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8歲英語啟蒙手記:海歸媽媽聊聊方法論和最推薦的5套分級讀物…

8歲英語啟蒙手記:海歸媽媽聊聊方法論和最推薦的5套分級讀物…

從加拿大帶娃回了上海之後,最開心的事情,是之前在購物車裡收藏了許久的書終於都到貨了!回家那天,家裡出現了這麼個壯觀的景象:買來的新書疊起來,跟娃差不多一樣高了。

本文由花友 @Chelsea媽媽 發佈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雖然不指望我家切小西小妞短時間能把這些書看完,但是但是!老母親心裡踏實啊!更何況,在加拿大要買齊這些書,起碼得花更多的價錢吧——同樣是正版書,出版社給到國內的價格也是全球最實惠的了。

更更更何況,有些書在美亞和加亞上完全找不到啊!

不過現在問題來了,因為家裡書櫃要放不下了,舊書處理工作還得繼續啊!

明明記得幼升小的時候已經送出去了許多繪本,但這回又理出來一堆,都是幼兒園的時候看的,以分級閱讀為主。

可以明顯地看到,佔大頭的還是牛津樹,當時收集了Kipper一家的故事,從Level1到Level12都齊集了,還有兩套同系列的自然拼讀;另外,培生英語分級,我家從1級買到5級;還有蘭登,第1級沒有買,直接入的2~3級;還有一些像海尼曼、RAZ、Usborne圖書館之類的。

那麼今天,咱再就來聊聊,那些年, 我們入過的分級讀物吧!

挑選圖書:

趣味性、貼近生活的就不錯

在開始羅列這一個個」大坑「前,有必要聊聊啟蒙階段該挑哪些書的問題。

也經常看見大家聊,孩子四五歲剛起步,滿世界的繪本和分級閱讀挑花了眼,不知道從何下手?

這一點,自己覺得,在啟蒙階段,挑一兩套偏趣味性的、貼近生活的就可以了。

首先,分級閱讀和繪本還是有區別的。分級閱讀其實是一種「功利性」的閱讀,相比於繪本的天馬行空、辭彙多變來說,分級閱讀更像是嚴肅的教導主任,它們嚴格挑選、分級擺放常見辭彙,以達到孩子順利掌握高頻詞和常用句型的目的。

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喜歡重複,他們不一定喜歡頻繁接觸新書,反而更習慣通過不斷重複同一個故事、同一部動畫,來產生預知感和成就感,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也是他們自信的來源。因此,沒必要廣泛涉獵,精挑細選才是重點。

就這幾點來說,我還是首推牛津樹的1-2階,很少有這麼一套書,每次都讓我和娃一邊翻一邊笑得前仰後合、娃還很配合地跟我一起做角色扮演呢!

刷了這麼多分級,這4招特好用!

閱讀是一個拾階而上的過程,要考慮到孩子的心智發育。當然,我自己也經常在各種群里被幼兒園就讀哈利波特、小學一年級就測出AR13級的天才們嚇到,但是咱大部分的娃,都還是遵循著自然發展規律、一口吃不成胖子啊!

所以,不要指望一下子買齊了1-12級的牛津樹,每天讀幾本,一年學完並對答如流。

啟蒙漸入佳境後,家長就可以開始考慮泛讀了。這個時候可以橫向比較,挑同樣級別、同樣難度、不同主題的書,缺啥補啥。

像我家看完牛津樹1-2級後,3-5級覺得有些跳躍,於是又配上了海尼曼GK、G1;等讀完G1,發現牛津3-5級也能正常閱讀了,於是找來培生作為補充;再然後漸漸地可以看USBORNE的圖書館系列了,一直到小學一年級時候可以自主閱讀完牛津樹第12級。

現在小學二年級,平時看書時間被嚴重壓縮,作為家長更要給她精挑細選,一年級還沉迷的My Weird School、Jonie B Jones現在被勒令退出書架,根據娃的AR值,選一些經典的中章小說和Non Fiction讀本,並且要求速度跟上。

下面以牛津樹為例,聊聊我們的閱讀方法。

牛津樹的趣味性很強,但它的趣味性,只有在親子閱讀的時候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如果只是把點讀筆扔給孩子要求他自己念,頂多事倍功半吧。

舉個例子,1-2級中的情境,都是非常生活化的,方便家長們挪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比如這本書Hide and Seek,是講躲貓貓的。一共只有6頁紙,用到了Can you see me? I can see you!這兩個句式。

讀完了,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躲貓貓的遊戲,剛學的句子馬上派上用場。

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爸爸媽媽做個」戲精「,把詞語的表情表達出來。

比如下面這本書,Go away, Floppy!在念Go away的時候,要把那種不耐煩的語氣念出來,或者一邊念一邊輕輕地推開孩子,讓他明白這是」請你走開「的意思。

對於一些大家常常討論的問題,我也來聊聊自己的心得吧,歡迎交流

遇到生詞怎麼辦?

