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真有趣」

公元1762年的某天,在蘇州獅子林賞玩的乾隆皇帝突然來了興緻,揮毫寫下了上面這三個字。

陪玩的狀元黃喜見了,暗嘆,這位爺也太特么俗了,便說:

「萬歲御筆千金,微臣一貧如洗,叩請皇上把中間的字賞給奴才吧。」

也是,堂堂大清皇帝忘乎所以,居然失態留下大俗的墨寶,好生尷尬呀。

於是乾隆借坡下驢,送了黃喜順水人情......

歲月遠去,一百多年眨眼而過,

當小貝聿[yù]銘和堂兄表妹們在獅子林的綠樹修竹間追逐嬉戲,奇石假山中你藏我躲,

蹦呀跳呀地跑過掛有「真趣」的池中亭閣時,

他心裡想得也是那三個字——「真有趣」,只是大人們好不自由,連皇帝也難盡情。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全家福,貝聿銘(左一)

貝聿銘的童年無疑是幸福的。

1917年,就在他出生的那年,

上海顏料鉅賈,他的叔公貝潤生買下了這座蘇州園林的奇葩——獅子林,也成就了他盎然的童年回憶。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回憶中不僅有獅子林「對面石勢阻,回頭路忽通」的禪妙,也有光線透過五彩玻璃落在青磚地面上的斑駁。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據說,當年上海的洋人造大廈,剩下一批彩色玻璃,正欲運到郊外扔掉,

被貝家花了兩塊銀元買下,運回蘇州,嵌在獅子林里的雕花窗欞上。

也就融了那麼一點兒西洋造法,獅子林便煥發了幾分現代感的時尚韻味,

貝聿銘看在眼裡,也將這一切銘印於心。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1935年,18歲的貝聿銘登上去往美國的客輪,先後入讀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專業,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工程專業,

後追隨現代主義建築學派鼻祖格羅皮烏斯,在哈佛大學建築學院做研究生。

格老師是位徹底否定傳統建築的先鋒派,但在做畢業設計時,貝聿銘卻對老師說:

「我認為歷史和建築是有著緊密聯繫的。」

是嗎?那就請你證明給我看吧。

可是貝聿銘沒有很好的證明,就像他在給自己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

「......要找到一種絕對中國的建築表達,但又不用到中國傳統的建築細節和主題,真是一個大問題......

——貝聿銘不可能的夢想,1946。

研究生畢業後,貝聿銘選擇留校當講師,很安身立命的姿勢,

但是不久,他便遇到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人。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狹小的辦公室,灰濛濛的窗玻璃,一部老式留聲機合著蓋子,上面放了兩杯咖啡。

「Hi,貝,在那些破學校里學不到什麼東西的......」

貝聿銘謙恭地看著對面那個從一摞摞雜亂圖紙中長出的大腦袋,它正在左搖右晃,滔滔不絕,

心想:我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齊肯多夫和貝聿銘

忽悠貝聿銘的人叫約瑟夫·齊肯多夫,

他的齊氏威奈公司後來成為了美國的萬科和恆大,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就是這個公司開發的。

只不過當年貝聿銘被齊老闆連蒙帶騙拉進公司時,

齊氏威奈還只是個租著廉價辦公室,勒緊褲腰帶艱難尋找項目的小開發商。

不是貝聿銘想「改變世界」,而是齊肯多夫太會煽動,

以至把貝聿銘這個老實人扇得滿臉通紅,居然從哈佛辭職,準備跟著他大展拳腳。

可是,在齊肯多夫麾下,貝聿銘的處境卻經常長這樣:

「你的螺旋公寓設計得太棒了,比傳統建築造價低了20%,可是貝,我沒籌到蓋樓的錢......」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早期設計的螺旋公寓,未建

「貝,海灣石油公司辦公樓這個項目,給你的預算是每平方英尺7.5美元......你沒聽錯......7.5美元......」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海灣石油辦公樓,現仍在使用

「華盛頓貧民窟改造沒咱們戲了,唉!水太深......」

「天哪!紐約中央車站項目咱們中標了,貝!我愛死你了!......他媽的,紐約鐵路的董事長昨晚跳樓自殺了,真見鬼,咱們的項目又黃了......」

......

貝聿銘的起步就是這樣,縱然是天才的設計師,

項目是棚戶區改造,就不能把它設計成度假村;

預算那麼搞笑,就不能把它建成宮殿;

客戶需求搖擺不定,甚至死去活來,有時就只能用辛苦設計的圖紙加高齊老闆面前的資料,讓他只能露出半個腦袋。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為自己設計的房子

貝聿銘很無奈,在職業生涯最初的那段時間,他唯一可以一展才華的地方,就是為自己設計一間87平米的房子,

可是,銀行信貸員看了圖紙卻告訴他,因為房子屋頂是平的,所以做不了抵押貸款。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基普斯灣公寓

1957年,貝聿銘終於遇到了可以發揮自己設計才華的「大」項目——紐約基普斯灣項目,

儘管這還是無數個住宅項目中的一個,儘管需要設計的只是兩棟板樓,

但他與其他建築師的區別在於,其它人只會獨立思考樓的設計,

而他卻能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考慮整個項目的空間布局。

他將兩棟樓位置錯開來保證通風;

