,90後的朋友,我跟85後之間也沒代溝。」

王鏘承認演員這個職業對他的改變相當大。做演員之前,他一直處於比較放鬆的狀態,對未來沒有細緻的規劃;現在,關於表演,他有很多東西想學,想把每一部戲演好,想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也想紅。

我不說違心話,紅,很重要的。但是這個不可求,不是說特別努力就能達到的一個東西。有更好的角色我會好好地去演,如果有了一些知名度,那麼到30歲的時候希望不要太過氣吧。」

王鏘與《解放了》導演李少紅合影

王鏘會在網上搜索自己的名字,看網友如何評價自己;他一直有留意自己的微博粉絲,《陽台上》票房不佳,王鏘的知名度沒有打開,上映至今粉絲只漲了三萬多。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如何評價周冬雨、王鏘主演的電影《陽台上》」,王鏘用自己的知乎賬號貼了一篇回答,有42個人評價了這條「親自答」,其中不少是詢問周冬雨漂不漂亮、人怎麼樣的,還有一個人說:「這是我見過的人氣最凄慘的『親自答』。」

如果張猛、夏鋼和《解放了》製片人、投資方之一楊碩看到這句話,也許會付之一哂——他們三個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說過同一句話:「王鏘,前途無量。」

記者將知乎這條評論轉給王鏘看,他很淡定:「我覺得很正常。作為一個新人,沒有凄慘不凄慘這一說吧。畢竟這還是一個比較小眾的文藝片。」

下一步,王鏘想嘗試演一演偶像劇——《初戀這件小事》令他印象太深了,多年一直念念不忘,「看這個電影時我大概初一初二,和女主年齡差不多,我覺得她的故事特別勵志,除了勵志還有溫情、同學友誼等等,特別好。」

王鏘說得認真,難得地流露出一點孩子氣,彷彿回到14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36億「賤賣」,國民飲料匯源果汁為何衰落
秦沛:千萬不要為了生孩子而結婚,單身比結婚之後離婚好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