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唐五代最猛的猛將,堪比霸王項羽,最後慘死在乾爹手裡

晚唐五代最猛的猛將,堪比霸王項羽,最後慘死在乾爹手裡

晚唐五代最猛的猛將,堪比霸王項羽,最後慘死在乾爹手裡

堪比霸王的李存孝

說來李克用控制不了幽薊地區,也不是沒有自身原因的。首先,李克用時代的河東軍閥集團仍然未脫沙陀部族野蠻舊慣,軍紀渙散,殘忍好殺。據《資治通鑒》記載:「克用親軍皆沙陀雜虜,喜侵暴良民,河東甚苦之。

他兒子李存勖勸他要約束軍紀,他卻說:「此輩從吾攻戰數十年,比者帑藏空虛,諸軍賣馬以自給;今四方諸侯皆重賞以募士,我若急之,由彼皆散去矣,吾安與同保此乎!俟天下稍平,當更清治之耳。

身處亂世,梟雄爭霸天下靠的是能否有效獲取各種資源,也就是如何從民間社會攫取支撐戰爭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說什麼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實是得了江山之後的一種詮釋,真實的情況是得天下者得民心,民心是可以被強力塑造的!

晚唐五代最猛的猛將,堪比霸王項羽,最後慘死在乾爹手裡

李克用

不過,從經濟學視角考量,李存勖的話更有道理。讓百姓保持一個能有效輸出資源的生存空間,對於統治者而言是划算的。但是這個道理,李克用並不明白,他考慮的僅僅是用縱容來籠絡軍心。在竭澤而漁的掠奪之下,本為富饒之地的河東不久便窮困不濟,晉軍甚至因「軍乏食,脯屍肉而食之」。軍需供應不濟,河東大軍遠征幽州,本身就已經輸了一局。

更為致命的是,李克用沒有識人之明,一任己意,賞罰由私,甚至搞得部下離德,猛將怨叛,最典型的就是義子李存孝的慘死。

李存孝在各種野史演義中的形象非常鮮活,《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的李存孝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正史中的李存孝也確實是一位難得一遇的將才,據《舊五代史·李存孝傳》記載,「存孝,本姓安,名敬思,少於俘囚中得隸紀綱,給事帳中,及壯,便騎射,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武皇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

晚唐五代最猛的猛將,堪比霸王項羽,最後慘死在乾爹手裡

李存孝

李存孝幾乎是戰無不勝,《舊五代史》將其比作張遼、甘寧,說他「足以冠三軍而長萬夫」,野史演義中更把他比作項羽,說「將不過李、王不過項」。猛將的情商可能不是很高,李存勖多少有點居功自傲,而李克用又是一個容易聽信讒言的人。

在河東集團攻取潞州的戰役中,李存孝戰功最大,但是李克用最終卻任命康君立為潞州留後,而李存孝僅僅得了一個汾州刺史的職位,很明顯是在防範李存孝。李存孝沒有領會父王的意思,竟然「負其功,不食者數日」,絕食耍性子,說明他真拿李克用當親爹了。

李克用的另一養子李存信,也是一個「聰敏多計,少善騎射,能四夷語,通六蕃書」的將才,但是與李存孝關係不睦。 景福元年(892年)正月,李克用任命李存信為蕃、漢馬步都指揮使,協同李存孝一同攻打成德節度使王鎔。但是,李存孝、李存信二人相互不信任,彼此逗留觀望,貽誤戰機。最後,李克用只有改派李嗣勛,大敗幽州、成德的軍隊,斬殺擒獲3萬人。

晚唐五代最猛的猛將,堪比霸王項羽,最後慘死在乾爹手裡

港劇《十三太保》

平心而論,李存孝當時確實有保存實力,觀望逡巡的問題,但並沒有通敵。李存信卻乘機向李克用進讒言,說「存孝有二心,常避趙不擊。」這裡的趙,指的就是成德節帥王鎔。李存信的進讒,加速了李存孝反叛。心中憂懼的李存孝真的暗中聯結朱溫和王鎔,還向唐廷輸誠,表示願意以邢州、洺州、磁州三州歸順朝廷,求賜旌旗與節鉞。更有甚至,李存孝還主動請纓,表示願意會同各道軍隊討伐李克用。

