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美賬務造假追蹤:三份年報填不了300億現金「窟窿」,異常早就開始了

康美賬務造假追蹤:三份年報填不了300億現金「窟窿」,異常早就開始了

隨著監管調查的逐步展開,康美葯業財務造假的「實錘「開始落地。

5月17日,證監會通報稱,現已初步查明,康美葯業披露的2016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涉嫌違反《證券法》第63條等相關規定。一是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二是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

「康美葯業的財務造假僅始於三年前?你信嗎,反正我不信」,一位財務專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提出質疑。

康美葯業作出「會計差錯」更正,是在2018年年報發布之時,而會計差錯調整的數據是2017年年報數據,證監會目前判定康美葯業2016年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

那麼,2016年之前的康美葯業就不存在這種造假情形了嗎?

2009年及2012年,市場上分別有財務專業人士夏草、投資諮詢機構中能興業等第三方相繼對康美葯業2002年至2010年的公開披露財務數據提出過強烈質疑。

目前,證監會已對康美葯業和其19年來的年審審計機構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展開調查。而康美葯業也開始自查,並公告稱公司有88.79億元被關聯公司挪用買賣自家股票,康美葯業還據此主動申請戴帽「ST」。

賬目異常信號早已有之

風起於浮萍之末。有財務專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康美葯業在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長等方面披露的財務數據異常由來已久,並非三年就能「吃成一個大胖子」。

證監會指出,康美葯業涉及兩方面財務造假,一是銀行存款造假,二是收入造假。鑒於康美葯業財務數據2018年及2017年經追溯調整後嚴重失真,只能選取2016年年報及以前數據來考察。

分年度來看,康美藥店業自2013年開始,賬面貨幣資金即開始增長迅猛。2013年報至2016年年報顯示,年末貨幣資金餘額從84.97億,增長至2016年末的273.25億元,2013年至2016年各年該項金額的增長率分別為39%、18%、58%、73%。2016年因定向增發籌資82億元,因此2016年年末貨幣資金餘額同比有大幅增長,但並不表示公司財務數據異常是從2016年才開始的。

凈利潤方面,也未顯示2016年開始出現明顯異常。康美葯業的2014年至2016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22%、21%、21%,2015年至2016年間,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割裂和跳增的現象。實際上,康美葯業在2014年之前的利潤增長率,更為異常,2008年至2013年,康美葯業各年度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02%、70%、43%、40%、43%、30%。

數據來源:wind

康美葯業主業是中藥飲片的生產和銷售,其整體業務覆蓋中藥、西藥、醫療器械、保健品等多領域。 第一財經記者選擇了同樣以中藥飲片為主營收入的幾家上市公司佛慈製藥、香雪製藥,隴神戎發、同仁堂、壽仙谷五家企業作為對照。這5家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率都呈不規則波動形態,迵異於康美葯業先「亢奮」後「平滑」的態勢。

康美葯業營收在2010年至2012年經歷了「亢奮」式增長,這幾年營收增長率分別達到了39.19%、83.77%、83.62%,遠高於同行業增長率。

其中,2012年康美葯業的營收增長率達到了83.62%,而五家同行上市公司,除隴神戎發因上市衝刺營收增長率達到59%以外,香雪製藥2012年營收規模增長30%,同仁堂為22.85%,而佛慈製藥為-1.78%。對比同行公司,2012年康美葯業在沒有大的併購的情況下,超高營收增長率是如何做到的?

2012年之後,康美葯業又進入了「穩定高速」增長期,2013至2016年營收規模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9.65%、19.39%、13.28%、19.79%,除2015年以外,其他三年的增長率偏差不過0.4個百分點。專業財務人士認為,2010年至2012年過於亢奮的增長,以及2013年至2016年過於平滑的增長數據顯示,康美營業收入數據「人為跡象」明顯。

數據來源:wind

其實,康美葯業更早期的財務報告,也顯現出過於「平滑」的趨勢。財務專家夏草2009年撰文指出,康美葯業2004年、2005年收入、凈利、應收賬款高度趨同,且應收賬款及應付賬款連續多年波動很小,但主業收入增長迅猛,夏草曾以這些財務徵兆而挖出北生葯業、東盛科技等公司的財務造假。夏草認為,康美葯業的上述數據異象,是一個強烈的財務異常徵兆。

另外,早在2012年,投資諮詢公司中能興業聯繫《證券市場周刊》發表《康美謊言》,指出康美葯業在土地購買和項目建設上涉嫌造假,至少虛增了18.47億資產,這幾乎是公司2002年至2010年9年凈利潤的總和。

5月18日,康美葯業公開承認,公司與相關關聯公司存在88.79億元的資金往來,該等資金被相關關聯公司用於購買公司股票。康美葯業自何時開始挪用公司資金炒炸自家股票,無從知曉,但結合K線圖和融資錄來看,可能並非始於2016年。

