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樣頂禮一次,超勝凡夫十萬個頂禮

這樣頂禮一次,超勝凡夫十萬個頂禮

《入菩薩行論》講解

原著者:佛子希瓦拉

講解者:宗薩堪布彭措郎加

記錄者/翻譯者:貢絨埃薩

梵語:寶地薩埵雜日阿亞阿巴達日阿

藏語:香秋森巴一協巴拉局巴

漢語:入菩薩行論

正文:猶如至尊文殊菩薩等,曾經如何供養諸佛陀,我也願意能夠同樣地,供養一切佛陀和佛子。

講解:這裡講述的就是無上的供養了。

過去曾經有至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等大菩薩們,曾經按照他們的方式供養過一切的佛和佛子,我現在也發願和他們一樣地去供養一切的佛陀和佛子。

比如說,普賢大菩薩從自己的心中,放射出無量五彩的光芒,一一光芒都遍布了猶如塵土數量一樣的佛陀剎土;而在一一光芒的頂端,都會變化出一個普賢大菩薩;而每一個這樣變化出來的普賢大菩薩的心中,還會同樣地放射出無量的光芒,光芒的頂端,也同樣地會變化出一一的普賢大菩薩;就這樣,沒有一個佛土不被普賢大菩薩和他的光芒所充滿;而每一個普賢大菩薩都在用無數無量的各種供養物品在供養著一切十方的佛陀和佛子。

正是因為普賢大菩薩如此的供養一切佛和佛子,所以才會有普賢供雲這樣的說法。

自己不但要像這些十地菩薩一樣地去供養一切佛和佛子,同時還要像他們一樣地發起菩提心、修行慈悲心、把持正法句義,這種修法供養,也是我要進行的。

正文:功德大海諸祜主跟前,我用悅耳聲音來讚歎,祈願讚頌歌聲如雲聚,能夠恆常唱響不中斷。

講解:這裡就是讚頌供養的部分了。

對於一切佛陀的相好、妙音、遍智等一切的功德,對於傳承和執掌佛陀正法的一切佛子,對於一切功德的生處,我願意用種種抑揚頓挫、悅耳的歌聲和樂聲來讚歎他們的功德,並且期望我的這種歌聲,能夠一直像秘密的雲彩一樣地,毫不中斷地唱響著、讚頌著。

正文: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佛,正法以及執教聖僧眾,我用微塵數量之自身,三寶之前恭敬而頂禮。菩提心之基礎諸種種,以及佛塔跟前也頂禮。堪布以及所有之大師,禁戒行者跟前也頂禮。

講解:這裡就屬於八支當中的頂禮支了。

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之中,有著無數無量的佛陀、正法、以及執掌佛教正法的聖僧眾,這裡的聖僧眾,指的就是為了一切眾生都能夠被引導到佛地而不斷修行著菩薩行的諸位菩薩們。

在這無量無邊的三寶跟前,自己用心意化現出來無數無量的自己,怎麼個無數無量呢?數量就和三世一切佛陀剎土中的所有的微塵的數量一樣的無量無邊。

然後觀想自己的這些化現身,一一出現在一一三寶面前,身口意三門恭敬地(雙手合十,先後觸碰自己的頭頂、喉部、心口,然後全身伏地或者五體投地,口中念誦著頂禮讚頌的詞句,心中思維著一切諸佛正法賢聖僧的功德而)進行頂禮。

在頂禮的方法中,按照過去印度的傳統,還有所謂的頂禮佛足的部分,也就是將佛的腳迎接到自己的頭頂上,以此來表達自己最真誠的敬意。但是現在印度這種動作也沒有了,他們現在去塔廟朝拜的時候,先用手觸摸一下佛像的足部,然後再觸摸一下自己的頭部,這就表示頂禮佛足了。

而在藏地,這種頂禮佛足的傳統基本上就沒有出現和形成,而且也基本上就沒有頂禮佛足這樣的頂禮方式。只不過偶爾有些大喇嘛,會在別人到自己跟前進行朝拜的時候,會用自己的腳放在別人的頭上,以此表示一種特殊的加持;當然也有人通過用自己的手或者腳,放在弟子的頭頂進行灌頂的這種做法,但這也都是很少發生的。

再觀想自己的這些化身,一一出現在一切佛的修行、降魔、成道、轉無上正法-輪等的所有聖地面前,也一一出現在紀念佛的諸大行履的所有八相佛塔跟前,也一一出現在自己真正地發出了勝義菩提心的所在地,這些都是菩提心的基礎,自己都應當身口意三門恭敬地進行頂禮。比如說桑耶寺過去就有一個非常大的佛殿,稱作森協林(發心殿),這種專門進行正法講解的經堂,就是屬於這種應當頂禮、應噹噹作菩提心基礎的地方。

