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平成時代的自然災害思考日本的防災體制

從平成時代的自然災害思考日本的防災體制

從雲仙普賢岳火山爆發,到阪神大地震、東日本大地震,頻發的自然災害為日本平成30年間留下了時代的烙印。

災害較少的昭和時代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日本1945年到1989年自然災害的特徵。在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的15年間,日本每年因自然災害死亡的人數超過一千人,再加上長期戰亂,整個日本處於百業待興的狀態。1959年的伊勢灣颱風災害發生後,日本政府在1961年頒布了《災害對策基本法》,該法律影響了平成時代的災害應對。但是該法律僅針對已經發生過的災害提出了對策,沒有對潛在的自然災害做出預防。這段時期,日本的經濟增速每年都超過了10%,在公共事業發展的同時必須考慮防災減災。但是恰巧這段時期日本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自然災害。

伊勢灣颱風災害之後,一直到1989年,日本死亡人數最多的自然災害是1982年的長崎暴雨災害,死亡人數299人。除此之外沒有發生大的災害,而因災死亡人數的下降竟被很多人誤認為是政府的防災政策的功勞。

從平成時代的自然災害思考日本的防災體制

平成時代並不太平,但真的是「國民抗災能力不足」嗎?

雖然年號取名為「平成」,寓意「國內外、天地能夠和平」。但是平成時代並不太平,就連國際上也發生了很多自然災害。

1991年日本的雲仙普賢岳火山爆發,1993年北海道南西沖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這些自然災害嚴重打擊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直到1995年阪神大地震爆發,日本民眾一直遵循大正時期關東大地震的經驗,認為如果不是地震引起的火災蔓延也不會死亡這麼多人。但是阪神大地震傷亡慘重的主要原因是木製建築的老化。而當時社會普遍認為,死亡5000人的原因是國民抗災能力的不足。

從平成時代的自然災害思考日本的防災體制

說到國民抗災能力,日本的地方團體和志願者群體始終積极參与救災。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救災工作始終堅持政府主導。但是在阪神大地震之後,約有140萬名志願者活躍在救災一線並支持著災後復興工作。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地方團體和自治組織紛紛伸出援手,組織志願者前往災區,幫助災民開展災後重建工作。在政府的公權力與民眾、地方團體力量的配合下,災後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政府防災法律的完善任重道遠

直到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爆發,日本政府才意識到必須重新思考對地震的預防。但在實踐中,政府要面臨諸多問題。2018年大阪府北部發生地震,再加上西日本暴雨和颱風21號等一連串災害影響,留給政府修改法律的時間儼然不多了。此外,在救災中,志願者犧牲人數的上升問題也值得關注,這些都是擺在日本政府面前的課題。

從平成時代的自然災害思考日本的防災體制

脆弱的城市「防災文化」需要被重視

日本向來重視「防災文化」的教育。在日本,「防災文化」的教育不僅包括防災安全教育,還包括政府的一些政策實施。如治水大壩等基礎設施建設,氣象科學等自然科學、工學技術水平的提升等。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空間不斷被擠占,寸土寸金的城市裡高樓鱗次櫛比、越建越高。這也帶來了安全隱患。電路、水道覆蓋整片街道住宅,一旦發生地震,即使高層沒有遭受損失也會受到區域停水停電的影響。而且要將眾多住戶統一安置在指定的避難所並非易事。

因此,日本關西大學社會安全學部特聘教授河田惠昭認為,要進一步加強「防災文化」教育,尤其重視城市的「防災文化」教育,完善相關設施建設,讓民眾學會在災害來臨時自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8年前這位媽媽讓國際輿論嘩然,8年後兩個女兒哈佛畢業
《町田的世界》公開特別影像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