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莫是龍行書五言詩《謝張中丞召宴》 立軸

莫是龍行書五言詩《謝張中丞召宴》 立軸

莫是龍,生年不詳,只知他卒於明宗萬句十五年(公元一五八七年),大約五十歲左右。他曾經得到石刻米芾的「雲卿」二字,因以為字,後以字行,改字廷韓,號秋水,又號後明。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僑居上海。幼極聰慧,八歲讀書,目下數行,十歲能文,有「聖童」之稱,後補郡博士弟子。古文詞宗西京,出入韓柳,詩具唐風,著有《石秀齋集》。畫山水宗黃公望而另得蹊徑,磊落蔥鬱,氣韻尤別,頗自矜重不輕示人。深於畫理,傳有《畫說》一卷。《明史·文苑傳》稱其善書。法靈、王及米南宮,《藝苑卮言》謂:「是龍小楷精工,過於婉媚,行草豪逸有態。」皇甫訪、王世貞等極稱之。刻有《崇蘭館帖》。

行書五言詩《謝張中丞召宴》是莫是龍一篇詩書俱佳的上乘作品。

五言古風,二十八句,一百四十個字。敘事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前十句,主要是歌頌張中丞為官清明,品德高尚。第二段是中間八句,從「余猥困泥滓」到「尊酒向我傾」,為詩的中心,感謝張中丞知遇之恩,同時亦即破題——謝主人召宴。最後一段也是十句,除了說明召宴的目的以外,更重要的是傾吐送別時的感情,並語重心長的指出世路更險於蜀道,望自多加珍重。全詩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言樸實,情感真切,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過多的渲染,以平鋪直敘的肺腑之言而動人心弦。這首詩極富漢魏詩歌的風采,使我們從中窺到了莫是龍「工詩」之一斑。

莫是龍書法繼承家學。其父如忠,嘉清十七年進士,累官浙江布政使。書法以二王為宗,尤工草書,勢若龍蟠虎卧。董其昌說:「吾鄉莫中江方伯,書學右軍,自謂得之《聖教序》,然與《聖教序》體小異。其沉著逼古處,當代名公未能或之先也。予每詢其所由,公謙遜不肯應。及見王右軍《官奴帖》真跡,儼然莫公書,始知公深於「二王」。「二王」書在明代,雖不似盛唐之甚,但由於好幾個皇帝都喜歡書法,並且也和宋代一樣,大興帖學。儘管有人認為此時「書學,江河日下」,但其行草書「雖絕不知名者,亦有可觀,簡牘之美,幾越唐宋。」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莫是龍既精於晉之靈王,而又參以宋之米芾,形成自己的風格,是不足為奇的。然而能夠免除「妍者易稚,媚者易俗」的弊病,的確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行書《謝張中丞召宴》詩軸,以米字為主,用「二王」之流美,克服米芾之凌厲,全篇一氣呵成,無滯無礙,並且用了較多的牽連映帶。如:「心簡」、「周文」、「宰度」、「頗采」、「諸生」、「顧篆」、「由敦」、「忝嘉」、「尊酒」、「向我」、「豈無」、「夜娛」、「蜀道」、「裁翰」以及「奠舊京」、「秣馬過楚」等等「一筆書」。同時,在這種懸瀑欲瀉的形勢中,復又擷取董其昌的閑逸、疏朗的格調,清麗蕭散,暢達有韻。這是他曾為董的幕僚,並為其代筆作書的結果。

像莫是龍這種詩書俱佳的精品,傳世不多,《謝張中丞召宴》行書五言詩軸,是「極應寶之」的。

莫是龍行書五言詩《謝張中丞召宴》 立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莫是龍行書五言詩《謝張中丞召宴》 立軸

莫是龍行書五言詩《謝張中丞召宴》 立軸

錄文:中丞體明德,芳軌駕時英。出苻帝心簡,授鉞揚霜旌。秉憲肅南服,開府奠舊京。武衛既已周,文教亦云明。乃弘上宰度,頗采幽人貞。余猥困泥潭,旅進躡諸生。一顧蒙甄知,眷以國士稱。下賤或忘貴,略分由敦情。入幕,黍嘉招,尊酒向我傾。豈無終夜娛,會有萬ń行。馬過楚山,捧輿戀錦城。修坂青天俱,飛棧丹梯橫。世路更險鬍,蜀道乃夷平。感遇非一途,裁翰涕欲盈。

款識:張中丞嵋峨先生侍養暫還蜀中,召鱣幕府,深夜留邀,詰朝呈謝,莫是龍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