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早晨熱飯糰,深夜關東煮,便利店對你來說,只有這些嗎?

早晨熱飯糰,深夜關東煮,便利店對你來說,只有這些嗎?

大城市裡有多少人,便利店裡就有多少故事。

北漂的張志明,吃著余春嬌帶來的便利店肉醬意粉,覺得它「有點咸,肉也不多」,但喜歡就是喜歡。

失戀的金城武趴在便利店裡,一邊研究鳳梨罐的頭保質期,一邊等待跟自己約定的過期時間……

CBD里的全家,凌晨兩點半,踩著高跟鞋進來的白領,在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的關東煮前,白天的氣場終於消散,臉上神情舒緩。

住宅區的美宜佳,周末來買東西的女生,穿著寬大睡衣,在冰櫃前慢悠悠挑一份單人便當,或急匆匆要走一份衛生棉。

酒店旁的711,有一座城市接一座城市飛的商務男,有時醒來會想不起在哪個地方,但總會進來找熟悉的吞拿魚飯糰。

無論在電影里還是現實中,這些進進出出的人,帶著不同的情緒到來,從這裡獲取暗夜中的一份心安,陌生地方的熟悉感,或是忙碌和壓力下的片刻放空……

不知道從何時起,便利店成了城市人歌頌的對象:城市燈塔、精神地標。沒有在深夜可以隨時找到的便利店,都不敢說自己是大城市了。

那麼,大城市裡的人,為什麼離不開便利店?

在上海,據說常去便利店的人,有明顯的共同特徵:

獨身、年輕、受過良好教育,新上海人;

喜歡用好東西;

租在市中心一間 90 年代的老式公房裡,家裡沒人做飯。

曾經《康熙來了》有一期講單身熟女。「麻辣教授」曲家瑞說,「雖然一個人很孤獨,但看見還有人24小時微笑著等待自己,就覺得如果沒有便利店,真是不敢單身那麼久!」

聽起來,愛來便利店的,都是孤獨的人。

大陸便利店最密集的城市,是上海。

在這裡,大約每3000人擁有一家便利店。也就是說,每一家便利店,要負責安置好3000個孤獨的靈魂。

同時,上海的獨居人數全國領先。據說每4戶上海人,就有1個是「孤寡青年」,他們讓上海活成了全國最孤獨的城市。

星火日夜商店,是上海第一家24小時便利商店。

城市越大,夜貓子越多,人們對24小時的東西有種偏執。比如便利店,比如書店。

在深夜裡,我醒著,你開著,彷彿撞見了同類,一拍即合。確認過眼神,都是不睡覺(或沒覺睡)的人。

與其說便利店是城市燈塔,不如說是招魂燈,這些孤獨的靈魂,雲集而來。

便利店,已經和書店一樣,不僅滿足功能,還滿足都市人的內心需要——安全感、陪伴感。

當便利店被賦予了精神地標的角色後,便利店,還只是便利店嗎?

雖然便利店系統是日本的「國民生命線」,但世界上擁有第一家便利店的國家,是美國。

上世紀20年代,南加州冰島公司在售賣冰塊的時候開始搭配麵包和雞蛋,一天16小時營業,一周七天。這就是7-11的原型。

1927年,全球第一家便利店在美國達拉斯誕生。

再後來,日本引入7-11。80年代,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步入社會,人們對24小時便利的需求增強,便利店從此遍地開花。

在中國,第一家連鎖便利店是1992年才落戶的。那時,7-11再次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店,在深圳開了第一家。

到今天,全中國已經有12萬家便利店。我們的消費環境和習慣,也在悄然地改變。

作為被日本發揚光大的產物,便利店一直都在踐行「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執念。

在這裡,所有的東西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就像有魚蛋的店裡必然有番茄醬,番茄醬不在魚蛋旁邊,就在吧台上;

這裡的一切商品都明碼標價,折扣對象都會被加粗強調,你完全不需要討價還價,手機一滴,完事走人;

許多人都有自己的便利店菜單,出門在外,吃個紫菜包飯夠省錢又省事;