唐昭宗接納了李存孝的投誠,任命其為邢州、洺州、磁州節度使,但是並沒有部署諸道一起討伐李克用,僅命王鎔策應李存孝。很明顯,皇帝想坐山觀虎鬥。是年三月,李克用與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聯手攻打成德鎮的王鎔,結果竟然遭遇慘敗,三萬餘人被斬殺擒獲,李克用退駐欒城。

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親率大軍出井陘,逼迫真定,再度進攻王鎔。此時的李存孝竟然還打算與王鎔聯手,並前去鎮州,與王鎔商議軍機。李存孝明顯的態度令李克用憤怒,是年七月,李克用先討伐駐軍邢州的李存孝。王鎔立即出兵救援邢州,卻被李克用大軍擊敗於平山。

晚唐五代最猛的猛將,堪比霸王項羽,最後慘死在乾爹手裡

姜大衛版的李存孝

七月初六日,李克用大軍打到王鎔老巢鎮州附近。此時幽州的李匡籌也被李克用解決,孤立無援的王鎔只好向李克用投降,臨陣易幟,「乞盟,進幣五十萬,歸糧二十萬」,更過分的是,王鎔竟然還向李克用提出「請出兵助討存孝」。於是,李克用與王鎔兵合一處,三萬大軍駐紮於邢州東南的任縣,而晉軍另一支李存信則在邢州龍岡縣的琉璃陂駐紮。

李存孝陷入了艱難保衛戰之中,在晉軍的溝塹戰術下,邢州城已然是「飛走不能及」的孤城。這一年年底,邢州城已經彈盡糧絕,李存孝決定投降。乾寧元年(894)三月,李存孝登上城牆,對城外的李克用哭訴:「兒蒙王深恩,位至將帥,苟非讒慝離間,曷欲舍父子之深恩,附仇讎之黨!兒雖褊狹設計,實存信構陷至此,若得生見王面,一言而死,誠所甘心。」

李存孝說父子情深,將如今分道揚鑣、兵戎相見悲劇歸結為他人讒言挑撥。李克用動了惻隱之心,派夫人劉氏入城慰勞。劉夫人將李存孝帶到李克用大營請罪,李存孝當即跪下認罪說:「兒立微勞,本無顯過,但被人中傷,申明無路,迷昧至此!」

晚唐五代最猛的猛將,堪比霸王項羽,最後慘死在乾爹手裡

藩鎮割據

李存孝說的「被人中傷」,就是說李存信背後進讒言。李克用一聽,又火了,大罵道:「爾與王鎔書狀,罪我萬端,亦存信教耶!」李存孝與王鎔結盟,這是既成事實,也不能全部歸咎於李存信打小報告。

於是,李克用將李存孝押回太原,以車裂處死。其實李克用「深惜其才」,本不想下手誅殺,希望諸將為他求情,就此順勢免了他的罪。哪裡知道,李存孝平日孤傲自負,引得諸將嫉妒,竟然沒有一個人出面求情,這樣一位「挺身陷陣,萬人辟易」的猛將最後落得一個車裂的 下場。

李存孝死了,李克用也是痛惜的,對於手下諸將很是失望,「不視事旬日,私憾諸將久之」。李存孝慘死,河東集團失去一員猛將,制衡幽薊一帶的劉仁恭又少了一個利器。對於李氏沙陀的霸業也是不小的損失,「自是克用兵勢浸弱,而朱全忠獨盛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言文史 的精彩文章:

兄弟相殘奪皇位,比李世民玄武門之變還狠,干兄弟全投靠了仇人
清政府以茶葉和大黃制裁英國人,並非愚昧無知,曾是一種有效制裁

TAG:朱言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