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在2018年第23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上,導演崔斯韋憑藉影片《雪暴》,獲得新浪潮獎。這個獎項是為了鼓勵亞洲新銳導演而設立的。

崔斯韋作為導演,還是一個新人,但由他編劇的電影如《無人區》《瘋狂的賽車》《一出好戲》等,早已讓他的名字盡人皆知。

電影《雪暴》由崔斯韋自編自導,眾多明星在零下30多度的東北密林中,上演了一出緊張刺激又殘酷血腥的警察勇斗劫匪的故事。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張震飾演的警察王康浩,是一位森林公安。作為一個南方人生活,他在極寒的東北林區非常不適應,也想過是否要回到自己的家鄉,或者到一個各方面條件都更好的地方生活。

但當他眼睜睜地看著由李光潔飾演的戰友犧牲在面前之後,王康浩變得堅定而決絕。他要找到兇犯,為戰友報仇,更為守護一方平安。為此,他不惜離開自己心愛的姑娘(倪妮飾演),不惜在暴雪來臨之前深入林區。

廖凡飾演的匪徒老大,陰鷙兇悍、沉默寡言、心狠手辣。他帶著兩個同夥,為了搶劫黃金,不惜殺害一個又一個無辜的人。

電影作為一門藝術,有很多不同的題材類型,比如愛情片,比如科幻片。還有像《雪暴》這樣的警匪片,它正面展示了社會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作為普通觀眾,有人也許會問,片中劫匪為了錢不惜一切,為什麼會有這麼邪惡的人?而那些默默無聞的正義維護者,不求任何回報,不惜一切去和邪惡搏鬥,又是為了什麼?

這些僅僅是人性善惡可以解釋的嗎?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一、

不可否認,社會上有像廖凡在劇中飾演的老大那樣的人,他們無視社會規則,無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為了一己私利,犯下滔天罪行。這些人即使被抓,他們的內心也絲毫不會感到痛苦,更不會因為對別人造成傷害而懊悔。

這種人格是反社會人格,擁有這種人格的人,叫無良症患者。這是一種無法矯正的性格缺陷。比如那些滅門慘案,連環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都屬於這種人。不過這種人只是極少數的存在。

更多的是像劉樺飾演的郭三那樣的人。他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但會經常鑽法律空子,打擦邊球賺點不義之財。他們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認為有了錢就有了一切。

在劇中,郭三為了能拿著金條離開,可以同時拋下警察和劫匪。在度假村,他拿著金條向劫匪老三求放過;當遇到人身威脅的時候,也會和警察合作,向劫匪開槍。當然,他最後的結局也不會好。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美國導演著名的科恩兄弟,他們在作品中,秉承著這樣一種對於人性醜惡的評判價值體系:金錢是引發一切醜陋的萬惡之源;自私、自大、貪婪,要比愚蠢、謊言、甚至殺戮更為醜惡;擁有醜惡人性的角色最終都要遭到相應的懲罰。

在他們的著名影片《冰血暴》中,所有的犯罪分子,無論是男主角還是兩個綁匪,他們都因為對金錢的渴望和貪婪,而擁有各種人格上的缺陷。他們或自私,或愚蠢、或貪婪、或容易衝動。這些缺陷使得他們在與警察的交鋒中,註定以失敗而告終。

郭三也是因為對錢的追逐而失去最起碼的價值判斷,從而註定走向失敗。

正像《冰血暴》中的警長在影片末尾說:"生活中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不是嗎?這是多美好的一天。"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科恩兄弟


二、

在劇中和劫匪及郭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張震飾演的警察,以及所有為了守護我們的歲月靜好而負重前行的人。

為什麼這些人會甘願負重前行?

因為他們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也就是他們知道怎麼活著才是幸福的。

經常有人說,我要是能買到某個名牌包包,或者某個牌子的豪車,就會很幸福了。但細想一下,不管是我們自己,還是觀察他人,這種以滿足物質需求為目標的幸福,目標一旦達成,幸福感也會很快消失。

但如果一直無法達成目標,那麼就會一直處於焦慮和痛苦之中。即使冒險擁有了一車金條,劫匪們也知道,最好的結果或許只是一個純金的骨灰盒。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那麼,什麼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

在《幸福的能力》一書中有兩個例子:

1. 一個人經歷車禍截肢,一年之後,幸福感就會和以前一樣。

2. 一個人中了樂透大獎,一個月以後,他的幸福感也會回到從前。

可見,幸福是一種能力,和當下處於什麼狀態幾乎無關。金錢,地位,健康,美貌,事業,愛人都無法帶來持久的幸福。幸福是對快樂的感知力。幸福的反面不是不幸,幸福的反面是麻木。

一個人如何協調現在和未來的關係,可以判斷出他對生活抱著怎樣的幸福態度。一般來說有四種類型:

1.享樂主義型。這種人秉承及時行樂的幸福觀,逃避痛苦,今朝有酒今朝醉。像各種成癮者,上班打卡混日子的員工,以及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都是這樣的人。

2.忍辱負重型。這種人整天忙碌奔波,不斷努力,總想著過了眼下的困難就好了,只要怎麼怎麼樣就會過上快樂的生活。那些為了事業犧牲家人,為了高考咬牙拚命的人,都是這種心理。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3.生來受苦型。這種人認為人生而痛苦,怎麼樣都沒辦法幸福。他們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對生活喪失信心。那些每天抱怨的人,抑鬱症患者,永遠痛苦,總在責怪自己和他人的人,就是這樣的人。