K線圖顯示,康美葯業股價最瘋狂的階段,出現在2015年2月至6月,彼時股價由7.7左右的起始位置,漲到24.89的最高位,股價大漲3倍有餘。而相對應地,2015年也是康美葯業開始大量發行公司債和短期融資券的起始點。

公開信息顯示,康美葯業2015年連續發行公司債和短期融資券79億元。

賬不能平

康美葯業這次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財務報表,只涉及2017年年報。2017年年報追溯調整後,當年年末總資產由687.22億,減少至652.93億元,而並非減少了300億。

因為,康美葯業虛計的近300億現金,並非「消失不見」,而主要是轉計到其他資產類科目以及調減凈利潤了。

其中,應收賬款調增6.41億元,其他應收款調增40.91億元,存貨調增195.46億元,在建工程調增6.32億元,應計利潤調減470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調增3000萬元。以上涉及將貨幣資金,調入6項其他資產類科目,合計調整金額 為249.41億元。

還有50億貨幣資金,調到哪裡去了呢?結合康美葯業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及2017年調整前後財務報表,2017年因銷售費多少計、財務費用少計、營業收入多計、營業成本多計等原因,綜合調減2017年合併報表凈利潤的數字為-19.51億元。

那還有30億貨幣資金調去了哪裡?

綜合調整前後2017年年報以及會計差錯公告,康美葯業沒有特別指出的是,其實2017年年報,康美葯業還通過調減歷年來的未分配利潤和盈餘公積,合計約16.67億元,來消化300億現金的虛增。

對照2017年追溯調整前後資產負債表, 2017年報調整後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合計減少36.18億元,而合併報表凈利潤只減少19.51億元。這表明,康美葯業還將往年累計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合計調減了16.67億元。

2016年,康美葯業合併報表實現凈利潤33.37億元,如果康美葯業財務造假僅始於2016年,那表明2016年實現的33.37億元凈利潤,有一半為虛假數字。那麼2016年和2017年虛增凈利潤合計36.18億元,也即2016處和2017年一半的凈利潤均為虛增。

「如果虛增的30多億凈利潤集中在2016年和2017年,那麼這兩年多項財務數據是沒法取得勾稽關係的。」一位財務專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

一個顯而易見、無法自圓其說的漏洞是,康美葯業調增195億存貨,但沒有調增一分錢應付賬款,「難道這195億存貨都是現金買來的嗎?」上海一位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提出質疑。

存貨佔總資產一半!

據專業財務人士分析,康美葯業虛增的業績,又何止這已經調減的36.18億凈利潤。

康美葯業300億貨幣資金「虛增」公告公布後,彼時即有媒體和專家質疑,康美葯業把虛增的資產全部以貨幣資金的形式掛賬,而貨幣資金是不能「減值」的,所以康美葯業不能趁著2018年年報A股公司如火如荼的「資產減值」風暴痛痛快快地來一次「大洗澡」,只好將300億現金先行分散至其他資產科目上,「他日再做打算」。

「所有項目最為荒唐的是存貨數據」,廈門國家會計學院中國財務舞弊中心聯合主任葉欽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7年未追溯調整前報表,其年末存貨就較上年末增長了60%,這遠高於營業成本21%的增長水平。

追溯調整之後,2017年末存貨水平更是較年初增長了179%。「存貨數據追溯調整之後就更離譜了,」葉欽華說。

康美葯業曾因賬面保有巨額現金卻仍在大量借債,也未做任何銀行理財而使現金的真實性備受質疑。195億「莫虛有」現金調整至存貨後,存貨的真實性也隨之受到各方質疑。2017年追溯調整後,康美葯業的庫存周轉天數,達到了799天,2018年更是達到了923天,遠超同行業279天和259天的水平。而2016年存貨周轉數據,與此前的存貨周轉數據,並沒有明顯的「割裂」。

「195億存貨調增,是一次性在2017年的年報數據上載入的。但事實上如果存貨少計是真實存在的,那就不太可能是2017年這一年少計的,也不可能是2017年和2016年這兩年少計的。因為數字太大了,康美一年營收也不過就這個數;而如果195億存貨並不真實存在,或者其應該轉增為營業成本,那影響的肯定也不只是2016年和2017年報表。」,上述財務專業人士分析稱。

另外,自由現金流長期匱乏也是康美葯業自2009年以來就飽受外界質疑的焦點之一。經營性現金流與凈利潤之所以不一致,是由於非付現成本的存在,但時間能夠平滑掉非付現成本差異的因素,拉長時間來看,一家企業的凈利潤和經營性現金凈流入應該趨於一致。而2001年上市至2018年年報,康美葯業合計經營現金凈流入總數為-1.49億元,而凈利潤合計為180億元,專業財務人士表示,「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超過180億元現金流和凈利潤的巨大「剪刀差」,顯然已經不是近三年財務報表的「虛假記載」能夠覆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持倉下降,上交所再度解除上證50ETF期權5月合約開倉限制
一周市場回顧與展望:美股「填坑」未果,農產品觸底反彈,歐洲議會選舉將至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