對於剛起步的孩子,中文還是主導地位,無法做到用英語來解釋每一個生詞。對這個問題,我總結了一份「三步走」的攻略:

第一步,在翻每本書的時候,確認他能理解每句話和重點生詞的意思,不懂的地方用中文簡單解釋一下。比如下面這本里的Giant,可以在第一遍閱讀的時候告訴他這是」巨人「的意思,跟孩子一起模仿巨人」咚咚咚「走路的樣子,也可以重複」Giant -- 巨人 -- Giant「來加深印象。

到了第二遍,讀到Giant的時候,可以停下來問,還記得Giant是什麼嗎?如果孩子想不起來,可以提醒他。

從第三遍起,就不要再帶入中文了,全部用英文讀完一整冊,或者不停頓地放完整個音頻。如果孩子還是想不起Giant的意思,這次只能用模仿巨人走路的樣子,或者筆劃巨人高大的形象,來提示他。

不能跟讀怎麼辦?

首先要看所謂的孩子不願意跟讀是在什麼階段。

在啟蒙階段,最重要的並不是跟讀,而是大量的聽力輸入,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磨耳朵「。不光是用繪本音頻」磨耳朵「,還可以用兒歌來磨,參考廖彩杏的書單。只有完成了輸入,孩子才會在潛意識裡開始輸出,不愛跟讀的孩子也不用強迫,但要確定他們了解了書里的意思。

需要制訂計劃嗎?

我見過用日程表做了很詳盡規劃、時間精確到分鐘、每周每日要達成什麼目標的媽媽,在心裡自嘆不如。

對於大多數像我一樣的懶人媽媽來說,粗略來說是要」抓大放小「,起碼要知道這階段孩子在使用哪套材料,輸入和輸出達到了什麼程度,而不是一味地統計每天翻了幾本小冊子、好像翻滿了50本就要求有質的飛躍什麼的。

有空的時候,可以拿手機里的備忘錄,記一下這階段孩子接觸的高頻辭彙,根據」動物、交通工具、日用品、動詞「這些屬性歸歸類,也提醒自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跟孩子說說這些辭彙。你看,一起學習的目的不就輕鬆實現了!

這些書特別值得推薦!

1. 海尼曼

海尼曼GK系列一共70本,都是非常小的小冊子,翻兩下就沒了。基本上每本都是在重複一種句式,如果只是簡單地用點讀筆點一下就完了,那很可能提不起孩子的興趣。

這個時候,戲精家長又要登場了!像下面這本書,全篇都是Mom is doing sth.的句式,是不是非常容易?英語沒過四級的爸爸媽媽照樣可以得心應手地念給孩子聽呢!

念完了還能把每個動作都做一遍,或者進行問答,擺出一個姿勢,讓孩子來猜Mom is reading/jumping?

海尼曼的這些小冊子,按照情節還可以分成好幾個系列,比如小青蛙Froggy,小萌貓Hugs,小帥狗Taco,他們每一個都有鮮明的性格特點,讓孩子念念不忘。

有空的家長,可以把同一個系列的整理出來,按照難度排好順序,每次喂一點、多喂一點,很快就可以達到打怪升級的成就。

另外,從G1開始,還有了小劇本,出現在一些經典童話故事後面,像三隻小豬、三隻熊的故事等等。家長可以在家和孩子角色扮演,也可以給幼兒園排節目用。

2. 培生

讀完牛津1-2級和海尼曼GK後,我又開始入培生作為補充和鞏固。

培生分級閱讀分為:培生幼兒英語和培生兒童英語。

幼兒英語針對3-5歲,分為預備級、基礎級、提高級,每本大概在30本左右,正版的圖書,平均每本只要一兩塊錢!!

