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屢屢打敗劉邦,為何最後還是輸了?只因身邊缺少這個人!

項羽屢屢打敗劉邦,為何最後還是輸了?只因身邊缺少這個人!

楚漢戰爭時,項羽與劉邦龍爭虎鬥,老同志劉邦常常被項羽這個年輕後生打得屁滾尿流,一敗塗地。有一回危急時刻,劉邦為了逃命,把孩子都給扔下了車。

劉邦損失最慘的時候,五六十萬諸侯聯軍被項羽三萬精兵打得七零八落,然而沒多久,又重整旗鼓與項羽繼續捉對廝殺。垓下之戰,項羽十萬對陣劉邦四十萬,最終全軍覆沒。

不過短短四年時間,攻守之勢反轉,項羽自刎烏江。臨死前,項羽說,自己之所以失敗,乃「天亡我,非戰之罪」。看來,項羽到死都沒能弄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

項羽敗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致命的一個原因就是後勤出了問題,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兵越打越少,糧食日漸短缺,地盤不斷縮小,早已無法支撐他跟劉邦繼續爭天下了。說白了,項羽不缺精兵猛將,缺的就是一個蕭何這樣的後勤大管家。

在楚漢相爭時期,蕭何看似不起眼,衝鋒陷陣沒有他。除了月下追蕭何,貌似也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論打仗,劉邦帳下有韓信、樊噲、周勃;出謀劃策有張良、陳平。但是蕭何所起的作用一點也不比韓信、張良小。

劉邦帶兵攻入咸陽後,手下將領去搶奪金銀財寶,唯有蕭何帶著人去接收秦朝的檔案圖冊、地圖資料、戶籍等信息,以便為將來謀劃。後面楚漢相爭,劉邦根據這些信息,熟知各地的地形、山勢、人口、生產等信息,可以很好地做出決策謀劃。

在後方,蕭何「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給劉邦打造了一個社會穩定、生產正常的大後方,使得劉邦麾下諸將領只需一心一意打仗,毋用為糧草發愁。

而反觀項羽,雖然屢戰屢勝,但是地盤越打越小,還時常搞屠城。治下百姓越來越少,折損的士兵不能得到及時補充,有一謀士范曾而不能用,與劉邦的實力逐漸拉開了差距。劉邦可以輸十次,甚至更多次,而項羽一旦輸一次,幾乎就是致命的打擊。

劉邦建立漢朝後,群臣爭功,互不相讓。劉邦是個明白人,堅持「蕭何功最盛」,為第一,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即便如此,蕭何似乎也古井無波,每日上朝,勤勤懇懇出了政事。劉邦死後,他又輔佐漢惠帝,歿後極盡殊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盜墓為何不能跟朋友合夥,而是舅舅帶外甥?一句俗語道出真相!
二戰時的義大利軍隊真的不堪一擊嗎?別再被網上段子忽悠了!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