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師讀書會的有效運行策略

教師讀書會的有效運行策略

我的專業成長得益於教師讀書會的引領和熏陶。我從2009年開始參加教師讀書會,後來又組織大學生和在職教師以讀書會的形式進行專業學習。10年來,我見證了一些讀書會組織得生機勃勃、風生水起,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教師;也見過不少讀書會虎頭蛇尾,直至門可羅雀、偃旗息鼓。

讀書會辦不好的十大原因

讀書會的本質是專業學習共同體,許多教師讀書會開展不好往往與以下十種因素有關。

一是讀書會的願景和目標不清晰,缺乏長期規劃,混淆專業閱讀與消遣閱讀,在選擇共讀書目上缺乏專業規劃;二是校長等領導不支持,讀書會缺乏場地、時間的支持與協調;三是缺乏真正的學術領頭人,讀書會成員彼此的思維「同質」,對話討論猶如「蘿蔔湯熬蘿蔔」,熬來熬去,一個味道;四是缺乏穩定的骨幹成員;五是沒選對書,要麼太深奧讀不懂,要麼太淺顯激發不起求知慾望,要麼所讀內容無法與實踐打通;六是急於求成,把讀書當作「吃藥」,期待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七是缺乏明晰的規則,過度強調自由,導致一盤散沙;八是過度依賴外在的制度約束或者行政推動,沒有形成主動自覺的文化;九是知行分離,為讀而讀,為消遣而讀,讀書沒有轉化為教育教學的生產力;十是沒堅持,面對困難不是積極尋找對策,而是退縮放棄。

辦好讀書會的十個要素

要組織讀書會,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讀書會發起者要問自己:我為什麼要組織讀書?我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並為之而付出努力?我是否有強烈的願望和決心來做一件事?我是認真的還是一時興起、圖個新鮮?

組織讀書會看似理想、浪漫,但真正要做好、產生效果,困難很多,頗為不易,而最關鍵的還是信心與決心。如果這幾點沒有想清楚,就容易虎頭蛇尾,畏難退縮。除此之外,以下十個要素,非常重要。

校長支持是前提。要在學校組織教師讀書會,沒有校長的支持很難開展和長久。校長的支持表現為五個方面:一是提供合宜的場所;二是號召鼓勵教師參加;三是提供經費,用來添置必要的設施設備;四是協調安排課程、會議等,保證讀書時間;五是親自參加,行動就是姿態,出席就是支持。

學術主持人是核心,骨幹人員是關鍵。如果把讀書會比作一棵大樹,學術主持人是樹榦,骨幹人員是樹枝,其他人員是樹葉。學術主持人的知識底蘊和學術水準要高於讀書會教師的平均水平,而且被讀書會的教師們認可,這樣他就能在共讀中帶領大家的認知「飛起來」。除此之外,學術主持人還要有積極性和責任心來長期參加共讀。讀書會要有若干骨幹人員,他們對於閱讀發自內心地喜歡,除非特殊情況,都能保證參加,而且有熱心和責任心,積极參与讀書會的組織工作。

場地、時間和設備是保障。讀書會的場所盡量不要選擇在教室或會議室,最好設在一個舒適、幽靜、雅緻的空間,讓大家來此感受到休閑甚至享受,有身心愉悅的感覺。每次共讀建議2—3小時。超過3小時,時間太長,參與者會感覺疲勞;不足2小時,時間太短,又無法使閱讀、思考和對話充分展開。讀書會的場所要備有熱水壺、紙杯,以便參加者飲用,要有投影儀和白板,以便展示,準備錄音筆或手機,方便將錄音整理成文字。更重要的是確保人手一本共讀之書。

流程要規範。共讀頻率建議每周或每半月一次。間隔太短,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間隔太長,淡化閱讀的效果。共讀前一周(或半月)發布共讀公告,布置預習題。預習非常重要,共讀的水平、對話的質量主要取決於預習的質量。

現場朗讀非常重要。共讀時,由朗讀水平高者朗讀,或者參與人輪流朗讀。朗讀其實不是簡單地閱讀,而是一種演繹、一種解釋。有的讀書會省卻朗讀程序直接開始討論,我不贊成這種方式,原因一是參與者水平再高,大多數也不如經典書分析透徹,不如老老實實讀懂經典書;二是大量實踐證明,許多教師缺乏提前預習的習慣,如果沒有現場的朗讀,對話就缺乏共同的知識背景,常常跑題,甚至只是把文本作為討論自我意見的話題或引子。

朗讀完一章,開始討論和對話。討論和對話提倡自由發言,但對跑題或無效發言要及時提醒或中斷。討論完畢,學術主持人要作一個總結梳理,凸顯共讀主題,廓清認識誤區,點評對話質量,布置下一次閱讀內容,讓參與者總能有新的啟迪和收穫。

規則要明晰。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讀書會要充分發揚民主和自由,但沒有規則的自由是烏合之眾。我發起的常春藤讀書會擬定了章程來規範讀書會,比如一年中有半數沒有參加線下共讀、兩次未提交自我閱讀故事、日常未展示閱讀批註,同時滿足上面三種條件者,將取消共讀資格,請出共讀群。

