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小貝殼,大學問

小貝殼,大學問

夏天到了。漫步在沙灘上,清涼的海水漫過腳踝,那感覺別提多舒服了。在海邊遊玩時,有時還會遇到驚喜 美麗的貝殼。

觀察貝殼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面對外形多樣、五光十色的貝殼,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快跟隨小編一起走進神奇的貝殼世界吧!

小貝殼,大學問

柔軟的大家族

你如果有觀察貝殼的經驗,也許會注意到,海灘上的貝殼主要分為兩類:一類具有螺旋形尖端,好似形態各異的螺絲釘,通常被稱為「海螺」或「螺殼」;另一類則像小勺子一樣呈片狀凹陷,通常要兩片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個整體,被稱為「貝殼」。螺殼和貝殼統稱為「貝殼」,是同一個大家族的不同成員。

小貝殼,大學問

無論是螺殼還是貝殼,其本質都是軟體動物的外殼。顧名思義,軟體動物是指身體柔軟、體內沒有骨骼的動物。它們具有由皮膚褶皺演化而來的、部分或全部包裹身體的膜狀結構。這種結構像外套一樣套在軟體動物真正的身體外,因此也被稱為「外套膜」。外套膜對軟體動物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幫助軟體動物運動、繁殖,還能起保護作用。一些軟體動物的外套膜能分泌石灰質,進而形成貝殼的殼體。

螺殼&貝殼

螺類和貝類代表了軟體動物的兩大門——類腹足綱和雙殼綱。腹足綱的腹部具有大而寬闊的肉質足,主要用於爬行。大多數腹足綱軟體動物擁有中空的螺旋形外殼——螺殼。當遇到危險時,大多數腹足綱動物能將身體縮進殼內,是不是很像我們常見的蝸牛?實際上,蝸牛是生活在陸地上的腹足綱軟體動物。

小貝殼,大學問

雙殼綱的名字更加直白。其貝殼有兩片,兩片殼之間以相互交錯的「齒」和堅韌的韌帶聯接在一起。發達的肌肉緊緊附著在殼的內部。當遇到危險時,肌肉收縮,兩片殼就嚴密地閉合起來。雙殼綱軟體動物通常具有側扁的或柱狀的肉質足,因為有的外形像斧頭,因此也被稱為「斧足」。由於斧足的兩側有呈瓣狀的鰓片,雙殼綱還有另一個名字——瓣鰓綱。

小貝殼,大學問

礁岩漫步者

"耐旱高手"

你如果想觀察活的海螺,去哪裡找最合適呢?答案並不是沙灘,而是海灘上多礁石的地區——那裡是海螺的樂園。仔細觀察能接觸到海水的岩礁,你就能發現大量海螺。

最容易被發現的是一類直徑只有幾毫米、灰黑色的小型海螺。它們大多集群分布在岩礁較高的地方——這裡通常距離海面較遠,甚至在漲潮時也很少被海水淹沒。這些海螺就是濱螺。濱螺是小型海螺的代表,也是螺類中的「耐旱高手」——僅靠飛濺的浪花就能存活。它們慢吞吞地在礁石上移動,刮食生長在礁石上的藻類。在海洋學家眼中,濱螺的分布能作為該地區高潮時海面高度的參考——這算是濱螺無心的貢獻吧。

小貝殼,大學問

「草帽達人」

在高潮時剛好被海水淹沒、低潮時能露出海面的岩礁上,腹足類軟體動物的種類就變多了。仔細觀察,你能看到一些形似草帽的貝類黏附在岩礁上緩慢移動,這就是帽貝類或笠貝類。儘管其螺殼看上去不呈螺旋形,但它們依然是貨真價實的腹足類動物,其寬闊的足強勁有力,稍微受到襲擾,就會緊緊地吸附在礁石上。你不費點工夫很難把它們從礁石上摳下來。這種技能讓它們可以很好地抵禦海浪和潮汐的沖刷。

小貝殼,大學問

「修復大師」

在更深的海中生活著體形更大、擁有怪異螺殼的螺類,寶螺是其中著名的一種。寶螺的螺殼通常呈卵形,十分圓潤。不過,你如果仔細觀察,能在一端看到螺旋形的小尖——證明它們腹足綱動物的身份。

小貝殼,大學問

寶螺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螺殼光滑、明亮。其他腹足類動物的螺殼在長期的生活中,或是長出了瘤或棘,或是有磨損,顯得十分粗糙,而寶螺的螺殼格外光滑、圓潤,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寶螺有一個獨門絕技:其外套膜不但能分泌石灰質形成貝殼,而且能伸出體外、包裹住螺殼,對其進行「修復」。

「毒箭高手」

在熱帶海域的岩礁地區,有時能看到一種外形十分美麗的海螺。這種海螺的外形呈長倒梯形,螺旋的尖端十分規整地位於一端,殼的開口形成狹窄、筆直的縫隙,殼上通常還有美麗的花紋——這就是芋螺。不過,你如果看到芋螺,一定不要用手直接觸摸,因為看似美麗無害的芋螺其實是「用毒高手」!芋螺的身上有長長的管狀結構,這個結構本來用於水流進出,但芋螺將其「改造」成了「箭筒」——在管道基部的囊中有許多小小的「箭頭」。覓食時,芋螺悄悄靠近獵物,射出「毒箭」,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待獵物麻醉後將其吞掉。有些種類的芋螺,比如地紋芋螺,其毒性甚至能致人死亡!

