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是下一個向海龍?

誰是下一個向海龍?

5月17日,百度發布了2019Q1財報,百度自2005年上市以來出現首個季度虧損,這也讓百度重臣向海龍的離職和百度前COO陸奇的離開一樣,具有欲說還休的悲壯色彩。

1968年,「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熱浪正酣,詩人食指眼中的北京火車站是: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動。

這一年,龔宇像一個揮動的時代標籤在北京出生了,半年後,在遠離北京800多里的山西陽泉市,李彥宏也出生了。

龔宇

這兩個人日後因為愛奇藝這個品牌成為一枚硬幣的兩面:龔宇是硬幣正面的「人頭」,李彥宏是硬幣反面的「國徽」。

19年後,這兩個成長於「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時代的青年在同一年考入清華和北大,當時是1987年。

雖然北大和清華之間只隔著一條中關村北大街,但他們還是兩條獨立運轉的軌道。

隨後的幾年,龔宇讀完了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理論及應用專業博士學位,李彥宏則負篋西行,進入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

通過勤奮的學習和自律的規劃,他們精確地為自己的前半生開闢了方向。

1996年,龔宇博士畢業,作為稀缺性社會高知,如願進入一家好單位,有一份薪酬不錯的職業。

但是,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三年後,龔宇出來創業,成立門戶網站焦點網,龔宇本人也成為中國第一波互聯網弄潮兒。

焦點網成立時,當時國內最牛的互聯網大神叫張朝陽,也就是現在那個說5G對人體健康有傷害的張朝陽——早在1998年,這哥們就把搜狐網鼓搗上線了。

中國最早的門戶網站啊,當時所有互聯網時代的寶藏都在為張朝陽敞開著。

焦點成立後的這一年年底,在美國矽谷打了五年洋工的李彥宏回國了。

李彥宏

李彥宏在當時所有全世界年輕人中都算得上是牛人一個,牛到什麼程度?年紀輕輕的就給谷歌創始人講課,他在美國獲得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更是奠定整個現代搜索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

李彥宏回國後,跑到母校北大附近租了兩間房,百度就這樣成立了。

到了2000年左右,互聯網泡沫說破就破了。

這時候,龔宇的焦點網一片風雨飄搖:發不起工資、裁員、裁員後還是發不起工資。

最後,龔宇揮淚斬焦點,把它作價1600萬美元賣給了互聯網風雲人物張朝陽。

龔宇本人也像多年後的蔣凡一樣,在賣掉公司實現財務自由後跑到收購自己公司的搜狐,從副總裁一路做到首席運營官。

當年的搜狐,除了龔宇,還嘯聚了一大批牛氣衝天的技術大神:李善友、韓坤和古永鏘,這些人日後都是割據視頻行業山頭的山大王。

李善友2000年加入搜狐,6年後抽身離開創立酷6網,然後用了4年將酷6運作上市了。

當時李善友身邊的親密戰友是韓坤,這哥們曾經是ChinaRen的總編輯。

ChinaRen啊,多少天之驕子的青蔥歲月!

古永鏘資歷更老,他1998年就加入了搜狐,是搜狐的元老級人物,在搜狐也做到僅次於張朝陽的位置,但古永鏘還是2004年離開搜狐,創辦了優酷。

古永鏘

所以,中國視頻江湖的歷史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天下視頻看中國,中國視頻是搜狐。

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很難想像:搜狐視頻今天的存在感怎麼會這麼差?

2001年,百度推出獨立搜索引擎,這也標誌著百度這艘母正式起航。

這一年,日後在百度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向海龍剛剛在上海創立自己的互聯網公司——上海企浪,並且成為百度的百度競價排名上海地區總代理。

向海龍

2005年2月,百度收購上海企浪,向海龍把公司和自己一起打包賣給百度。

到了2005年8月,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了,李彥宏成為繼張朝陽之後中國互聯網江湖中「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

加入百度的向海龍表現生猛,入職才一年,他率領的上海分公司就榮獲2006年「百度最佳團隊」,隨後,向海龍兼任北京分公司總經理。

2007年4月,向海龍出任百度公司銷售副總裁,負責公司競價排名業務的全國銷售管理的工作。

3年後,因為在百度競搜索推廣業務中做出重要貢獻,向海龍升任百度商業運營體系副總裁。

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全球搜索霸主谷歌宣布退出中國,百度趁機豪取大部分國內市場的搜索市場份額。

龔宇是個耐得住寂寞的人,從2000年加入搜狐以來,他任勞任怨地在搜狐幹了9年,成為僅次於張朝陽的二號人物。

但熬過了「七年之癢」後,龔宇還是選擇了於2009年離開搜狐。

這一年年底,作為擴大邊界戰略之一,百度計划進軍視頻領域,準備籌建愛奇藝項目,當時牽頭的是任旭陽。

任旭陽

任旭陽的強項不是技術,而是市場、公關、投資,但是他對技術出眾的龔宇卻情有獨衷。

當時,為了找到愛奇藝CEO,百度已經接觸了超過100位人選,最後在任旭陽的重邀下,龔宇正式出任這個職務,董事長是李彥宏。

這也是兩人第一次有了交集。

李彥宏和龔宇

兩年後(2011年),百度市值超越騰訊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一股,這也是五年來中國互聯網企業市值第一的頭銜首次易主。

