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不止從2017,這裡為你保存了1981年以來的互聯網記憶

不止從2017,這裡為你保存了1981年以來的互聯網記憶

或許你早就聽說過互聯網的記憶很短暫,但它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短暫。

這種「短暫」是物理的,在通常環境下,光碟與硬碟中的數據只能儲存幾十年;刻錄光碟的保存時間更短,通常不到10年;SSD硬碟一年不通電,會出現數據丟失的現象。與此相比,看起來落後的紙張與簡帛,卻能為我們帶來兩千多年前的歷史記載。

這種「短暫」又不只是純物理的,昨天還能看見,今天就能看不見,可能是因為伺服器故障、網路故障、存儲故障、終止服務或其他原因……不管因為什麼,對網路訪問來說,「無法連接」就意味著消失於人們的視野,「拒絕開放」對其他人來說無異於「並不存在」。?

在數字時代,一切信息看起來都唾手可得,但唾手可得的一切又可能會隨時消失。這既充滿希望,又使人心懷恐懼。


一篇關於Roguelike的文章中的30年前

在遊戲媒體工作,搜尋資料的技能是必備的,但一些老資料實在是年深月久、無從尋覓。

去年,我寫了一篇Roguelike這個名字的來歷與變遷的文章。在寫作中,最讓我苦惱的事情是「Roguelike」這個詞最初在什麼地方被使用,又是誰把它確定成了如此普遍的用法(甚至是一個遊戲類型)。

當然,說起這個名字,大家都會提到《Rogue》,但這可不夠

經過長時間搜索,一些零散的討論和介紹性的文章將線索指向了Usenet上的討論。Usenet,這對我們來說可能是極度陌生的一個詞,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一個論壇,當然是上古的論壇——甚至古老到你無法用瀏覽器訪問它。

你還記得IE 6.0嗎,由於Windows XP在中國有高普及度,IE 6.0是許多人接觸的第一個瀏覽器。現在想來它已經是十分古老了,對不對?而這個古老瀏覽器的版本是6.0,此前還有5個大版本,IE瀏覽器的第一個版本來自1995年,而Usenet比初版的IE瀏覽器還早了15年。

現在,使用Usenet需要專門的客戶端。從原理上來說,Usenet的運行與電子郵件頗為類似。和電子郵箱有供應商一樣,Usenet也是將一台主機作為專用伺服器,發言的用戶向這台主機發送「郵件」(當然與電子郵件的格式不一樣),另一些需要查看該內容的用戶則需要從主機手動下載這個帖子。

Usenet會產生巨大的傳輸和儲存壓力,圖中顯示的便是1341天當中幾個主要群組產生的數據量

用一種不那麼恰當的描述,對用戶來說,使用Usenet時他們向一個公共的郵箱發送電子郵件,同時,他們可以查看這個郵箱上的所有郵件,並且手動將郵件下載到電腦上查看具體內容。這聽起來很不方便——你能想像每看一個帖子和每一個回復都要重新下載一次嗎?但在互聯網時代早期,Usenet卻開闢了一片公共的空間,使得一群人有了共同交流的場所。

我在Usenet上找到了所需要的資料:原來,「Roguelike」這個名字是由數百人經過多次投票,在否定了「Dungeon」「Alphabet-Soup」「Hacklike」等等一眾名稱,又經過了長時間的適應過程後,才讓人們接受了它的結果。

我看著這些討論,參加討論的人們當年可能是20、30、40歲,現在已經變成了50、60、70歲。他們現在可能已經不玩遊戲了,但在當時,這些只有字元在跳躍的遊戲在他們的眼中卻是一個嶄新的奇幻世界,以至於他們堅信,不應該將這些遊戲和傳統遊戲放在一起,應該擁有一個自己的名字。他們當然不會想到數百人的討論確定的名字會有日後的風光——現在這個類型在全球可能有數以億計的受眾。


古老的Usenet與留住它的Google Groups

Usenet太硬核了,不僅不方便使用,而且使用的費用不低。由於主機要頻繁進行下載與發送文件,Usenet的網路主機往往由專業供應商提供——這意味著上網之外的額外付費。費用往往根據流量計算,每個月的報價大概在5~20美元之間。

