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50不建房,60不栽樹,70不做衣」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俗語「50不建房,60不栽樹,70不做衣」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人,都害怕別人說自己老了,因為人老遭人嫌,腿腳也不靈活了,很多事情還需要別人的照顧。但是什麼年齡才算老呢?在以前,人們的壽命普遍比較短,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現在人的壽命延長了很多,很多年齡很大的老人,仍然還奮戰在工作一線。

生活在農村的老人,由於她們常年乾的都是一些重體力的勞動,整天風刮日晒,看上去都比較顯老。上了年紀,本應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但是在農村,還是有很多老人,為生活所迫,為了兒女們,還在不停的奔波勞累著。我們的老祖宗,曾經建議過這些老人,不要再做這些事情。用一句話總結了出來:「50不建房,60不栽樹,70不做衣」,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50不建房

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家裡一早都把房子蓋好了,就是為了將來孩子能夠好找對象。農村的孩子結婚一般都很早,年紀輕輕都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孩子。蓋房子是一件大事,方方面面都要操心,而到了50歲這個年齡,不管是身體還是精力,都有點力不從心了,如果孩子還要蓋房子,那就交給他們,自己不要再操這份心了,也沒有能力在去折騰了。

60不栽樹

我們都知道,樹木的生長周期很慢,一顆小樹苗,要想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中間要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樹木才不能亂砍亂伐,要有規劃的去砍伐不說,還要繼續種植,這樣才能有個良好的循環。但是對於60歲的老人來說,栽樹已經不是讓他鍛煉身體,活動筋骨的活動了。栽樹對於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體力活,但是對於60歲的老人可就不是了。挖坑又澆水的,60歲老人腿腳不靈便,一個不小心就會傷到筋骨,所以栽樹這種事情,就不需要他們去做了。

70不做衣

在以前衣服一般都是自己做的,不像今天社會這麼發達,想穿什麼衣服,去商場逛上一圈,看上那件好看的,就買回家了。而在以前那個年代,都是自己織布,然後做成衣服。記得小時候,過年能夠穿上一件媽媽做的新衣服,那就會高興的不得了,所以現在的小孩子,體會不到媽媽在昏暗的燈光下做衣服的心酸了。

70歲這個年齡,很多老人眼睛已經花了,不要說做衣服,就連針線都可能用不成了。以前的老人,過慣了簡樸的生活,他們對自己從來都是捨不得,一心都是為了子女著想,不想給他們帶來什麼經濟負擔。在這個年齡,他們也不會再去做什麼衣服了,老人就是這樣,做父母的真是為孩子操了一輩子的心。

俗語有一定的局限性,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有些俗語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在今天我們看來,這些俗語有點不太適宜,但是處在當時的歷史時期,我們就可能會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不過我們從這句俗語中,也能看出人老了以後的心理狀態,所以我們要關愛老人,抽出一些時間,多去陪陪我們家中的老人,不要讓他們辛苦一輩子了,老無所依,老無所靠。

笑媽媽 黑色雙頭螺旋耳部棉簽 掏耳朵棉棒 200支

¥9.9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家中有四樣,不敗也得亡」,四樣指的啥?您知道嗎
「宅有五實人富貴,宅有五虛使人貧」,五實和五虛指的啥?知道嗎

TAG:老張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