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古代文化常識(2):10個問題你能答對幾道?

古代文化常識(2):10個問題你能答對幾道?

古代文化常識(2):10個問題你能答對幾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第一期答案:

1、答案:D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歲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雙慶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來就是141。

2、答案:D解析:「雲過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茵」是唐代溫庭筠的《蘇武廟》說的蘇武的事,而頌王昭君的對聯是「青冢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招魂」。

3、答案:B解析:題干「勸君更盡一杯酒」是唐代王維的《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詩句,「勸君」與「與爾」有第二人稱相對,「更盡」與「同消」有動詞相對,「一杯酒」與「萬古愁」數量詞相對,所以選B項。

4、答案:C解析:「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鍊石補天」、「燧人氏鑽木取火」、「精衛銜石填海」的神話故事家喻戶曉。

5、答案:B解析:院試是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的一種考試,也叫章試。各地考生在縣府里參加考試,由省里的提督學政主持,考取者稱生員,俗稱秀才(茂才)或相公。明清科舉制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為省一級考試,由翰林或部院官員主考,考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是舉人在京城參加的全國統一考試,由禮部主考,合格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考試合格者為進士,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連續考中鄉試、會試、殿試第一名者稱為「連中三元」。

6、答案:D解析:《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聊齋」是其書房名。《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謚號「文正」。《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軒長短句》,作者辛棄疾,號稼軒。《王右丞集》,作者王維,官至右丞。《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此集為唐穆宗長慶年間編輯。

古代文化常識(2):10個問題你能答對幾道?

7、答案:C解析:「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我國黃河中下游一帶,在北回歸線以北,終年不會有太陽直射,陽光會從南面照射,山的南面可以被太陽照射到而北面則受不到陽光照射,所以山南為陽,俗稱「陽坡」;山北為陰,俗稱「陰坡」。水(河流)的方面,由於地形是西北高向東南漸低,由於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向東流的河流在流動時會傾向於往東南方向流動,南岸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蝕下淘,南岸相對高差大,地勢低濕,岸下難受光照;北岸反之。江陰:處於長江南岸。漢陽:漢水的北邊。過去的漢陽與漢口連成一片,在《明史》中說到,漢水一直是從龜山之南流入長江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鸚鵡洲頭漢陽汽車渡口。大約十五世紀初,漢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點就是裁彎取直,這次漢水徑直向東流經龜山之北入長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樣。所以,今天的漢陽應該改稱為「漢陰」才是。衡陽:處於南嶽衡山的南邊。華陰:西嶽華山的北邊。

8、答案:A解析:五更計時法: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半夜為三更。由此推算:一更天約在19:00時至21:00時;二更天約在21:00時至23:00時;三更天約在23:00時至次日1:00時;四更天約在1:00時至3:00時;五更天約在3:00時至5:00時。「點」是比「更」小的夜計時單位。古時為計時準確的需要,又把每個「更」劃分為五個「點」。經推算可知,一「點」等於現今的二十四分鐘,五個「點」的時間正好是一「更」。「五更三點」是「早晨5點72分,即6點12分」;「三更四點」是「凌晨1點96分,即2點36分」。

9、答案:B解析:史聖: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人)。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醫聖:張仲景,名機,南陽郡(今河南鄧州人一帶人),東漢著名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書聖: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書法家,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著有《蘭亭集序》。

畫聖:吳道子,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唐朝著名畫家,擅長人物畫,有「吳帶當風」之美譽。

茶聖:陸羽,字鴻漸,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

詩聖: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著有《杜工部集》。

10、答案:C解析:詩魔——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所以人稱「詩魔」。詩鬼——李賀,其詩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詩佛——王維,是「當代詩匠,又精禪上理」,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是中國文學史上唯一享有了「詩佛」之稱譽的詩人。詩仙——李白,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詩聖 ——杜甫,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聖」。詩豪——劉禹錫,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詩骨——陳子昂,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詩狂——賀知章,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詩傑——王勃,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詩奴——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詩囚——孟郊,作詩苦心孤詣,慘淡經營,無好問,曾稱之為「詩囚」。七絕聖手--王昌齡,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稱之為「七絕聖手」。五言長城--劉長卿,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杜紫薇——杜牧,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溫八叉——溫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人稱他為「溫八叉」。

古代文化常識(2):10個問題你能答對幾道?