就連進門那句「歡迎觀臨」,也來自電子感應。

最有都市魔幻感的場景,是一桌人站著圍著吧台,但幾乎不交談,如果要拿起中間的番茄醬,一定要仔細觀察,避免和別人同時出手……

蕪湖出現了大陸第一家24小時無人便利店,你不用擔心店員給你打招呼了。

便利店帶來了「便利」,我們不用「給別人添麻煩」。我們不用開口,不用求人,不用另一半,就能被便利店「照顧」得很好,好到我們似乎不需要太多的「交情」。

父母輩那種「我沒事給你添個麻煩,你沒事到我家吃個飯」的你來我往,在我們這一代已經愈發少見。

日本《現代周刊》前副主編近藤大介,曾這麼評價東京:如今東京的街道,只有安靜、乾淨和「成熟」。

長此以往,在大城市裡,中國式的「人情社會」,或許也會變成日本式的「無緣社會」。

曾經有人說,便利店擠走了我們的童年。

準確的說,便利店擠走的,是藏有熱鬧童年的小賣部。

這些犄角旮旯的「夫妻店」,面積不大,卻有驚人的吞納能力,滿滿當當塞滿了人們的日常所需。

老闆也總有超強的記憶力,可以瞬間從某個角落,迅速地摸出你想要的東西。而且,臉盲的人是開不了小賣部的,因為是鄰里生意,老闆還需要準確地記住這是誰家的孩子,這位大爺愛買什麼牌子的醬油。

小賣部門口也常會撐開幾張桌子,搬來幾張矮凳,給鄰居們歇腳下棋,說說家長里短。

再簡陋的小賣部,都會盡量擺幾個小凳子,給鄰居們歇腳。

圖/老糊哥

記憶里的小賣部,除了滿足日常小小的買買買,也是鄰里共享信息的社交場,帶著亂而親切的家常氣。

這有點像古希臘城市裡的廣場,又有點像以前村口的那棵大榕樹。

人們最愛聚在村口的大樹下拉家常,這裡就像村裡的情報站。

然而,大城市裡,昏暗的小賣部在燈火通明便利店面前,日漸失了存在的底氣。於是,我偶爾會想念那些熱鬧的小賣部。

這是城市化的「通病」:舊讓位於新,雜亂讓位於秩序。

但秩序不意味著死板的標準化。同樣是24小時精神地標,相比書店,便利店實在太無趣了點。

便利店能不能更有趣?不少便利店,開始滿足「買瓶水」之外的需求了。

比如台灣7-11,正在努力成為人們在住家、辦公室、咖啡廳與網路之外,最便利的「第五空間」,把咖啡、閱讀、糖果、美妝、烘焙與商超併到同一門店。

在這裡,你可以來糖果屋哄小朋友,可以和咖啡師聊聊22款咖啡中哪種更適合你,或者和閨蜜來彩妝區,試試新上的色號……來便利店的,不僅僅是單身的你,還可以是呼朋喚友,拖家帶口的你。

這是在變成小型的社交場。

台灣7-11n的Big 7店,有媲美星爸爸的吧台和就餐區。

還有全國店數排名第三的美宜佳,改造了夫妻店「小賣部」,老闆們變身「便利店店主」。這些活在老城社區里的店,從雜亂昏暗變得整潔明亮,但店主還是店主,有的店主甚至會加上小區里幾千個人的微信。

這是在延續社區的人情味。

還有些便利店在努力融入本地文化。在上海的全家,你可以買到紹興大排、雪菜肉絲麵,在廣州的全家,有廣式腊味油飯和撈麵;而在北京的7-11,你會發現有烤鴨漢堡。

這也在傳播本土文化。

日本羅森便利店在上海,聯手本土網站bilibili開設主題店。

去年,中國的便利店數量增長了19%,還有數百萬家小賣鋪,深藏在街口巷尾,服務著幾十年不變的鄰里。

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最懂這座城市的人。

如果說星巴克聚集了寫字樓白領和分分鐘幾個億的PPT高手,那遍布社區的便利店,是不是更有市井煙火氣,儼然一個個小型的社區廣場?

它的未來之於城市,除了功能上的 「便利」,可以是社區人情的樞紐,也可以是初來乍到的遊人們,感受本土文化的窗口。

還可以是更多。

這幾百萬個遍布城市、可以隨意進出的空間,裡面有幾百萬最了解本土的當地人,甚至有24小時不熄滅的燈光。

你只能進去買瓶水,是不是太浪費了點?

----------------

你還希望便利店增加什麼?

歡迎在下面留言討論。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母親節溫情好禮,你備好了嗎?
那城實名推薦:建築真的會改變人心嗎?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