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賡一生坦蕩最重情,戰後收斂國軍黃埔同學屍首,敢和杜聿明喝酒

陳賡一生坦蕩最重情,戰後收斂國軍黃埔同學屍首,敢和杜聿明喝酒

在中國解放軍的一眾將帥中,大部分人都是一本正經,嚴肅認真,甚至有一些還脾氣火爆,唯獨一人性情最為開朗活潑,他便是陳賡將軍。

陳賡出身湖南地主家庭,自幼接受了較為良好的教育,13歲那年棄筆從戎,跑到湘軍中當小,參與過諸多戰鬥,作戰經驗頗豐。

21歲那年,他考入黃埔軍校,成為第一期學員,雖然學習時間僅有短短半年,但對他來說受益匪淺,不光學到了諸多科學的理論知識,還結交了不少人脈,這些都是他的隱形財富。

在之後的幾十年里,陳賡一心為革命而奮鬥,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次戰爭,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除了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履立戰功外,陳賡在為人處事上也一直被人們廣為稱讚,不管是戰友同僚,還是對手敵人,都對他十分尊重友好。

眾所周知,在我黨的發展史中,曾有過幾次比較敏感的階級鬥爭,一般謹小慎微的人,多會跟一切複雜關係劃清界限,生怕粘連上什麼莫須有的罪名,唯獨陳賡總不大忌諱這些。

相信大家都知道,1941年到1945年見,我黨曾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雖然這場運動意義重大,有著廣泛的積極影響,但當時黨內的人卻是人人自危,不少人蒙冤被錯判,下場大多可悲。

當時主要負責這件事的人是康生,據說他是個迫害狂,當年無故坑害了不少人。某日他跟陳賡舊事重提,埋怨他當年不該救蔣介石,應該一槍崩了他。

陳賡聞言絲毫不見慌亂,毫不客氣地回懟道,那豈不是讓蔣介石成了烈士,他成了反革命了么?一句話說的康生無言以對。可見陳賡一生都坦坦蕩蕩,從不怕別人猜忌,做事光明磊落,也不怕別人說三道四。

黃埔生大多都很重感情,這一點從陳賡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即便他和昔日舊友同學分立兩個陣營,但只要不牽扯戰爭,還是會一如既往真心相待。

淮海戰役之時,陳賡曾主動找過自己的黃埔同學,時任國軍第14軍軍長的熊綬春,希望他能主動起義。可惜熊綬春一直沒來得及行動,最後在總攻中喪命。陳賡得知消息後,專門找14軍的俘虜問了熊綬春屍首所在,將其鄭重下葬立碑,以全彼此情誼。

除了這件事,陳賡還做過一件大膽的事。當年國軍的幾位敵將刑滿被特赦後,陳賡就毫無芥蒂地與之來往,邀請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人吃飯喝酒。席間幾人都互無防備,重敘舊情不亦樂乎,一般人真沒這魄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魯迅之子周海嬰,沒遺傳父親才華被世人吐槽,在無線電領域成專家
此國曾與英國開戰,皇帝兵敗自殺王子被帶走,追討王子遺骨被拒絕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