龔宇是幸運的,他的愛奇藝一開始就靠在了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平台上。

龔宇是個很典型的理工男。

上任愛奇藝CEO後,龔宇經常加班到凌晨,除了周末抽一點時間送孩子上學,愛奇藝就是陪伴他最久的親密夥伴。

對於當時的龔宇而言,除了拚命,他沒有太多的選擇。

2012年3月,當時視頻行業的老大和老二優酷和土豆合併了,合併後優酷佔據了35.5%的市場份額,用戶覆蓋規模佔比將近50%。

如何讓愛奇藝從優酷這個龐然大物身邊硬擠過去?龔宇的答案是:合併PPS,力扛優酷。

於是,2013年5月,百度斥資3. 7億美元收購了PPS,吃下PPS的愛奇藝的體量驟然增大。

這時候,龔宇身上堅忍甚至冷血的一面就體現出來了,整個2013年,龔宇都在可著勁地砸錢:發布盒子、電視、手機等硬體產品,買下《來自星星的你》和《爸爸去哪兒》等熱門影視的獨播權,還成立了愛奇藝的工作室和影業公司。

百度的銀子像海水一樣嘩嘩地流出去了。

而因為對形勢的判斷不確定,同期愛奇藝的競爭對手們卻在拚命收縮開支,或者還在猶豫是不是真的要花高價購買版權!

2013年底,龔宇賭博式的投入內容獨播戰略得到了回報:愛奇藝移動視頻用戶超過優酷,對於愛奇藝而言,這簡直是史詩級的勝利。

2014年1月,愛奇藝PC用戶數的月度用戶、日均用戶、月度瀏覽時長和人均瀏覽時長全部佔據了行業第一。

但是由於一向扔出去的多收回來的少,和向海龍領導的業務部門相比,愛奇藝在百度的地位很微妙。

百度財報顯示,愛奇藝2013年和2014年分別虧損7.43億和11.1億,2015年更是達到23.8億,已經成為百度最重的一個包袱。

2015年,正是百度 「航母計劃」出現的那一年:根據「航母計劃」,包括百度外賣在內的10幾個「沒前途」的項目將獨立發展和開放融資。

據傳,愛奇藝也被列入「待出售」名單。

好在等到2015年上半年,龔宇前期的投入一個個收到回報,特別是《盜墓筆記》和《太陽的後裔》的大熱,為愛奇藝的付費模式沖開一個缺口。

因為那兩年基礎打得牢,隨後的幾年,愛奇藝牢牢佔據了視頻行業第一的位置。

2015年,愛奇藝的會員服務收入為9.97億,占營收的19%,到了2018年,其會員服務收入達106.2億,首次超過廣告收入的93.3億,占營收的43%。

長期以來,向海龍一向就是百度的「財神爺」,他的競價搜索業務也一直是百度的重中之重。

但是到2016年,百度的廣告收入被今日頭條和騰訊蠶食,與此同時,騰訊和阿里分別以社交和電商為基地,搭建起龐大的商業帝國,百度在尋找廣告之外的業務突破口的過程中被騰訊和阿里一步步拉遠。

接下來的魏則西事件,則讓百度的競價搜索成為眾人討伐的目標。

魏則西事件爆發後,百度進行了大幅度整改,規定商業推廣信息佔比不超過30%,百度的廣告收入由此大降。

但魏則西事件只是一個表象,百度廣告業務下降的深層原因是:互聯網進入下半場後,智能手機APP的信息孤島開始讓搜索引擎失去此前看上去牢不可破的流量入口。

事實上,自從2015年以來,百度的總體收入增速已經呈下跌趨勢;

好在因為愛奇藝,百度的內容成本還在暴漲:以2018年Q4為例,百度、愛奇藝內容成本分別為73億、65億,愛奇藝一個項目的內容成本相當於整個百度的89%!

經歷了2016年的動蕩,愛奇藝衝上資本市場對百度而言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2017年,愛奇藝完成了一筆超過15億美元的融資,最愚鈍的人都看得出來,愛奇藝要上市了。

2018年3月,愛奇藝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

截至目前,百度的市值為448多億美元,大約是市值4395.56億的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愛奇藝的市值約為138億美元,相當於三分之一個百度。

而退市後完成私有化的優酷在內容方面早就無欲無求,阿里更不需要優酷從利潤方面馳援阿里其他部門,目前優酷主要是阿里巴巴電商平台引流的工具。

但背靠阿里大文娛的資源優勢,優酷在某些高度上還是別人達不到的,比如說,大手筆引進世界盃賽事和網球比賽、《白夜追兇》的海外發行權被網飛(Netflix)獲得後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線等。

也就是說,只要真的需要優質內容的輸出,優酷可以馬上像停靠在阿里大航母上的殲15艦載機一樣即時起飛。

而背負了三分之一個百度市值的愛奇藝,目前最迫切的任務還是苦苦找尋盈利模式,但也正是這樣,從某種程度而言,愛奇藝在百度已經失去了戰略縱深。

所以,在一切以利益為導向的百度,下一個向海龍會是誰?龔宇?還是「新太子」沈抖?

作者:電商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馬雲劍下又一個「亡魂」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