再觀想自己的這個化身,一一出現在一切通達佛教正法、能夠引導眾生什麼是應當斷除的什麼是應當修持的等種種菩薩行的出家比丘、在家居士、親教師、堪布、阿闍黎、上師等面前,也出現在能夠善於守持和開示一切正法戒律、尤其是菩薩戒律、菩薩學處(明白以前的種種不正確的會帶來惡業的作為全部捨棄,今後一心只做能夠真正利益一切眾生並且最終能夠引領一切眾生到達佛地的種種善行)的聖哲跟前,並且身口意三門恭敬地進行頂禮。

這裡簡單講述一下所謂的禁戒行,從字面的意思來解釋的話,就是屬於斷除種種所應斷的惡行,而一心修行各種所應修的善行的這種行為,進行這種修行行為的人,就可以稱作禁戒行者。

按照當時印度和藏地的解釋,主要是指具有身穿白衣,蓄長發等外部特徵,但是卻堅持修行正法的瑜伽行者,以及身穿僧衣,剃除鬚髮,修行正法的出家眾。如果並沒有身穿與眾不同的衣服如白衣或者僧衣,也沒有剃髮或者蓄長發,就好像你這樣的人,雖然心中也都具有禁戒行為,但是卻沒有表現出特殊的外部特徵,這就屬於事實上的禁戒行者,而不是形象上的禁戒行者了。

也就是說,對於真正在正法上具有修行的人,自己都應當真誠地進行頂禮。不論他是出家形象還是在家的形象,比如說,在藏地剛開始出現佛法的盛行的時候,都是出家眾少而白衣多,甚至就連噶當巴的幾乎所有的大師,也都是以白衣形象出現的,而並不是出家形象;比如說噶舉巴的瑪爾巴大譯師、米拉日巴大師、熱窮巴大師等,也都是白衣的形象,這個傳承中,只有崗波巴大師是出家人。

如果按照顯教經典的說法,出家眾其實是不應當給在家眾進行頂禮的;但是從究竟大乘,或者是從密乘的法義來說,只要是給自己傳授了正法、真言的人,不管他是什麼形象和地位,哪怕就是一隻狗,自己都要在心中真正地將之當成真正的佛陀一樣地恭敬頂禮;更何況密義中說:一切外界的顯現全部都是本尊呢!

因此說,按照密乘的法義,不看形象,只看正法的傳承,出家眾只要是向在家眾求學了正法、領受了真言戒律,那自然就應當進行頂禮的。

而在頂禮的身口意三門之中,心是最為關鍵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內心並不真誠、並不恭敬地哪怕做了十萬次禮拜,哪怕你念誦了十萬遍的讚頌文,其實也都不會有太大的功德和利益;而如果能夠真正三門恭敬地進行一次頂禮,也都會獲得非常難以思議的功德和利益。

從身體方面來說,首先就應當保持身體的正直,身正則脈正、脈正則風正、風正則心正;在保持了四正的前提下,觀想自己的父親同樣就在自己的右邊,自己的母親同樣就在自己的左邊,自己的怨敵則同樣地就在自己的前邊,而周圍則同樣是無邊無際的三界六道所有的眾生,他們全部都非常恭敬地和自己做這同樣的頂禮的動作:

雙掌合十,好像沒有開放的蓮花花苞一樣,要觀想著掌心中執持著觀音菩薩的寶瓶,或者是如意寶珠。

然後就用正確的合掌的姿勢,先觸碰自己的頭頂,觸碰的同時,觀想思維著佛身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好,並且觀想自己和一切眾生的所有身的罪障得到清凈,自己和一切眾生的身體,未來也可以成就佛身的一切相好;然後則觸碰自己的喉部,觸碰地同時,觀想和思維著佛語的六十種梵凈功德,並且觀想自己和一切眾生的所有語的罪障得到清凈,自己和一切眾生的語,未來也可以成就佛語的一切功德;然後則觸碰自己的心口,觸碰的同時,則觀想和思維佛心口的吉祥結形象以及內涵的佛如一切智盡一切智等無邊的功德,並且觀想自己和一切眾生的心的罪障全部得到清凈,自己和一切眾生未來可以成就如佛的無盡功德。

