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民黨裝備更好,卻為何不能對解放軍形成壓倒優勢?原因在這裡

國民黨裝備更好,卻為何不能對解放軍形成壓倒優勢?原因在這裡

國民黨裝備更好,卻為何不能對解放軍形成壓倒優勢?原因在這裡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24日,杜聿明調集邱清泉、孫元良兵團並肩南攻,粟裕以部署在徐州以南的7個縱隊加2個旅應戰,戰場上炮聲隆隆,火光衝天。

孫元良是川軍將領孫震的侄兒,他這個兵團當時實際控制的只有兩個軍,都是孫震舊部。孫震部隊是所有川軍中最親蔣的部隊之一,基本上算是中央系,要比馮治安等雜牌部隊可靠,但他的作戰特點也與一般地方軍相仿,即防禦強過攻堅。兩兵團作戰時,基本上還得靠邱兵團一家使勁,進展稍有不順,邱清泉和孫元良就會互相埋怨,說對方保存實力,不肯犧牲。

杜聿明採用的仍是步炮車協同配合的戰術,這一戰術對空軍和炮火的依賴性太大,只能白晝攻擊,而以國民黨空軍力量之薄弱,又遠遠達不到應有的戰略要求,更不可能對解放軍形成絕對的壓倒優勢。

在當天作戰中,邱、孫兵團前進了大約5里左右,而這時對開的黃維兵團一天就可以北推數十里乃至百里路程。

推進速度如此之慢,讓杜聿明很不甘心,經過調整補充,又於第二天督令兩兵團繼續攻擊前進。

國民黨裝備更好,卻為何不能對解放軍形成壓倒優勢?原因在這裡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可是接下來的推進速度更慢。粟裕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像徐東防禦戰中那樣,大量採用肉搏戰的方式進行阻擊,地面上到處短兵相接,空軍看著只能幹著急,沒法助戰。

不過杜聿明也用不著再羨慕北進的那位兄弟了。

在黃維一路猛進之時,幕僚中就有人感覺到了不對勁,憂心忡忡地對黃維說:「我軍如入無人之境,會不會中劉鄧的誘軍之計?」

黃維不以為然,在彈藥糧草已顯不足的情況下,繼續快馬加鞭,結果猶如吞餌之魚,在劉伯承所布大網中越鑽越深。

1948年11月25日,黃維兵團被以中野為主的解放軍包圍在雙堆集,寸步難以蠕動,重蹈了黃伯韜兵團在碾庄的復轍。

說起來,黃維比黃伯韜更慘,他的兵團被壓縮在東西20里,南北15里的範圍內,這個包圍圈比碾庄包圍圈更小更窄。

國民黨裝備更好,卻為何不能對解放軍形成壓倒優勢?原因在這裡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中野指揮部內一片喜氣洋洋。劉伯承指著地圖上的雙堆集興奮地說:「這帳好算,黃維12萬兵馬,平均每500米地段上,就有400多個敵軍官兵,任何一炮下去,都要傷著敵人。」

劉伯承用四川話打了個比方 :「真是十五個駝子睏覺,七拱八翹地擠在一起羅!」

鄧小平平時異常嚴肅,不苟言笑,這時也難得地露出了笑容:「我倒要看看黃維守著這兩個尖谷堆(指雙堆集),怎樣攻如猛虎,動如脫兔?」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戰神粟裕》)

實體書《戰神粟裕》已出版上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