他創新性的取消露天陽台,代之封閉的落地大窗;

他還開創了混凝土一體成型澆築施工的先河,用承重牆取代大部分樑柱,不僅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縮短了工期,還有效增加了居住面積;

除此之外,他本想再來上點睛一筆,在兩樓之間樹立一尊畢加索的雕塑。

可齊老闆覺得雕塑太貴,只給了他50棵樹,這就是今天被居民稱為「貝聿銘」的花園。

普里斯灣項目是早期現代主義建築的標杆,

也標誌著貝聿銘的設計完成了從傳統機械式構型到現代雕塑式構型的華麗轉身,

恰如當時《紐約時報》的評價,「這是一個最接近玻璃房的作品!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正是由於普里斯灣項目帶給他的信心,貝聿銘離開了效力十年的齊氏威奈公司,從此自立門戶。

時機非常合適,開始一切順利。

當時美國國家科學院剛制定了一項冷戰時期的科學發展計劃,其中一個是要在科羅拉多州的落基山脈下建一座大氣研究所。

由於曾經設計過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科學樓,於是科學家們就推薦校友貝聿銘接手這個項目。

為了做好這個項目,貝聿銘扛著繪圖工具箱在山坡上紮下帳篷,感受現場的陽光、空氣,在風中尋找靈感。

直至他受到印第安人崖壁建築遺址的啟發,決定讓大氣研究所也從地里長出來。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1963年,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肯尼迪圖書館的建設被立刻提上日程,

一眾知名建築師共同開會投票推舉該項目的設計師人選,貝聿銘的得票數在所有十七個候選人中位居第五。

為了最終確定人選,肯尼迪的遺孀傑奎琳一一拜訪排名前六的設計師,

當她走進貝聿銘窄小卻整潔的工作室時,首先就被一束別緻的鮮花吸引,

「這是為您專門準備的。」

貝聿銘平和的語氣和周到得體的安排,感動了剛剛痛失丈夫的傑奎琳。

交談的過程中,傑奎琳又得知貝聿銘是肯尼迪哈佛的校友,又平添了幾分親近。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傑奎琳和貝聿銘

最終,肯尼迪家族正式宣布由貝聿銘負責肯尼迪圖書館項目的設計工作。

而他也不負眾望,用水和天空,將已逝的肯尼迪總統帶到一個遠離政治喧囂的清凈之所。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肯尼迪圖書館

然而,就在貝聿銘聲名鵲起的時候,他的公司卻遭遇了一次幾乎致命的打擊。

由他的合伙人考伯負責設計的波士頓漢考克大廈的玻璃出現了嚴重問題,經調查,原因在於幕牆的設計缺陷。

為此,考伯和貝聿銘不得不用木板替換掉強度不夠的玻璃,媒體幸災樂禍,將大樓稱為「世界上最高的木製樓」。

這個事件使貝聿銘的聲譽遭受重創,險些成為他的滑鐵盧。

直到他成功設計了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才得以扭轉。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此後若干年,經過反覆磨礪,貝聿銘的設計才走向成熟,大膽中有了謹慎,創新中得以克制,

並最終達到了某種平衡。

也正是這種平衡,使他在用藝術詮釋作品靈魂的同時,也能以功能承載建築的平實,

並造就一個又一個在人類文明演進中的時空標記。

他承接設計的大盧浮宮改造項目,

與其說是在拿破崙廣場上用金字塔呼應四面輝煌的宮殿,

不如說他實現了法蘭西天空和宮殿的交換,把天空倒影四方,讓宮殿回歸天空。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他承接設計的伊斯蘭博物館項目,

與其說是對凈身池的立體主義呈現,

不如說是用八邊形到正方形,再到圓形的幾何變換,對伊斯蘭文明在沙漠之光照耀下演變的致敬。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2001年,85歲高齡的貝聿銘接受邀請,承接下蘇州博物館的設計工作。

「這是我最末了的挑戰。」貝聿銘說。

再次走進兒時的天堂獅子林,步入「真趣亭」,他想起了乾隆爺的遺憾;

透過如寶石般璀璨的五彩玻璃,他看到了自己童年的歡笑;

撫摸著那些曾經沉浸在水中,被自然之力鏤空的太湖石,他想起了宋代畫家米芾的《雲山》。

所有那些在久遠歲月中銘印於心的故鄉文脈,此刻都變得清晰起來。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2006年,蘇州博物館落成,英國媒體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這個偉大的華人建築大師重建了他家族失落的精髓,用到的卻是他獨特的現代語言。

只有這個時候,貝聿銘才可以真正給恩師格羅皮烏斯一個證明

——歷史和建築之間有無法割捨的聯繫

只有這個時候,貝聿銘才真正成為了現代主義藝術大師。

因為,現代主義是傳統的未來主義,也是未來的保守主義,

從來就沒有孤立的現代主義,設計師只能割斷傳統的牽絆,卻必須也只能延續傳統的精髓。

貝聿銘:棲居的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實人物 的精彩文章:

治癒你,爺爺的海蒂!

TAG:華實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