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北地區劃分了19個省,1945年,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東北地區劃分了19個省,1945年,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說起東北地區的行政區劃,相當大家都非常清楚,東北地區分為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個省份,簡稱為黑吉遼。但這樣的模式是50年代才逐步成立的,從20世紀初期開始,東北地區歷經了一系列的區域變化,例如東北三省、東北四省、東北十四省、東北十九省、東北九省、東北六省等等。那麼,富饒的東北地區,到底下轄多少省份呢?認真的說,行政區劃需要結合局勢的需要和經濟的發展。

一、東北地區起初根本沒有行政區劃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一般延伸到遼東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遼寧省。至於黑龍江、吉林等地,則是游牧政權的控制區。雖然中原王朝在強盛的時候,也會屢屢進行大規模北伐。但是進入衰落期以後,游牧政權會再次捲土重來。這是歷代中原王朝的老大難問題,清朝入關之前,已經控制了蒙古各部和東北地區。因此,解決了這個問題。清朝入關以後,在內陸地區繼續沿用行省制度,並且進一步的改善和改革,逐步形成了18行省的模式。但是在東北、蒙古和西北地區,清朝則沒有設立行省制度,僅僅設立了軍政合一的鎮守將軍,例如盛京將軍、黑龍江將軍和吉林將軍。這些鎮守將軍負責轄區內的所有事務,由於沒有行政官員,鎮守將軍對各地的實際情況並不了解。在康乾盛世期間,這些問題雖然複雜,但並沒有出現危機。可是進入清朝統治的後期,尤其是甲午戰爭之後,各方面的危機開始出現。

當時,北方的沙俄和東方的日本都在窺視東北地區。為了鞏固東北地區,1907年,清朝在東北建立了行省制度,劃分了黑龍江、吉林和奉天三個行省。請注意,雖然當時的東北也是三個省,但管轄區和現在的情況出入很大。由於盛京類似於清朝的陪都,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出現了奉天省。奉天省在清朝滅亡以後,改稱為遼寧省。從1907年到1928年,東北地區一直沿用了三省的模式,因此很多老人喜歡稱呼「東三省。」到了1928年,北伐戰爭已經基本結束,為了鞏固北方地區的安全,國家先後建立了熱河省、綏遠省、察哈爾省和寧夏省。其中,熱河省的部分轄區屬於東北地區。因此,很多人把熱河也視為東北的省份,開始出現東北四省的說法。1931年,日本軍隊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利用半年左右的時間,佔領了東北三省。隨後,日本軍隊開始進攻熱河地區,爆發了著名的熱河抗戰。到了1933年,日本軍隊控制了熱河省。

二、東北在40年代的區劃變化很頻繁

為了鞏固自己在東北地區的統治,日本扶持已經退位20年時間的清朝宣統皇帝溥儀重新上台,建立了偽滿政權。偽滿政權基本上控制了黑龍江、遼寧、吉林和熱河,為了滿足自己的統治,偽滿政權改變了東北地區的行政區劃。1934年,偽滿洲國重新規划了行政區劃,建立了14個行省。到了1945年,也就是抗戰即將勝利之前,偽滿洲國下轄的省份擴大到了19個,這是東北地區省份最多的時候。由於面積有限,省份卻越來越多,當時,一個省份基本上也就是兩三個地區。自己的親戚距離自己家並不太遠,但可能已經屬於「另一個省份了。」當然,這種情況屬於日本統治時期的特殊情況,一切的改變都是為了符合日本的統治。抗戰勝利以後,國家開始再次調整東北的區劃問題,整合了19個省的複雜局面。在40年代的後期,東北地區調整為9個省份,這就是東北九省。

40年代,東北地區的區劃變化非常繁雜,但每個階段都不算長。到了40年代末期,東北地區全境解放以後,我國再次調整了東北地區的行政區劃,出現了東北六省。分別是黑龍江省、松江省。吉林省、遼東省、遼西省和熱河省,這樣的行政區劃存在了好幾年時間。到了50年代前期,隨著局勢的全面穩定,國家再次調整東北地區的區劃。松江省被撤銷,與黑龍江省合併。遼東省和遼西省合併,重新組建了遼寧省。1955年,熱河省被撤銷,熱河省的轄區被分別劃入了內蒙古、河北和遼寧省。至此,東北地區重新回到了東北三省的模式。從1907年到1955年,歷經40多年時間以後,重新回歸到了東三省。當然,在上世紀70年代,內蒙古與東三省還出現了一系列的區域變化,不過這裡面的原因非常複雜。關於這些問題,作者明天和大家慢慢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瞬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越南遭到大規模進攻,超過60%的傷亡,為何都是炮彈造成的?
越南軍隊進行長期的戰爭,1979年,基層官兵到底什麼處境?

TAG:轉瞬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