人數要適中。讀書會最佳的人數是5—25人。不足5人,共讀缺少氣氛;超過25人,就很難保證每一個參與者充分對話。組織者要把探求真理當作核心目的,不要把參與者數量當成重要目標,不需因為人數多寡患得患失。把焦點過度放在他人參加與否,就容易喪失閱讀和探求的自由。

整理文字實錄。之所以要整理成文字,一是將思維的火花固化下來,二是方便因有事而未參加者學習。現在,手機軟體功能非常強大,在整理文字實錄時,可以通過微信或訊飛軟體語音輸入。做文字實錄雖然有一定工作量,但整理是二次學習、是學習內化的契機。在我組織的讀書會中,每次都有人搶著整理實錄。

儀式和慶典是點綴。不斷有創新,參與者就有新鮮感。讀書會可以適當舉辦一些活動、慶典和儀式,提高讀書會的品位,激發參加者的興趣。比如在年終舉辦樸素而隆重的年會,表彰年度閱讀人物、年度讀書榜樣等;在春夏組織會員集體郊遊,戶外閱讀;邀請專家學者做專題講座或報告等。

讀寫結合是要點。閱讀要和寫作結合起來。寫作是思維的「體操」,書寫才是真正思考的開始,不動筆墨不讀書,只閱讀不寫作,專業發展的空間就很有限。想通了但寫不出來,就是沒想通;想清楚寫不出來,就是沒想清楚。對於不擅長寫作者來說,可以從摘抄開始,逐漸養成批註的習慣。讀書會還可以建立一個「打卡群」,每日閱讀,隨時書寫,彼此交流,互相激發,讓打卡成為一種像呼吸一樣自然的學習方式。

文化是靈魂。讀書會在初期需要依靠規則,但要想長期堅持必須形成內在的文化。讓讀書會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內化為每一個參與者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一旦規則上升為文化,讀書會就有了強大的生命力,不會因為意外的因素而中斷。

共讀共寫是形成文化的最佳途徑。在我主持的新教育實驗網路師範學院,為了形成「新網師文化」,我堅持寫「新網師一周觀察」,或者圍繞某一知識點深度剖析、詳細闡述,或者探討網師學員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或者發掘網師榜樣以激勵鼓舞更多教師見賢思齊,這些文章或啟迪智慧,或教授方法,或委婉勸勉,或直言批評,成為網師學員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通過共讀共寫,讓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學員成為有共同願景、使命、價值觀「尺碼相同的人」。此外,讀書會還可以構建自己的文化符號——會徽、海報、文化衫,創辦微信公眾平台,開設對外宣傳展示的窗口。

組織讀書會六大忌

一忌選擇質量低的書。寶貴的時間用來讀最有價值的書,教育經典或者真正的名家寫的書是首選。經典雖然不太好懂,但直抵本質,揭示規律,歷久彌新。

二忌消遣性閱讀。對經典之書,宜慢讀、細讀,多批註,畫思維導圖,反覆與文本對話。讀得透比讀得多更重要,切忌蜻蜓點水,不求甚解。

三忌行政化。讀書會的權威不是領導做學術主持人,當然,如果校長真正領悟共讀之書,也可以是學術主持人。

四忌不能堅持。讀書會的效果和魅力唯有長期堅持,才能顯現。如果因為一時的困難,就止步不前,反而會引發對讀書會的誤解。

五忌強制全員參加。自由應該成為讀書會的核心文化之一,一旦強制參加,哪怕出發點好,也很難有理想的效果。不妨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多激勵喜好閱讀的教師,帶動其他教師。最關鍵的是讓參與閱讀的人有收穫、有成長、有成就,這才最有說服力。當然,也不是不可以用行政的力量,理想的方法是用行政的力量要求教師們參加,但要給教師們退出的自由。

六忌知行割裂。讀書會的閱讀要與教育教學實踐打通,不要成為屠龍之技。讀書是為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參加者要帶著實踐中的困惑去閱讀,通過閱讀去破解教育教學中的難題。

讀書會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有成長的過程和各階段的特點。大多數讀書會要經歷五個階段:形成期、混亂期、規範期、創造期和文化期。在形成期,發起者發布信息,選擇場地,招募會員等。讀書會組織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困惑,如讀什麼書、選擇什麼時間、經常有人來不了、感覺不到收穫等,這時就進入了混亂期。此時,需要進入規範期,發起人與大家一起重新梳理讀書會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制定清晰的規則,甚至要淘汰一些人。經過規範期,讀書會重新煥發生機,閱讀有序開展,活動靈活組織,甚至不斷有新的創意和新點子,這就進入了創造期。如此運行若干年,讀書會的規則已經內化到參與者的靈魂中,讀書的效果和價值也逐漸顯現,大家已經由過去的被動參加轉變為主動投入,而且,不會因為其他人的退出、不會因為地點的變遷而停止讀書,甚至有的人還會創建讀書會的分會,這時,讀書會就進入了最理想的文化期。

(作者系山西省忻州師範學院教師、中國教育報2017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20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產教融合培養人工智慧應用人才
青海職業教育靠什麼「冒尖」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