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圍棋的歷史源遠流長,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說是堯發明了圍棋,他大兒子丹朱是箇中高手。

這樣算起來,圍棋起碼有超過4000年的歷史了。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南北朝是圍棋大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大嘴寫的「女人系列」中就寫了南齊有一個名叫婁逞的女子,女扮男裝,以高超的棋藝進入官場,一直做到揚州市副市長。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據《南史·柳惲傳》記載:「梁武帝好弈,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見棋類活動之普遍。

唐朝是圍棋大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在唐朝,出現了「棋待詔」的官職,是皇帝下棋的高級陪練。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唐代蘇鶚的《杜陽雜編》中記載了一個中國圍棋高手揚我國威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唐宣宗時期,一個日本王子來到中國,中日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日本王子「獻寶器音樂」,中方「設百戲珍饌以禮焉」。

日本王子「善圍棋」,估計也有一點癩蛤蟆打哈欠的口氣,皇帝派出圍棋高手顧師言應戰,許勝不許敗。

日本王子拿出極品棋具——楸玉局,冷暖玉棋子,雙方開始手談。

事關天朝大國的臉面,這是一場輸不起的對局,即便是高手,顧師言也很緊張。

「至三十三下,勝負未決。師言懼辱君命,而汗手凝思,方敢落指,則謂之鎮神頭,乃是解兩征勢也。王子瞪目縮臂,已伏不勝。」

顧師言畢竟棋高一著,祭出「飛刀」「震神頭」,一舉擊敗日本王子。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敗北的日本王子還有些不甘心,向負責外交事務的官員打聽顧師言在國內的排名,顧師言是不折不扣的國內第一高手,但官員回答說,一般一般,全國第三。

日本王子說,能不能讓我和第一再下一盤,官員回答說,這個需要通關,只有戰勝排名靠後的,才能挑戰更高排名的棋手。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杜陽雜編》不屬於正史,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如何呢?

首先,除了《杜陽雜編》記載了這個故事,五代時期的《北夢瑣言》和北宋時期的《冊府元龜》都提到了這個故事。

其次,據《舊唐書·宣宗本紀》記載,「三月己酉,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本官平章事。以禮部尚書、鹽鐵轉運使馬植本官同平章事。日本國王子入朝貢方物。王子善棋,帝令侍詔顧師言與之對手。」有故事,但沒有細節。對局時間是大中二年,也就是公元848年的三月。

再看日本方面。

唐宣宗時期,日本大約是文德天皇時代,日本史學家否認了那段時間有王子來華之事。

但據日本學者考證,這次中日圍棋「對抗賽」實有其事。日本史學家渡部義通曾在《棋道》雜誌上發表《古代圍棋逍遙》一文,稱:「日本王子可能是高岳親王(平城天皇的兒子)。高岳親王於仁明朝承和二年(835年)隨十三次遣唐使入唐,前後在唐共四十五年,而大中年間他自然在唐。」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高岳親王於仁並不是文德天皇時代來到唐朝的,而是很早就成了「唐漂」,對局的時候已經在唐朝停留了十多年了。

所以這個故事應該是真實存在的。

再說顧師言。

顧師言聞名圍棋史冊的事迹主要有兩點,除了以「鎮神頭」降伏日本國王子之外,還有就是和另一位高手閻景實在皇帝面前爭奪「蓋金花碗」。

當時,皇帝拿出「蓋金花碗」作為冠軍的「獎盃」,算是中國圍棋史上的第一次有史可查的「錦標賽」。顧師言一路過關斬將,最後和另一位高手,同樣是「棋待詔」的閻景實在決賽中相遇。閻景實執白先行,最終顧師言以「一路」取勝,把「蓋金花碗」捧回了家。

這個故事記載在《忘憂清樂集》中,相關棋譜也保存了下來。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比顧師言更早一些,中國圍棋已經揚威異域。

唐玄宗開元年間, 新羅國王病逝。唐玄宗派出特使,前往新羅參加弔祭活動。當時的圍棋名手楊季鷹作為副使一同前往,結果楊季鷹打遍朝鮮無敵手,揚我國威。

顧師言「三十三手鎮神頭」的棋譜已經失傳,後人常常與王積薪的「一子解雙征」混為一談。其實王積薪的「一子解雙征」變化更複雜,長達四十三手,張冠李戴了。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因為沒有棋譜,所以,人們以為顧師言只用了三十三手就干翻了日本王子,這個有些離譜,要知道三十三手,根本還在布局階段,這就能贏,雙方的實力差距也太大了。

雖說,古代圍棋更加重視攻殺,往往一開局就大砍大殺,互相扭住不放,但三十三手也有些太誇張了。

明代王世貞在《弈問》中就提出了疑問——

問:「顧師言三十三著而勝神頭王,信乎?」

曰:「一說日本王也,弈至三十三著而決勝,可謂『通神』者也,其猶在『坐照』上乎?。」

據後人猜測,這三十三手,和王積薪著名的「一子解雙征」一樣,應該是一個大型定式,顧師言的「鎮神頭」三十三手,王積薪的「一子解雙征」四十三手。

棋譜是沒了,但故事真讓人提氣。

三十三手干翻日本王子  大唐「飛刀」「震神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先後惹怒三位皇帝 兩次徘徊在死亡邊緣 明朝有個打不死的小強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達人

TAG:大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