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慈禧的境界遠不如武則天?慈禧病危時的一句話證明這一點

為什麼說慈禧的境界遠不如武則天?慈禧病危時的一句話證明這一點

清朝的祖先建州女真崛起之前,還是遼東一個默默無聞的邊地部族。一代梟雄努爾哈赤成長起來之後,雄心萬丈要統一女真各部落,想當遼東霸主。在與明朝的戰爭爆發之前,努爾哈赤已經進行了長達十餘年的統一女真各部落的戰爭。

在遼東葉赫河流域,曾經生活著一個女真部落:葉赫那拉部族。葉赫那拉部族兵強馬壯,人口眾多,一度是努爾哈赤的強敵。努爾哈赤經過幾番激戰之後,終於取得最後勝利,葉赫那拉部族被迫臣服。

關於葉赫那拉部族有一個著名的傳說:葉赫那拉氏詛咒。傳說葉赫那拉部族首領在被努爾哈赤殺掉之前,滿懷怨毒之氣,發了一個毒誓:「滅建州者必葉赫氏!」這個傳說是子虛烏有還是真有其事,缺乏足夠的史料支撐,無法下定論,但清朝的滅亡確實與葉赫那拉部族的後裔有關。

晚清權勢熏天的老佛爺慈禧,就是葉赫那拉部族的成員之一。在清朝皇帝的眾多皇后妃嬪中,慈禧無疑是最有膽識、也最有心計的一個。她出身於清朝普通小吏之家,入宮之後,卻以驚人的魄力和巧妙的手腕,成功竊取了清朝大權,成為大清王朝無冕之王,雖然沒有登基稱帝,但卻是大清朝實實在在的皇權掌門人。

中國歷史上,身為女子卻掌握皇權的大有人在,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則天,也曾明目張胆竊奪唐朝皇權。她顯然比慈禧的膽子更大,不滿足於僅僅當一個幕後皇帝,而是公然登基,建立大周,端坐在金鑾殿上接受群臣朝拜。

不過,後世對兩人的評價卻天差地遠。武則天雖然在情感生活方面有所不足,但作為一個皇帝來說,她是盡職盡責的。強大的唐朝,在武則天篡位期間,並沒有一落千丈或者引起動蕩,而是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甚至創造出被譽為「小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無論在用人還是治國、用兵諸多方面,武則天都表現得可圈可點。

相比之下,慈禧的作為就要遜色許多。清朝在她統治之下,好比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一般急速墜落,從一個封閉落後的封建帝國,一步步蛻變成任人宰割的疲弱之國,國家形勢動蕩不安,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下勉強苟延殘喘。

兩人的能力和業績之所以如此差距巨大,是因為兩人的胸懷境界相差甚遠。慈禧的格局境界比之武則天要遜色許多,幾乎不可同日而語。清代史料《崇陵傳信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即可證實這一點。

慈禧病重,對囚禁在瀛台的光緒皇帝最有利。因為慈禧死後他很有可能重獲自由,重登大寶。慈禧已經病得奄奄一息,依然不忘死對頭光緒,掙扎著說了一句話:「我不能死在他前頭!」旁邊伺候的心腹宦官心領神會,暗中下毒害死光緒。

從這一點即可看出,慈禧把權力之爭和個人恩怨,看得遠高於國家前途。她明明知道大清朝當時風雨飄搖,她死之後,讓年富力強、開明睿智的光緒上台,對國家命運前途都是最佳選擇。但她卻小肚雞腸,糾結於與光緒的權力糾葛不能自拔,不顧一切後果害死光緒,完全是一副「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的不負責任的嘴臉。

相比之下,武則天就要比她達觀的多。儘管生前同樣都對皇權充滿渴求,但在涉及身後繼承人之事時,她卻能以大局為重,為國家未來發展前途著想,順應天意民心,聽從狄仁傑的勸告,果斷把李唐後人李顯立為皇太子,在生前就確定了還政於李唐的大方向,讓人不得不服她的胸懷肚量,境界比慈禧要高明的多。

參考資料:《崇陵傳信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廣西狼兵在明朝征戰四方威震天下,清朝皇帝為何一次也不用他們
北宋滅亡都怪宋徽宗?《清明上河圖》中1種動物給他洗清冤屈

TAG: 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