預備級那是相當的簡單,基本上都是單詞,但是也有像cushion、sandpit這些日常會用到但是孩子之前沒接觸過的詞,所以說這套書可以用來擴充一下辭彙。

培生兒童英語的難度就一下子跳躍上去了,相當于海尼曼G2,或者牛津樹5級以上。我認為是非常值得入的。

每套裝禎精美,好大一個盒子,裡面有書、有單詞卡、有CD,拿在手裡有種莫名的儀式感,而且這麼一大盒不超過100塊錢!

裡面的故事都有很強的戲劇性,每個階段都有自創的故事如大個子系列,也有經典童話系列,每本書的最後是中文對照。

到了第四第五級,已經相當於美國小學2年級左右的水平,整頁整頁的句子,適合已經能夠獨立閱讀的孩子,這也是很好的橋樑書籍,作為初章之前的過渡。

3. 蘭登

蘭登的Step Into Reading是我們上了大班才入的,因此第一階就忽略不計了,直接從第二階開始買。

Step Into Reading一共有四階。第一階跟海尼曼GK、培生基礎級差不多,都是一個單詞配一頁圖這麼簡單。

第二階有30本,每頁2-3句話,主題多變,有童趣故事,也有百科知識,而且我覺得它和其它分級讀物比起來,語句沒有那麼單一,還用到了一些修辭手法,具有一定的文學性,讓孩子能感受到文字帶來的審美。

第三階可以對應培生的第5級,甚至還要難一些,也同樣可以作為向章節書過渡的橋樑。

第三階的一大亮點是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林肯、華盛頓、哥倫布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還有感恩節的由來、電話的發明等等,是非常好的Non-fiction入門讀本。

聽說還有第四階,一共10冊,不過因為我們開始初章閱讀了,就沒有入。感興趣的家長可以自己搜搜。

4. I"m going to read

我也忘了怎麼會入這套書的,畫得不怎麼樣,內容也就這樣。可能是有段時間娃看膩了牛津樹海尼曼,換換口味。

一共買了2階,每套10本書。後來發現這套書在美國亞馬遜還挺受歡迎?

不過引進版的好處是,每頁都有對應的中文,英語不自信的家長讀起來沒那麼吃力。

同時,每頁上方還標示了這頁需要掌握的辭彙,一目了然。

5. 企鵝

我後來才知道,企鵝和蘭登原來是同一家出版社。

企鵝的系列有點亂,像我之前入的這套2階的,叫做Puffin Young Readers。但是現在去企鵝網站上,發現Puffin系列已經銷聲匿跡,所有的都改成了Penguin Young Readers。很可能我之前買的這套是絕版啦。

其實分級閱讀這麼多品牌,沒有孰好孰壞,挑選適合自己孩子的就可以了。

像這套書我當時下手是因為,我家是一個花樣滑冰迷,四五歲的時候每次路過冰場看到穿著冰刀自由自在滑冰的小姐姐,她就走不動路了。於是我買了這本Kate Skates,順便還有配套的其它9本書。

果然,娃只盯著這一本看,並且很快掌握了skate、slip、ice rink這些辭彙,還不停地追問我書里提到的那個花滑世界冠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嗎?

Penguin分級讀物里,目前國內買得到的、我強烈推薦的,是Fox at School(小狐外傳)。當時我家是在繪本館借來的全套。

第一遍跟著娃每晚一邊翻書一邊念,每次都逗趣得停不下來。小狐有兩個」狐朋狗友「經常看他鬧笑話,偶爾也為他出氣;小狐每次都不情願地帶上他妹妹一起玩;在學校還總是惹麻煩、正好被心儀的女孩子看到。

把書里的生詞過了一遍後,發現喜馬拉雅有這個系列的音頻。於是每晚睡覺前就開始放這個,後果是,娃樂得睡不著覺了!

上面的就是我們入過的坑。其它的,還有I Can Read系列(我家看過小餅乾系列、Pete The Cat系列、粉紅控Pinkalicious系列)、Usborne的農場系列、我的第一個、第二個圖書館系列等。

我相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你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接受能力、學習的進度、短期和長期的目標。因此,先是海量的搜書,然後選最適合孩子的一兩套,每天花點時間,哪怕只有15分鐘,兩個月堅持下來就有很多收穫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花生網 的精彩文章:

未來語文一半分數都在這,7-15歲孩子家長注意了,一定要看看!
BBC紀錄片:同父同母,哥哥成富豪,弟弟成窮人,命運如何走了岔?

TAG:小花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