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簡述對辨證施治有指導性的五味理論一

簡述對辨證施治有指導性的五味理論一

中醫臨床上方葯湯劑,人們皆知有苦、有甜、有辣、有咸、有酸等,這其實是五味理論調理病症的應用。就是生活的飲食中,當下無辣不成席,辣味能使人發汗,其實是辛味能行能散的作用使然。所以在外感風寒中,所配置中藥方劑(以及老百姓常在外感初起時自用蔥、薑湯發汗治之),大多是辛味,患者發汗後,全身輕鬆、感冒痊癒。

簡單的例證,就足以證明五味理論在病症中,對辨證施治的指導性和調理氣血陰陽臟腑功能的主導性。古中醫中五味理論除已述辛味能行能散外,還有酸能收能澀、甘能補能緩、苦能瀉能燥、咸能軟堅潤下等。當代科學對五味又有了新認識,即辛味食物、藥材等多含揮髮油,酸味的多含有機酸,甘味的多含醣類,苦味的多含生物鹼、甙類或苦味質等。

五味在中醫中,還是五行學說一分子,對辯證確診、施藥配方都有指導性。具體在辯證確診方面,因為五味有陰陽分屬進而會影像臟腑陰陽,從另一方面說,當臟腑陰陽發生改變後,有的口苦、有的口臭,有的口淡等,並且也會改變人們對五味的需求即口味發生了變化。所以人們患病後,普遍對飲食口味等十分挑剔。

古中醫對人們患病後發生口中味道改變和對五味需求的變化,早有精闢的論述,這在古醫著中常見到,比如《素問·奇病論》中說:「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此肥美之所發也。」脾癉,是古中醫一病證名,就是過食肥甘後,出現了口中發甜,繼而可能發展為消渴症(糖尿病)的病症,也可以說是消渴症的初起階段。

口中發甜,中醫認為是脾熱證的癥狀之一,因為肥甘可助陽生熱,甘味能補能緩而容易留滯,阻礙脾胃運化,容易導致水谷精微物質留滯在脾不能輸布,積滯起來就容易生熱,熱氣上行而口中發甜,再如一些咳嗽病等病症患者,有的咳吐咸痰而多為腎虛水泛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番時代 的精彩文章:

舌象臟腑分屬和診病借鑒之二
脾肺生理功能有哪些密切關係

TAG:禹番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