然後在自己的右膝著地的同時,觀想所有一切眾生,都會進入到中正道路當中來;在自己的左膝著地的同時,觀想所有一切的眾生,都不再行走於旁門左道,而是都會進入殊勝的佛陀正法道路當中來;在自己的右手著地的同時,就好像當時佛在菩提樹下成道的時候,右手著地,降服了所有的魔軍而最終成就了菩提佛果一樣,觀想因此自己和一切的眾生,都可以降服一切的魔障,而最終得以成就無上菩提;而當自己的左手著地的同時,則觀想著所有進入了旁門左道的眾生,都會在自己的菩薩四攝法的度化之下,全部都轉而進入正法道路;而當自己的額頭著地的同時,則要觀想自己和一切眾生的我慢之心,全部都得到了清凈,並且都能夠恭敬信仰上師三寶,還能夠獲得如佛一般的不見頂相,在善法的修行方面,都能夠得到究竟。

通過自己這樣的三門恭敬、五體投地地頂禮,觀想一切眾生的五障全部都被清凈;五根全部都得到圓滿;所有的五功德全部都獲得;五神通也全部都證得;五眼全部都變清凈;普通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全部都變得更加尊勝的五蘊(戒、定、慧、解脫、解脫智)。

在佛經中,對如此恭敬頂禮的功德和利益,是這樣進行描述的:「自己頂禮之處,一直到金輪之間的微塵有多少,自己就會因此而得到相應數量劫數享受轉輪王享用的福報,並且最終也會圓滿地證得究竟寂滅的佛果。」

所以說,不如法的十萬個頂禮,還不如一個如法的頂禮所能夠獲得的功德大呢!因此也在藏族有一句俗語說:「修行並非關鍵,修行方法關鍵。」也就是說,一個人到底修行如何,並不是看他念誦了多少真言、磕了多少大頭、閉關多少年等修行時間和數量,而要更加關注他的修行方法,修行內容,因為只有正確的方法和正確的內容,才屬於真正地修行呢!

正文:從此直到成就菩提前,一直皈依一切諸佛陀,一切正法以及大菩薩,同樣證菩提前恆皈依。

講解:從時間方面來說,從現在開始,一直到自己最終完全成就了圓滿的無上菩提之前,一直都要皈依三世一切的佛陀、正法和菩薩聖僧。

而這種恆常皈依的誓言,是最為殊勝的大乘佛法的皈依誓言。為什麼呢?因為小乘的聲聞緣覺的皈依誓言,往往都只是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此生終了,一直皈依佛法僧三寶,他們並不會發誓說在成佛之前恆常皈依。這就在時間上面,非常的短暫和不足了。

從皈依的因上面來說,不論是小乘大乘,都是以佛為導師、以法為道路、以僧為道伴。但是從皈依的果方面來說,小乘大乘之間的差別卻是非常大的。

小乘聲聞教法的追隨者,他們是以成就阿羅漢果位作為最終目的,他們通過斷除種種痛苦,然後在佛前聽聞教法,並且對其他信眾宣講佛法,因此說,他們的皈依,其實主要是皈依了僧寶,尤其是聲聞阿羅漢僧寶。

小乘緣覺教法的追隨者,他們是以證悟深刻的十二緣起法門,反其道而行之,從而中斷了緣起之環,斷除了痛苦,成就聖果,因此說,他們的皈依,其實主要是皈依了法寶,尤其是十二緣起法寶。

只有大乘的皈依,才是真正地將佛陀當成了擺脫所有輪迴痛苦的唯一皈依處;將佛陀宣講的正法當成了擺脫痛苦的道路;將佛子菩薩眾,當成了修道的伴侶,才是真正的皈依。

從皈依的心態方面來說,聲聞緣覺行者,是希望自己擺脫痛苦得到解脫,是純粹的信心皈依;而大乘行者,則是希望其他一切眾生擺脫痛苦得到解脫,因此就是慈悲心皈依。

所以,大乘的皈依,比起來小乘的皈依,要殊勝許多。

而皈依的本質,就是要在整個成佛前的皈依三寶的過程中,發誓聽從三寶的教導,明白什麼是應斷的,什麼是應證的,並且精進修習,一直以真正的菩薩聖僧作為自己的修道伴侶,直到最終的成佛。這就是整個皈依的目的和意義了。

換一種方式來說,皈依,就是尋找一個依靠並且發誓一直託庇在這個可依靠者的庇護之下的意思。我們經過對佛的非常圓滿的斷證功德的仔細分析和思維之後,明白了只有佛才是唯一可以依靠的真正庇護之處;然後因為我們對於能夠引導我們最終到達圓滿斷證功德的佛果的道路,也就是正法並不明了,因此就要發誓一直追隨真正能夠指點我們正法的菩薩聖僧,直至最終圓滿成就佛果。

所以說,自皈依佛,永不皈依,邪魔外道;自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邪說;自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師。這就是皈依的誓言。

只有完全按照上述的內容進行真誠的皈依發誓,才是真正的皈依,如果僅僅只是在口頭上、文字上說我要皈依三寶,那是不會有任何實際的利益的。這一點要非常清楚才對。

皈依會帶來什麼樣的功德和利益呢?