小貝殼,大學問

「泥沙潛伏者」

海濱的泥灘或沙灘看上去光禿禿的,除了偶爾爬過的螃蟹,似乎了無生機。其實,泥沙中藏有大量動物,很多雙殼貝類潛伏其中,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它們。

前面說到,雙殼貝類通常具有斧足。斧足雖然無法像腹足那樣吸附在礁石上或者在礁石上爬行,但特別適應沙質或泥質海灘。雙殼貝類能將斧足插入泥沙中,使其前端膨大,像錨一樣固定住,然後收縮,將身體拉入泥沙中。如此反覆幾次,就能將自己完全隱藏在泥沙中了。

小貝殼,大學問

上圖/雙克貝類一邊往沙子里「」 ,一邊從水管「」出泥沙。

藏身在泥沙之中,雙殼貝類如何取食呢?這個不用擔心。通常在其身體的後側有兩根外套膜開口形成的管子,一根負責進水,一根負責出水,分別被稱為「入水管」和「出水管」。在外套膜內,纖毛的運動讓水源源不斷地進出雙殼貝類的身體。這樣一來,它們不但能獲得水中的氧氣,還能通過鰓濾食。

蛤 蜊

在近海的泥灘或沙灘,最常見的雙殼貝類是各種蛤蜊。蛤蜊是對多種雙殼類的統稱,常見的有菲律賓蛤仔、文蛤、泥蚶等。菲律賓蛤仔的殼呈長橢圓形,表面通常有美麗的花紋,因此又被稱為「花蛤」;文蛤的殼頂略呈三角形,顏色為灰白色,顯得很素雅;泥蚶多生活在泥灘的淤泥中,其貝殼上有很多呈放射狀排列的紋路。

小貝殼,大學問

蟶 子

在泥灘中,還有一種不得不提的雙殼貝類——蟶子。蟶子的殼很薄,且易破碎。因此,它們更需要躲藏在淤泥當中以求自保。蟶子的斧足多呈柱狀,更易於將身體牢牢錨定在淤泥中。它們細長的身體和長長的出入水管能使其躲藏在淤泥的更深處。不過,拾潮的漁民能敏銳地發現蟶子出入水管在泥灘表面形成的小孔,一抓一個準。

小貝殼,大學問

牡 蠣

儘管大部分雙殼貝類選擇藏身在泥沙中,但也有一些喜歡附著在岩礁上,牡蠣和貽貝就是其中的代表。牡蠣的生活方式十分特別:它們的幼體在海水中浮游生活,當接觸到礁石、堤岸或船體等基質時,就分泌出黏性物質,黏附在基質上,並分泌石灰質,形成貝殼。絕大多數牡蠣會將左殼黏附在基質上。一旦附著,牡蠣就在這裡不動了。它們以濾食海水中的有機物為生,年復一年地生長,甚至會出現新的牡蠣覆蓋著較老的、已經死去的牡蠣的現象。

小貝殼,大學問

貽 貝

貽貝則採取了另一種策略。貽貝的足很不發達,但能分泌大量蛋白質長絲 足絲。足絲有非常強的性,甚至比人類發明的很多膠水黏性還大。貽貝就利用這些足絲將自己牢牢地固定在礁石的縫隙中。

小貝殼,大學問

扇 貝

最後介紹的雙殼貝類既不像蛤蜊那樣藏身泥沙中,也不像牡蠣、貽貝那樣把自己「禁閉」起來,而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海底,這就是扇貝。它們具有敏銳的「視覺」,其外套膜的邊緣長有幾十顆藍色「小珠子」——眼睛。扇貝的眼睛無法成像,但能感受光線明暗變化,同時檢測這種變化發生的方向。扇貝還擁有發達的閉殼肌。當感覺到危險臨近時,它們會迅速收縮和舒張閉殼肌,不斷開閉貝殼,從而「騰空而起」,「遊動」數米,以逃避敵害。

小貝殼,大學問

/ end

小貝殼,大學問

相關鏈接

1.你的牙到底長在哪兒?

2.「吃貨之王」爭霸賽

3.以「龍」之名

4.寒武紀小怪物

5.寒武紀的霸主——奇蝦

6.深海魚影

小貝殼,大學問

版權聲明:若需轉載、修改原文,請後台聯繫「探秘君」修改許可權。

小貝殼,大學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洋探秘 的精彩文章:

以「龍」之名

TAG:海洋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