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寒門女憑一首詩成藩帥寵妾,靠另一首詩成皇帝愛妃,晚景卻很凄涼

寒門女憑一首詩成藩帥寵妾,靠另一首詩成皇帝愛妃,晚景卻很凄涼

文/格瓦拉同志

真實的歷史遠比小說更精彩,這個論斷用在唐朝某位女子身上,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作為寒門女子,此人一生中曾留下兩首膾炙人口的詩作,其中第一首讓她成為藩帥的寵妾,第二首則讓她成為皇帝的寵妃,人生經歷實在是過於傳奇。此人,便是唐憲宗的秋妃杜秋娘。

杜秋娘本名杜仲陽,以表字「秋娘」聞名於世。正史中關於杜秋娘的記載極為簡略,從現有的資料中我們得知,她出生在潤州,原本是個寒門女子,年僅15歲時被浙西觀察使、鹽鐵轉運使李錡買入府中,成了一名歌舞姬。杜秋娘冰雪聰明,學東西特別快,入府沒多久便歌舞嫻熟,成為同伴中的佼佼者。

寒門女憑一首詩成藩帥寵妾,靠另一首詩成皇帝愛妃,晚景卻很凄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杜秋娘因《金縷衣》獲寵,成為李錡的愛妾

杜秋娘並不滿足於歌姬的身份,為取悅李錡,便自寫自譜了一首《金縷衣》的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並配以曼妙的舞姿,唱給主人聽,一時間艷驚四座。在旁人聽來,這是一首涵義深永的愛情詩,意在勸喻人們要及時摘取愛情的果實,不能只被富貴榮華蒙蔽內心,但是在李錡聽來,卻是在啟示他要及時建立功業。

李錡之所以作如是想,在於他的地位和志向。李錡不僅管轄富饒甲天下的浙西,並且掌管天下的榷酒、漕運命脈多年,再加上他在轄區內私自增加稅收、瘋狂聚斂,由此積聚起驚人的財富。隨著權勢和財富的不斷增長,李錡開始做起「皇帝夢」,所以在他聽來,《金縷衣》好比一首「勵志詩」,鼓勵他儘快去實現夢想。

寒門女憑一首詩成藩帥寵妾,靠另一首詩成皇帝愛妃,晚景卻很凄涼

李錡起兵造反失敗,最終被腰斬

一想到此,李錡不禁心情澎湃,此時再細看杜秋娘,便愈發覺得她美艷動人。很快,李錡將杜秋娘納為侍妾,對她異常的寵愛,並且經常命她詠唱《金縷衣》。數年後,李錡舉兵造反,然而起事沒多久便被朝廷的軍隊擊敗,最終被手下的將領逮捕後送往長安,與其子李師回一起被腰斬,時在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

李錡伏辜後,其家被抄沒,杜秋娘則以叛臣眷屬的身分被沒入宮庭,在內教坊(唐代設置於皇宮中掌女樂的官署)中仍舊當歌舞姬。說來也巧,唐憲宗偶然間看到《金縷衣》後讚歎不止,在得知它出自杜秋娘之手後,興緻大起之餘便將她召進宮中,命她依照《金縷衣》的韻重填一首詩,並唱給他聽。

寒門女憑一首詩成藩帥寵妾,靠另一首詩成皇帝愛妃,晚景卻很凄涼

杜秋娘因賦詩獲寵,成為唐憲宗的愛妃

要說杜秋娘的才思也真是夠敏捷,只是略略思索一陣後,便賦詩一首道:「秋風瑟瑟拂羅衣,長憶江南水暖時。花謝花開緣底事?新梅重綻最高枝。」全詩超然洒脫、積極奮發,充滿了樂觀主義情緒,令唐憲宗聽後龍心大悅。很快,杜秋娘擺脫宮奴身份,並被唐憲宗冊封為秋妃。

此後十餘年間,杜秋娘在宮中服侍唐憲宗,並用她過人的聰慧、深遠的見識和溫柔的性格深深吸引著皇帝,令後者對她愛到近乎痴狂的程度,以至於當大臣建議皇帝應該廣采佳麗以充實後宮時,唐憲宗竟然得意地回答道:「朕有一秋妃足矣!」由於杜秋娘沒有子嗣,所以唐憲宗便把愛子李湊交給她撫養,亦可見對她的寵信。

寒門女憑一首詩成藩帥寵妾,靠另一首詩成皇帝愛妃,晚景卻很凄涼

唐宗對杜秋娘極為寵愛

然而好景不長,唐憲宗因為經常服用長生藥,由此性情變得暴躁易怒,並經常斥責或誅殺左右宦官,引得宮中人人自危。在這種情況下,內常侍陳弘志等人便將他弒殺,對外則宣稱皇帝是死於藥物發作,時在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

憲宗遇弒後,唐朝的政局動蕩不安,短短6年時間裡竟然換了3位皇帝(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而在此期間,杜秋娘由於失去庇護,境遇每況愈下,最終在大和五年(831年)被驅逐回潤州。杜秋娘之所以得到如此薄待,原因在於文宗朝佞臣鄭注誣陷漳王李湊與宰相宋申錫「謀反」,而作為李湊養母的杜秋娘因此受到牽連。

寒門女憑一首詩成藩帥寵妾,靠另一首詩成皇帝愛妃,晚景卻很凄涼

杜秋娘被養子李湊牽連,被驅逐回原籍

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錡妾。後錡叛滅,籍之入宮,有寵於景陵。穆宗即位,命秋為皇子傅姆。皇子壯,封漳王。鄭注用事,誣丞相欲去己者,指王為根。王被罪廢削,秋因賜歸故鄉。見杜牧所做《杜秋娘詩並序》。

杜秋娘回鄉之初,尚且能得到浙西觀察使李德裕的照顧(「初,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漳王傅姆杜仲陽坐宋申錫事放歸金陵,詔德裕存處之。」見《資治通鑒·卷二百四十五》),但等到李德裕離任後,杜秋娘的境遇便每況愈下,以至於淪落到要靠自己織布縫衣來討生活的境地(「寒衣一匹素,夜借鄰人機。」見《杜秋娘詩並序》)。

寒門女憑一首詩成藩帥寵妾,靠另一首詩成皇帝愛妃,晚景卻很凄涼

杜牧杜秋娘有過交往,並為她賦詩

一個身份低微的歌舞姬,因為兩首韻律相同的詩,先後得到藩帥和皇帝的寵愛,人生經歷足夠傳奇。但由於命運的捉弄,讓原本風光無限的杜秋娘最終陷入貧寒之中,實在是令人唏噓。史書中並無杜秋娘最終結局的記載,但想來應該很凄慘。

資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杜秋娘詩並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比馮道還無恥的宰相,居官數十年無所作為,因替兩國寫降表被唾棄
感人數百年的小人物,傾家蕩產服侍被俘後的文天祥,冒死為他下葬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