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最後一位落網的國軍將軍,孤身潛伏8年,因4字成語暴露身份!

最後一位落網的國軍將軍,孤身潛伏8年,因4字成語暴露身份!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不久,國民黨專門從各軍抽調成立了特務組織,對我党進行了一系列慘無人道的迫害,對各地的政治、生產領域進行一系列擾亂行為。而今天要講的這位主人公,曾經是這個組織的成員之一,並親自組織參與了令人髮指的較場口血案,他就是鄭蘊俠。

鄭蘊俠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讀書,接受新文化教育,後來考上了黃埔軍校,畢業後加入中統,成為一名高級特工。作為特工的他有著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以及各項生存必備技能,他最大的一項技能就是擅於偽裝,裝什麼像什麼,這也使得他在解放後,潛伏了8年之久才落網。

1949年底,鄭蘊俠接到上級命令,要他燒掉所有重要文件,然後撤離重慶。鄭蘊俠本來計劃乘車前往成都,然後坐飛機逃往台灣,可誰料他的汽車突然壞掉,因此錯過了最後一班前往台灣的逃亡機。

此時,擺在他面前只有三條路,一是繼續原來的計劃逃往台灣,二是逃往當時還未解放的海南,三是逃往管制鬆懈的金三角地區。考慮到前兩個地方離成都太遠,鄭蘊俠決定從赤水河經由雲南逃往金三角。在準備好逃亡路線之後,鄭蘊俠就開始籌備盤纏,在倒換銀元時被我軍抓獲,但他卻憑藉著極為平穩的心理素質,偽裝成木材商人躲過一劫。

在成功逃到赤水河時,他察覺河邊有人把守,於是便想回重慶從長計議。但是當他途徑瀘縣時,當地在進行鎮反運動,此時再逃顯然是不明智的,於是他便留在當地的一個榨菜廠里做小工,藏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直到三八線開戰,榨菜成了軍需供應品,解放軍為了保護榨菜廠,開始代為接管,鄭蘊俠便立即逃走,化名「劉正剛」在貴州一個偏遠的小鎮做起了走街串巷的賣貨郎。

後來他和當地村民漸漸熟悉了,便寄居在村民家中,之後又被當地村委選為貧民,分到了房子和土地,更是在村民的介紹下,娶了一個妻子。生活一片祥和,周圍沒有一個人懷疑他的身份,就這樣隱姓埋名的過了數年。

直到1957年的一天,自稱沒讀過書的鄭蘊俠不小心說出了一個成語,引起了別人的懷疑,這個人立馬上報,沒多久鄭蘊俠就接到了縣裡的傳喚,在縣領導面前,鄭蘊俠主動坦白了自己以前所有的罪行。至此潛伏了八年的鄭蘊俠,成為了國民黨最後一個落網的將級特工。

最終,鄭蘊俠被判了15年的有期徒刑。出獄後,他被舉薦到學校去當老師,在家庭出現困難時,當地政府也是熱情幫助,這大大加深了隱藏在鄭蘊俠心中對共產黨的愧疚,於是便極力編修文獻資料,將自己的經歷整理成書。晚年擔任政協委員,為促進兩岸統一作貢獻。

2009年,鄭蘊俠老人離世,享年102歲。老人臨終前還惦念著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他說:他想回重慶較場口,站在歷史的面前懺悔。

一個人敢於直面自己的錯誤,並以虔誠的心懺悔、改正,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崇高的人品,而鄭蘊俠做到了這點,並用半生去踐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間微服私訪 的精彩文章:

南京出土王安石父親墓,專家挖到一半,王安石後人趕來:快停下!
中國奇女子,率三千少女抗擊外敵,卻被做成標本,在歐洲供人展覽

TAG:民間微服私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