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軍用運輸機的復興

俄羅斯軍用運輸機的復興

中國航空報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蘇聯/俄羅斯運輸航空並一直保持著由安-26、安-12、伊爾-76和安-124組成的「穩定」主力陣容,直到今年,俄羅斯軍用運輸機終於迎來了一輪更新浪潮。

在蘇聯時代,軍用運輸機的研發主要有安東諾夫設計局承擔,除伊爾-76外,其他主力機型幾乎都出自安東諾夫門下:從古典的安-2、廣泛生產的安-12和安-26、外形獨特的安-22,一直到能力最強的安-124。安-225由於不算量產機,也非用于軍事用途,這裡不計算在內。

80年代以來,隨著安-124的服役,蘇聯/俄羅斯運輸航空兵便形成了由安-26、安-12、伊爾-76、安-22和安-124組成的主力陣容。這些機型的運載能力分別為5.5噸、20噸、42~48噸、80噸、150噸,以滿足從戰術到戰略各個層面的空運需求。

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遭遇的經濟困難使其裝備更新的步伐放慢甚至陷於停滯。俄羅斯一度還想通過與烏克蘭在運輸機方面保持密切合作來繼續藉助安東諾夫公司的力量,但隨著兩國政治關係漸行漸遠,這一計劃也無果而終,重振俄羅斯軍用運輸機的重任也完全落到了伊留申公司肩上。

俄烏軍用運輸機合作的話題本身很有故事性,本文篇幅所限,不做單獨敘述,但會在有關機型中穿插提及。烏克蘭航空工業的當前窘境,後續會有專題文章。

今年,隨著伊爾-112輕型運輸機的首飛、伊爾-76MD-90A的投入使用,俄羅斯軍用運輸機終於迎來了一輪更新浪潮。其他級別的機型也有一定進展,以下按照噸位從小到大介紹。

伊爾-112開始試飛

3月30日,伊爾-112輕型運輸機首飛。該機是俄羅斯第一種全新研製的軍用運輸機,完全採用俄羅斯國產設備,旨在取代安-26。伊爾-112最大載重5噸,比安-26稍低,但其貨艙更寬大,更具任務靈活性。得益於現代化航電系統和機載設備的應用,機組從6人減少到2人。該機安裝兩台TV7-117ST新型渦槳發動機,由於效率顯著提升,轉場航程達到5200千米,是安-26的兩倍以上。

按照最初的目標,伊爾-112應該在2011年首飛。也許是出於對項目進展嚴重落後進度的不滿,俄羅斯國防部在2011年5月宣布放棄伊爾-112並採購基於安-140支線客機的安-140T貨機。2014年,俄方又宣布因為兩國關係惡化而放棄安-140T而繼續推進伊爾-112項目。

伊爾-276尚在紙面

伊爾-276又稱作MTA(多用途運輸機),是一種中型運輸機,原本由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公司從2009年開始聯合研製,2016年初印方退出,俄方繼續獨立推進。該機仍處於研發階段,首飛和交付的時間表尚未公布。

從紙面數據來看,伊爾-276最大載重20噸,最大載重航程2000千米,轉場航程達到7300千米,可用於替換安-12和C-130。

伊爾-276的動力裝置是兩台PD-14M發動機,是用於MS-21幹線客機的PD-14發動機改進型。

4月5日,首架量產型伊爾-76MD-90A交付俄羅斯國防部,俄羅斯空軍事隔多年以後終於又迎來全新的重型運輸機。

伊爾-76MD-90A是伊爾-76的深度改進型,換裝了更高效的PS-90A-76發動機,並採用了新的機翼設計、增強的起落架和先進的航電設備。伊爾-76MD-90A的最大載重達到60噸,較伊爾-76MD的48噸顯著增加,航程能力較早期伊爾-76有顯著改善。

在伊爾-76MD-90A平台基礎上,還計劃發展出新型加油機和預警機。

事實上,在蘇聯的裝備體系內,原計劃用最大載重47噸的安-70替換安-12和部分伊爾-76。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也繼續合作推進安-70項目,但後來俄方逐漸失去了興趣,並在2006年正式退出項目。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兩國關係的惡化,另外安-70的槳扇發動機的技術成熟度不足也是一個問題。

安-124後繼無人?

作為俄羅斯空軍目前裝備的最大運輸機型,安-124的後繼者一直是個讓人關注的話題。原因在於飛機和發動機不斷老舊,同時烏克蘭原始設備製造商又和俄羅斯終止了合作。

在工業界,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並無發展類似安-124這樣的超大型運輸機的具體計劃,但作為科研機構的俄羅斯中央流體力學研究院已經提出了一個被稱作「大象」的概念設計,可能成為未來安-124替換機型的基礎。

從外形上來看,「大象」與安-124比較類似,但尺寸稍大,可以載重150噸飛行3800海里(7037千米)或載重180噸飛行2650海里(4907千米)。其發動機為四台PD-35,這種發動機也是中俄寬體機CR929的動力裝置。

在「大象」遙不可及的同時,伊柳申公司倒是提出了一種可以部分發揮安-124作用的機型概念伊爾-96-500T。伊爾-96-500T增大了飛機的主貨倉,並採用了向一側打開的大型機頭貨艙門,可用於運輸超規尺寸貨物,包括火箭部件等。預計在2026~2034年將製造16架該型機,6架交付俄軍、6架交付商業用戶,另外4架交付俄羅斯航天局和中俄寬體機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哈飛點歌台:致敬那些幕後英雄
伊寧機場驅鳥隊增添驅鳥「武器裝備」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