4.真正幸福的人。這種人既為未來努力,也懂得享受當下的生活。這些人可以是像孔子顏回這樣的聖人和智者,也可以是我們身邊始終積極樂觀的普通人。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在這4種狀態中來迴轉換。有時候會覺得很幸福,有時候覺得很無助,有時候覺得自己在忍辱負重,有時候又想今朝有酒今朝醉。

尋找幸福,尋找生命的意義,就需要不斷反省,審視自己的內心,盡量減少在其他三個狀態里的時間,不斷培養和增強我們幸福的能力。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三、

幸福是快樂並且有意義,快樂是當前的利益,意義是未來的利益。

幸福是一種持續的狀態,和當下狀態沒有必然聯繫。

樂透大獎的得主,得獎的當下會感到幸福,但一個月左右之後,因為得獎帶來的幸福感會消失殆盡。而因車禍截肢的人,當下也會感覺天都要塌了,真是人生的大不幸。但這樣的狀態,也會經過大概一年時間,回到以前。

讀作家史鐵生的經歷,會清楚地發現,幸福感是如何經過培養慢慢獲得的。所以當下的幸與不幸是暫時的。真正的幸福要有目標。

既然幸福是個持續的過程,那麼,這個目標也不一定要確保實現。因為目標是意義而不是結局。即孔子所說的樂亦在其中矣。孔子一輩子不得志,卻一輩子樂天知命,這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目的和境界,也是幸福的秘訣。

同時,目標也不能設置得太離譜,太高和太低都無法讓自己產生持久的幸福感。能帶來幸福感的目標,一定是自我和諧的目標,自己願意達成的目標。

自我和諧的目標的設定,不一定非要改變事情本身,有時可以試著改變自己的想法。比如對待跑步,有人會覺得過程很痛苦而不願嘗試。但如果堅定經常跑步會給身體帶來好處的想法,那麼就會嘗試並堅持,從而收穫快樂。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弗蘭克爾,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總結出,如何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

弗蘭克爾的全家在二戰期間被送到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於毒氣室,只有他和妹妹倖存。集中營的悲慘經歷,沒有磨滅他對生活的熱愛,相反,他一生都對生命充滿熱情。

弗蘭克爾67歲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拿到駕照。80歲的時候他登上阿爾卑斯山。

弗蘭克爾說,如果覺得生活失去方向,喪失意義的時候,抱怨喝酒旅行都未必能夠解決問題。讓人活下去的不是希望而是意義。要想恢復人內在的力量,必須讓他看到未來的某個目標。也就是尼采說的:"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弗蘭克爾認為,責任是人類存在的本質。人越是忘記自己——投身於某種事業或獻身於所愛的人——他就越有人性,也就越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可以通過三種不同方式來發現生命的意義:

1. 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在《雪暴》中,森林警察、醫生,都是這種人。基本的職業操守和責任心,使張震李光潔飾演的警察,每天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到森林裡巡視。在路上遇到劫匪發生故障的車輛時,在不知車主身份的情況下,出於職業本能出手相助。

2. 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愛上某個人。愛使人堅強。弗蘭克爾在集中營忍受各種折磨的時候,心裡最常想念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他堅信她的臉龐比冉冉升起的太陽還要明亮。他說這輪太陽為他照亮了前面的方向。

張震飾演的警察,本來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之外,享受戀愛中的人生意義。但當不幸發生時,他的人生意義就改變了。這就是第三種發現人生意義的方法。

3. 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的態度。眼看著戰友倒在自己面前,而劫匪則揚長而去。這是對(劇中的)張震最大的傷害。他無法承受內心的折磨。所以,他必須要找到劫匪。同時,找到劫匪,抓住兇犯,也是他的本職所在。

可以說,正是因為警察張震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他才會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和邪惡搏鬥。

弗蘭克爾從集中營出來之後,創立了心理學上的意義療法。他通過幫助人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治療各種心理疾病,讓人們走出痛苦。

有個老人來找弗蘭克爾,他說自己很痛苦,因為無法承受妻子死亡的傷痛。弗蘭克爾問他:"如果你比妻子先死,你的妻子會怎樣?"老人說她也一定會痛苦萬分。所以,弗蘭克爾說:"你現在的痛苦是有意義的,因為它使你的妻子免於承受同樣的痛苦。"

弗蘭克爾自己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幫助其他人找到生命的意義"。

《雪暴》:零下30度,大雪封山,只有這些人在負重前行

意義具體到每個人身上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但一定是為了追求某個自由選擇的有價值的目標而付出的努力和奮鬥。

任何人在任何環境下,都有選擇自己態度和行為方式的自由,選擇為人生確定目標的自由。每天我們都會面臨很多選擇,是保持自我內在的自由,還是拋棄自由和尊嚴變成標準的囚徒。陀思妥耶夫斯基說:"我就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影片《雪暴》告訴我們,在大多數人選擇歲月靜好,選擇在閑暇時光到森林中遊玩的時候,還有一群人則選擇了負重前行。他們用青春和生命守護著森林和純凈。而他們遭遇的艱難和困苦,是外人無法了解的。

向他們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