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涯海角」表面發現甲醇、水冰和有機分子證據

「天涯海角」表面發現甲醇、水冰和有機分子證據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視野」號任務團隊發布了對迄今拜訪過的最遙遠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進行飛掠獲得的科學成果,揭示了其發展歷程、地質情況和構成。相關細節已發表於《科學》雜誌。


  最新發布的是新年期間「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時收集的第一組數據,飛掠「天涯海角」也是科學家首次對一個保存完好的星子(行星形成時代的遺物)進行調查。

  數據表明,「天涯海角」長約36公里,由兩個截然不同的小天體組成:巨大的扁平體(「天涯」)和圓圓的小天體(「海角」)通過「頸部」連接在一起。


  這兩個天體如何形成這一形狀?研究人員解釋稱,它們很可能曾經像柯伊伯帶中的許多二元系統一樣彼此繞軌道運行,直到一些過程讓它們「相吻」並「依偎」在一起。


  科學家認為,為了實現這種「溫和」的合併,該二元系統的大部分軌道動量必然已消散。但他們不知道,這應該歸因於古代太陽星雲中氣體產生的動力,還是由於「天涯」和「海角」推開了其他與它們一起形成的天體,讓能量消散並使自身的軌道縮小。


  「新視野」號首席研究員艾倫·斯特恩說:「關於『天涯海角』的發現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太陽系形成的理論。」

  在顏色和構成方面,「天涯海角」與柯伊伯帶區域的許多其他天體類似。它很紅,是探測器曾訪問過的最紅的外太陽系天體。科學家認為,這種紅色色調由其表面有機物質的改變引起。「新視野」號在「天涯海角」表面發現了甲醇、水冰和有機分子的證據,這種混合物與航天器以前探測過的大多數冰體截然不同。


  「新視野」號現在離地球66億公里,運行正常,並以53000公里/小時的速度進入柯伊伯帶深處。飛掠數據仍源源不斷傳來,將持續到2020年夏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你被防晒謠言「黑」了么?看完這一篇你就都懂了
嫦娥五號將帶回月球之謎「拼圖」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