第二期問題:

11、清代【張鵬翮hé】撰寫的三蘇祠的門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其中「千古文章四大家」中「四大家」是:( )

A、韓愈、 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B、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C、柳宗元、歐陽修、蘇洵、王安石 D、韓愈、 柳宗元、歐陽修、蘇軾

12、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浩如煙海,二十四史乃是中華文化遺產的精華,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華。「前四史」是指:( )

A、《史記》 、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B、《國語》 、 《左傳》、 《戰國策》 、《史記》

C、《左傳》 、 《戰國策》、《史記》、 《資治通鑒》

D、《戰國策》 、《史記》 、 《漢書》、 《後漢書》

13、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其中表示四季開始的四個節氣是:( )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 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

14、干支紀法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紀年方法。所謂「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總稱,它是一種周期性的循環順序,如何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計算方法:(公元年份-3) ÷60 ,得餘數 R;再求 R÷10的餘數是X,R÷12的餘數是Y。並根據下表,就可以很簡單的換算公曆年份成為干支紀年。

1 2 3 4 5 6 7 8 9 0

X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Y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例如:公元2000年的干支如何? (2000-3)÷60= 33 ....... 餘數(R)17 ,(R)17÷10= 1 ....... 7(X), (R)17÷12= 1 ....... 5(Y), 因此,公元2000年是干支紀年的庚辰年(農曆)。現在,計算公元2015年的干支紀年,應該是哪一年:( )

A、甲午年 B、丙申年 C、乙未年 D、丁酉年

古代文化常識(2):10個問題你能答對幾道?

15、中國隋唐以後的官職實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效率高,三省長官之間互相牽制,把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間接加強了皇權。三省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的機構和「六部」中負責軍事、軍政事務的機構分別是:( )

A、尚書省、兵部 B、門下省、吏部

C、中書省、刑部 D、尚書省、工部

16、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的經典書籍,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其中「四書」是指:( )

A、《詩經》 、《尚書》 、《周易》和《春秋》

B、《大學》 、《中庸》 、《論語》和《孟子》

C、《國語》 、《左傳》 、《禮記》和《春秋》

D、《詩經》 、《尚書》 、《禮記》和《周易》

17、《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為後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料。「四庫」是指:( )

A、仁、義、禮、智 B、禮、樂、書、數

C、詩、書、禮、易 D、經、史、子、集

古代文化常識(2):10個問題你能答對幾道?

18、我國古人對嬰、幼、少、青、壯、中、老各個年齡的稱謂,真可說是名目繁多,雅緻有趣。古代的「及笄jī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稱的年齡分別是:()

A、15歲、20歲、30歲、40歲、60歲

B、女子15歲、男子20歲、50歲、60歲、70歲

C、女子15歲、男子20歲、30歲、40歲、60歲

D、13歲、20歲、30歲、50歲、60歲

19、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五嶽起源於古代中國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國君對山神的祭祀聯繫在一起的。其中「東嶽」、「西嶽」、「南嶽」、「北嶽」、「中嶽」分別指的是:( )

A、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 B、華山、衡山、恆山、嵩山、泰山

C、衡山、恆山、嵩山、泰山、華山 D、恆山、嵩山、泰山、華山、衡山

20、「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由五種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間,相互作用、相互發展,維繫著自然的平衡。「五行」中分別代表「生長的物質」、「散發熱能的物質」、「大自然本身」、「循環流動的物質」、「堅固的物質」的物質元素是:( )

A、金、木、水、火、土 B、火、土、水、金、木

C、木、火、土、水、金 D、土、水、金、木、火

答案下期公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人們必須尋求美和真——19世紀末著名的法國學院派畫家油畫賞析
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畫家——雲門張岩的山水情境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