由於Usenet主機供應商有些難以尋找,有用戶總結了一份可供參考的供應商列表

不過,在網頁瀏覽器普及之後,Usenet的模式顯得並不方便,在這種不方便的基礎上還有額外付費,Usenet的現狀也就可想而知了。對於熟悉這個時代網路的新用戶來說,Usenet的門檻幾乎是難以逾越的,誰會付費購買一個不方便,又沒有太大必要的服務呢?要知道,就連更方便的RSS訂閱都有日漸不受歡迎的趨勢了。

Usenet的沒落是一種進步,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但Usenet的價值卻不僅僅在於這個架構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在30年中積累下來的海量內容。一名遊戲愛好者有一天想要溯源「Roguelike」能從這裡尋跡,一名對其他領域有興趣的人也能從Usenet中找到他想要的東西——Usenet本身就記錄了歷史。

早在Usenet被應用的早期,它的用戶們自己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1982年,一名叫Scott Orshan的用戶在Usenet上提出,「任何網站都應該永遠保留它所發布的所有文章」(Every site should keep all the articles it posted, forever.),與這個觀點一同提出的還有他的Usenet帖子的分散式歸檔方案。此後的數年,Usenet一直在系統地備份並儲存積累的帖子,並為之設計出了檢索等功能,這些計劃的參與者既包括個人,也包括商業公司。

其中,第一家基於網頁的Usenet資料庫由Deja News公司在1995年開始建立,2001年,該公司被谷歌收購。隨後,谷歌推出了Google網上論壇(Google Groups),除了使用Deja News的資料庫外,此前曾建立過自己資料庫的個人與公司紛紛將自己保留的數據捐獻給谷歌,而谷歌也將這些檔案免費開放給所有人。

現在,任何人都可以用網頁在Google網上論壇中查看Usenet上自從1981年以來保存下來的帖子。

這些數據可能經過幾個備份的網站,最終匯聚在這裡,而它們只是簡單的幾句網路聊天

Google網上論壇實質上是兩類東西的混合,一方面它是論壇,或更接近新聞組(可以近似地理解為依附電子郵箱的Usenet),能夠像普通論壇一樣發表帖子,閱讀別人的帖子;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網路檔案館,它所保留下來的許多東西已經與我們有了足夠的距離,可以稱之為「歷史」了。


這個時代的記憶力

互聯網時代的人們獲得了許多信息,不可避免地也會遇見信息的失去。在我們經歷的時代中,網盤、種子、帖子都可以算是在網路上不斷失去的東西。

曾經的網盤時代,人們爭相使用網盤,甚至有「網盤將會逼得移動硬碟再無容身之地」的論斷,但沒多久,網盤大潮退去,市面上的產品所剩無幾。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網盤宣布關閉的前幾天,所有人都在瘋狂地下載自己存儲的資源,他們抱怨說,儲存的東西太多,下不完了,只能選擇最想留住的東西。

種子是人們經常嘆息的另一個內容,所有以種子發布的資源都面臨著無法保存的問題。和網盤不同,P2P下載依賴和取決於是否有人上傳,因此,見到一個冷門的種子將會是一種奇異的期待:你能夠看見它包含怎樣的東西,但可能永遠無法得到它。

帖子則是容易遺失的另一項要素。大到百度貼吧,小到只有不到百人的小眾論壇……無論因為什麼原因,刪帖就意味著一項東西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甚至,一些小眾論壇因為無法為伺服器續費的原因而關站時,所有的帖子,連同許多寶貴的數據也就直接消失。相比Usenet上有許多人來創建數據的保存與歸檔項目,我們的數據分散在個人手中,各種意外都會使得它們永遠不見天日。

中國的互聯網時代起步得晚,我們沒有Usenet——我們有的各種聊天室、論壇、QQ空間、校內網、人人網、百度貼吧就是中國的Usenet。它們從中國的互聯網早期就存在,並始終面臨著丟失一些東西的風險——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內容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只是你從未留意到罷了。

互聯網的記憶其實不長,所以當我在Google網上論壇里找到許多上世紀的網路材料時,同時感受到了欣喜、羨慕與心酸的情緒。Google網上論壇在海外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評,他們說谷歌提供的檢索功能不夠好,各項功能也長期不進行更新。我覺得這些看法都很有道理——我在其中檢索時也費了不少功夫——但是,它如實地、長期地、穩定地記錄下了當年的一切,甚至還是免費開放的,對此我又能抱怨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觸樂 的精彩文章:

從街邊到線上,遊戲販售渠道的衍化
觸樂夜話:手游陪我度過漫長歸家路

TAG: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