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在東北大學有一位老師

入職前8年,卻只發表了3篇論文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

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全院五六百名教師工作業績排名,曾倒數第一

……

儘管這樣

他卻始終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

沒有對口文獻

沒有成型的科研團隊

也沒有可借鑒的經驗

卻鍥而不捨地

開創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科研路

他就是李旭光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01

「能讓大家認可我們所從事的科研工作

絕非一朝一夕」

01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本碩就讀於東北大學自動化專業,上海交通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信號與系統實驗室博士後,以人才引進(一級副教授)的形式直接進入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多年的求學經歷,為李旭光贏得了一個較高的工作起點。

2010年入職東北大學後,李旭光決定基於自己博士及博士後期間的科研基礎,重點開展「時滯系統的完全穩定性問題」研究。

長久以來,時滯系統的完全穩定性問題在數學、醫學、生物、生態、控制、機械、經濟等諸多學科中被廣泛研究,但卻一直未被系統解決,是一個公認的國際難題,且相關研究也是由歐美學者主導並佔據理論制高點。

「能讓大家正面認可我們所從事的科研工作,絕非一朝一夕。但這是一個科學問題,必須要有人研究。」即使經受坐冷板凳的煎熬,李旭光仍然保持科研毅力和定力,心無旁騖,緩步前行。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時滯」小科普

時滯就是時間的滯後。人生病需要吃藥,但藥物不會立刻見效,需要一個藥物在體內吸收並發揮功效的過程;網路控制系統中的數據傳輸與處理,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看出反饋效果;經濟金融領域,任何一項財政政策的實施到其發揮作用都有一定的延遲……時滯幾乎存在於現實世界中的所有動力系統之中。

02

五六百人的教師年底考核

排名曾倒數第一

02

隨著研究逐漸深入,李旭光發現,一些「國際牛人」的研究工作在遇到技術難點時都迴避或繞開,有些文獻甚至存在嚴重的誤導性。閱讀前人的相關文獻,獲取的啟發性信息非常有限,反而還走了很大一圈彎路。這讓李旭光意識到:「現有文獻中所有的數學工具都不能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數學工具。」李旭光本碩博都是自動化專業,缺乏專門的數學理論培養和訓練,做出這樣的決定無疑是極具挑戰性的,理論難度和現實風險並存。

基礎理論研究有其科學規律,相比於應用技術研究,步子要慢一些,加之學校里從事這一研究的教師很少,這種基本是單打獨鬥的研究模式,讓李旭光的工作進展想快也快不起來。

他帶領學生摸著石頭過河,廣泛查閱數學領域文獻,大膽提出假設,小心進行求證。一年沒有成果,兩年、三年沒有產出,在信息學院五六百人的年底考核中,李旭光經常排名靠後,甚至曾倒數第一。

「大多數控制領域課題只要提出一些新的方法或技術,就可以發出論文,但是我們的研究課題不同,需要系統深入研究其內部數學規律。其實連我們自己當時也根本不理解李老師為什麼要選擇這麼難的課題。」

——最早和李旭光開展科研工作的學生回憶說

03

「為了發一篇16頁的論文

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03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人們常說,做科研,就要忍受漫長的寂寞時光,沉得下去,才能浮得上來。也許正是因為吃得了沉寂的苦,才能打開事業的新局面。利用「解析曲線」這一數學知識,他們一鼓作氣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點,並最終在國際上首次完整解決時滯系統完全穩定性問題。

2016年8月,李旭光團隊將這一核心研究成果寫成一篇論文,投稿在控制領域的頂級雜誌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上。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一條異常艱辛的審稿之路。

由於他們的研究方法完全不同於前人研究,是一條全新的研究路徑,因此有權威審稿人以錯誤的技術觀點否認、攻擊李旭光團隊的研究成果,並嚴重誤導論文的評審過程。在此情況下,負責審核論文的期刊編委給予了負面評審決定。

為了爭取正確公平的評審結果,李旭光又開始了為期兩年多艱苦的申訴抗爭積極與期刊的高級編委們展開交涉,撰寫153頁的申述材料,經歷多輪評審……他不卑不亢,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堅守科研信念,並最終申訴成功,論文也在該雜誌2018年8月期按首頁長文發表。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04

「鍥而不捨,終見回報」

04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李旭光團隊還研發出一款計算機輔助分析設計軟體,可大大降低時滯系統研究的入學門檻,未來可在更廣的理論和實際方面為人們提供科研服務。

「挺難的,其實我們這個小團隊能『挺』到今天,是因為一直有一群『挺』我的科研夥伴。從最初的不理解到最後的不離棄,困難重重卻同舟共濟,這期間的情誼似乎已經超過科研本身。」李旭光說。

「李旭光的工作已具有相當高度,是時滯系統研究領域的突破性成果。」

——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處長、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王成紅。

「李旭光所研究的『時滯系統完全穩定性問題』是一個世界難題,長久以來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緩慢。李旭光借鑒但不拘泥於前人的科研成果,另闢蹊徑創建了一套全新的分析工具,在國際上首次將該問題系統解決。面對理論難題,他敢於挑戰,沉心靜氣,堅持不懈,這種精神值得控制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們學習借鑒。」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

莊子有言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適百里者,宿舂糧;

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欲「適千里」者,必下得一番苦功夫。科學研究是艱辛的事業,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方能有所作為。李旭光用多年來的科研實踐把基礎理論研究做深、做精,咬定目標不放鬆,擯浮去躁,涵養定力,走出了一條全新的科研之路、希望之路。

教授簡介

李旭光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教授。2008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博士學位,後在法國ESIEE Paris與CNRS-Supélec做博士後兩年。2010年入職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研究方向為時滯系統與解析曲線。在國際上首次系統解決「時滯系統完全穩定性問題」這一長久以來的基層理論難題;建立一套全新的時滯系統分析工具—「(基於解析曲線視角的)頻率掃描數學框架」。出版英文專著兩部(第一作者一部,第三作者一部)。

來源 | 東北大學新聞網

圖片 | 張彩彬

編輯 | 張歌

責編 | 周洛琦 王延邦 段亞巍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並朋友圈?

投稿&加入我們 neuxcbtg@163.com

推薦閱讀

?九十六載,震撼首播!東北大學國際形象宣傳片

?東大「520」: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變成學霸

?你好同學,學霸的氣勢,請你感受一下!

為了一篇16頁的論文,他竟然寫了153頁的申訴材料……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