皈依是別解脫戒律生起的根本,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了皈依的誓言,是根本不可能真正地領受別解脫戒律、菩薩戒等一切佛法中的戒律的,皈依是一切的基礎。

皈依也可以帶來強大的守護力量,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偷,想要去偷竊一個大喇嘛的東西,但是當他潛入大喇嘛的住所的時候,被大喇嘛發現了。小偷就準備用強,但是大喇嘛將門關得很嚴,並且告訴這個小偷說,只要你將手從窗戶伸進來,我就會將東西遞給你,讓你有所得。

當小偷真的將雙手從窗戶伸進來的時候,大喇嘛卻緊緊地擁繩子將小偷的雙手綁住,然後就用棒子狠狠地敲打著小偷的雙手三次,而且每次敲打的時候,都大聲地念誦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後就解開了繩子,放小偷走了。

小偷匆忙地逃竄到了一座小橋下面,小偷撫摸著自己疼痛不堪的雙手,心中不由得迴響起了那三句話,心中想著:「幸好佛教只有三句皈依的念誦,如果還有第四句的話,那我的手豈不是要被打斷了!」

雖然夜深人靜,沒有人從這裡經過,但是此處卻有很多鬼神等非人經過,也就在這個時候,這些所有的鬼神卻都不敢過橋了,當其他的鬼神問這些鬼神原因的時候,它們說:「那個橋底下,有一個人正在念誦著皈依的誓言,因此我們就不敢從他身邊經過了。」

這就是說,哪怕並不是真心實意地念誦皈依誓言,都會具猶如此的守護力量;如果是真正地三門恭敬地進行了皈依的話,那守護的力量就更加強大了。

皈依還可以消除不正邪道的種種罪障,可以令自己位列賢勝的行列,令自己得到人天的讚頌和供養。

另外,從根本上說,皈依佛法僧三寶,是區分佛法和外道的最根本之處,如果沒有了這個皈依,根本就不能算的上是佛教徒,因此說,不論是小乘、大乘、密乘,皈依佛法僧三寶,可以說是最基本的佛教的戒律了。

如果沒有了這個對佛法僧三寶的皈依,要想區分清楚什麼是佛教、什麼是外道,尤其是數論外道,那實在是非常難的,據說阿底峽大師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弟子,地藏班智達,他曾經先後三次學習外道經典,然後三次學習佛教經典,但是還是沒有發現佛教和外道的最根本的區別!

而覺沃阿底峽大師自己也曾經說過:「聖地六門智者雖仍存,但我上師辛底瓦已逝,而我現在又來到藏地,印度能分內外道者無。」

所謂的六門智者,是指那些守護在那蘭陀寺等大的佛教寺廟東西南北等大門之處的佛教班智達,因為他們是每天各種外道前來挑戰佛教時的第一關,如果外道們能夠戰勝守門班智達,就可以進入這些大寺之中,再去和其他人進行辯論;如果外道們不能論辯勝守門班智達,就只能離去,或者轉信佛教了,因此說,守門班智達,其實也就屬於頂尖的佛教大師了。

但是在阿底峽的眼中,除了他的上師和他自己之外,就算是印度還有那些守門班智達在,但是都不能很好地區分什麼是佛法,什麼是外道呢!

所以說,阿底峽大師在來到藏地之後,在阿里地區,都一直只是宣講著皈依的法門,甚至因此而被稱為「皈依班智達」;而當別人請他傳授一些其他的法門,否則這個皈依班智達的名字還會繼續被人叫下去的時候,阿底峽大師笑了,他說:「光是憑藉這個名字,我就已經能夠很好地弘揚佛法了。」

而直貢大師也曾經說過:「一切的佛法,其實都可以歸攝到皈依三寶之中,因此說,皈依其實就是最深奧的竅訣了。」

對於我們這些沒有好好學習佛法的人來說,通過皈依佛法僧三寶,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真正的佛教徒,可真是一個最為簡便的方法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禪和尚 的精彩文章:

人生八苦和人生真相圖
天啦!竟有專門治感冒和鬼附體的咒語!

TAG:一禪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