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龐貝《獨角獸》:科幻色彩下現實主義的魅力

龐貝《獨角獸》:科幻色彩下現實主義的魅力

龐貝《獨角獸》:科幻色彩下現實主義的魅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新 攝

小新 攝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高凱)「生活本身勢不可擋,往前走,我們的未來是一個大的未知數,對這個未知,《獨角獸》表達了一些從人性角度出發的思考。」曾以歷史懸疑題材長篇小說《無盡藏》驚艷文壇的龐貝這樣形容自己的新作《獨角獸》。

從歷史回歸現實,而現實就是未來。事實上,這部頗具科幻色彩的小說自推出便受到頗多關注,評論界以「科幻現實主義」新範本為其定義。

「現實題材創作,但是又有非常鮮明的科幻文學的元素」,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認為,基於此種特殊「基因」《獨角獸》成為一部在當前的文學格局、特別是小說格局當中頗具特殊性和標識性的作品。

「這兩年科幻文學在中國的崛起超乎我們的想像,超乎我們的預料,科幻文學的國際傳播力都遠遠超過我們的傳統文學。中國的科幻文學與歐美科幻文學、科幻電影應是有所不同,因為在中國,現實主義本身就是強大的種子,我們所有的文學都必須跟我們的現實生活有關,它才能夠有生命力和真正的發展空間,《獨角獸》創作中有非常自覺的這種意識,在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討的空間。」閻晶明說。

之所以被冠以「科幻現實主義」,是因為《獨角獸》雖然是對正在改變人類生活的人工智慧技術的一種未來預想,但並非完全的科幻小說,某些科幻小說的遐想也許永遠不會實現,而《獨角獸》的這種預言或許三五年後即成現實。除此之外,《獨角獸》基於粵港澳大灣區多位原型人物的傳奇經歷,作者在其中對於「現實」的描摹十分真實且貼近生活,而這又令得其中探討的人工智慧的技術倫理和未來圖景顯得異常迫近。

對此,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指出,「中國的科幻文學方興未艾,龐貝此次把當下活生生的現實跟科幻結合起來很具吸引力,這方面劉慈欣的《三體》也有關於現實的元素,但它是語言式的,或者是影射式的,龐貝的《獨角獸》則是直接瞄準現實。」

龐貝在《獨角獸》中展現的是一場比現實更奇幻、比科幻更現實的機器人「自主行動」,一場人機交互的有關人性的「超臨界實驗」,對正在改變人類生活的人工智慧技術進行了引人入勝的獨特呈現。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慶祥認為這是一種從精神性而非物質性、從屬人的角度而非從屬機器的角度討論人工智慧的思想實驗。他認為,《獨角獸》延續《無盡藏》的「知識懸疑小說」風格,而在技術、哲思和詩意等方面又有諸多新探索。《無盡藏》的『知識』是歷史,而《獨角獸》的『知識』是科技。《獨角獸》也是一部懸疑色彩很濃的作品,因此也可視為龐貝的『知識懸疑小說』新作。

龐貝在《獨角獸》中對於未來科技的預想紮實而詳盡,但是《獨角獸》的著力點顯然不在於單純的「預想」。

評論家胡平認為,目前各式文學作品中對於最新科技成果的預想與呈現頗多,其中相關網路小說更是數量龐大,《獨角獸》的不同在於用嚴肅文學的創作方式來處理科幻題材,其現實性,對於人性思考的深度,在科幻色彩下更顯深邃魅力,以純文學手段接觸全新的題材,這種兼容,打開了一條創作路徑。

相對於展現未來,《獨角獸》中的科幻元素顯然更多是為對於人性的永恆思考而服務,在科技的衝擊下,人類社會在前進中會如何調整方向,人性在未知的變數中是否會放大自身原有的矛盾與糾結,我們應該堅持些什麼放棄些什麼??作者將一系列問題與思考存放在故事中,令人掩卷亦難釋懷。

「其中涉及到的問題,它的話題、處理方法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可言說的空間,也提供了很多信息和啟示。這個作品在反映科技的發展對人類生活改善的同時,也不迴避社會矛盾和問題,這就是現實主義的精神。」作家、評論家梁鴻鷹指出。

此外,《獨角獸》的人文色彩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從《聖經》到莎士比亞,從名畫到名曲,其中多有作者對經典的發現和解讀,而這些細節的背後不難看到龐貝對於人類文明的珍視與眷戀。

或許正因如此,在作者對人工智慧演變的想像和預測中,未來世界依然有莎士比亞人文主義的遙遠回聲:「愛所有人,信任少數人,不負任何人。」(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