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做皇帝的多爾袞為什麼能稱「清成宗」?

沒做皇帝的多爾袞為什麼能稱「清成宗」?

在清朝開國史上,攝政王多爾袞無疑是決定清朝命運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在明清興亡的關鍵時刻,毅然決策進關奪權;又在關鍵時刻,指揮關鍵的山海關決戰,一舉擊敗李自成,清朝順利進關;再決策,定鼎北京;國家初成一統!從一定意義上說,多爾袞之開創清朝歷史新紀元,與努爾哈赤之開國奠基一樣,同具深遠的歷史意義。

崇德八年(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他生前未立嗣子,有繼位資格的有三個人:

努爾哈赤次子代善:當時代善的兩紅旗勢力已經遭到削弱,且本人年過花甲,早已不問朝政。其諸子中最有才幹的岳託和薩哈廉年輕時已過世,剩下碩託也不為代善所喜,滿達海初露頭角,還沒有什麼發言權。但以代善的資歷、兩個紅旗的實力,其態度所向卻能左右事態的發展。

皇太極長子豪格:從利害關係而論,正黃、鑲黃、正藍三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繼位,以繼續保持兩旗的優越地位。他們認為,豪格軍功多,才能較高,天聰六年已晉陞為和碩貝勒,皇太極稱帝之初晉肅親王,掌戶部事,與幾位叔輩平起平坐。

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他的文武全才,身後正白、鑲白旗和勇猛善戰的兩個兄弟是堅強的後盾,而且正紅、正藍、正黃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

多爾袞當然是想做皇帝的,只不過由於能力有限而沒做成罷了。

當皇太極去世時,多爾袞兄弟掌有正白旗與鑲白旗,共有65個牛彔(一牛彔為300人),佔八旗全部210個牛彔的31%,足夠和皇太極長子豪格爭奪皇位。豪格繼承了皇太極的正黃旗、鑲黃旗(共40個牛彔)並自掌有正藍旗(21個牛彔)。多爾袞利用豪格的軟弱使其不能繼位,又畏於兩紅旗的實力(代善一人獨掌兩紅旗,共計51個牛彔;濟爾哈朗領導的鑲藍旗33個牛彔),不敢自己繼位,於是轉而扶持皇太極九子福臨入承大統。當時福臨年僅六歲,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並實際掌權。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順治帝在篤恭殿拜多爾袞為大將軍,親賜大將軍敕印,令他統大軍南下,入關與李自成和南明王朝開始了爭奪天下。

多爾袞攝政時期,清軍入關,滿清入主中原,對清朝開始近300年的統治起了關鍵作用。順治帝對他的稱呼從「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1645年)最後演變成「皇父攝政王」(1649年)。多爾袞愛好打獵,出狩場面壯大,光是獵鷹就有一千多隻。府第「翚飛鳥革,虎踞龍蟠,不惟凌空掛斗,與帝座相同,而金碧輝煌,雕鏤奇異,尤有過之者」,順治七年七月下令加派白銀二百五十萬兩,在喀喇河屯修建避暑山莊喀喇河屯行宮(為歷史上最早的避暑山莊)。種種奢華措施使年幼的順治皇帝心生不滿。

多爾袞自稱在松錦之戰中勞累過度,元氣大傷,得了三種病症:一是怔忡之症,二是中風,還患有咯血症。入關後更是「機務日繁,疲於裁應,頭昏目脹,體中時復不快」。順治四年以後,風疾加重,跪拜不便,隨著健康走下坡,因而身心煩燥,容易動怒,「上上下下都怕他,據說就是達官顯貴往往也不能直接同他說話,要趁他外出過路時借便謁見。」順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多爾袞有疾,居家煩悶,率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及八旗固山額真、官兵等獵於邊外。十二月九日,多爾袞因狩獵墜馬,膝蓋受傷,塗以涼膏,竟不治死於喀喇河屯行宮(今河北省灤平縣)。順治帝追尊多爾袞為皇帝,廟號「成宗」,全謚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簡稱「義皇帝」。

但兩個月後,順治帝因多爾袞當年獨斷專行且迫害其兄豪格,於順治八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斬其頭骨,又接連處罰其黨羽剛林、巴哈納、冷僧機、譚泰、拜尹圖等。直到乾隆時才恢復多爾袞的睿親王封號並「追謚曰忠,補入玉牒」,下令為他修復墳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浪花淘盡英雄,幾度夕陽紅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