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近代重量級人物,時人稱他漢奸、貳臣,後被翻案獲一致好評

此人是近代重量級人物,時人稱他漢奸、貳臣,後被翻案獲一致好評

郭嵩燾,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傑出人物,對洋務運動和晚清外交有著巨大貢獻。後人評價他說「郭嵩燾為同治中興名臣中主張維新最力之人」,「使公十年不死,其必為中國維新運動之領袖無疑」。當然,這些都是後人給予他的肯定,而在當時,郭嵩燾卻被認為是一個「賣國賊」,甚至還被湖南讀書人開除了他的湖南省籍。

郭嵩燾,字伯琛,號筠仙,湖南湘陰人。1835年,18歲的郭嵩燾考中秀才,第二年進入著名的嶽麓書院讀書,在這裡他結識了曾國藩和劉蓉等人,成為志同道合的摯友。1841年,23歲的郭嵩燾參加會試,但此後兩次落第,而同窗曾國藩卻早已是進士出身。

在朋友的推薦下,郭嵩燾在浙江學政羅文俊當幕僚。這次短暫的幕府經歷,讓郭嵩燾對西洋科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為他日後主張學習西方提供了契機。

1847年,在參加了四次會試後,郭嵩燾終於在第五次會試中金榜題名,與李鴻章、沈葆楨等成為同科進士,正式步入仕途。1852年,太平軍從廣西打到湖南,所向披靡,很快就佔了很多州縣。同樣鄉居的左宗棠、曾國藩對是否出山鎮壓太平天國曾猶豫不決,而郭嵩燾則力勸他們出來建功立業。

此後,曾、左都因鎮壓太平天國而成赫赫名臣,郭嵩燾對此頗為得意,總以當年的「力促」為榮,他晚年回憶這一段歷史時,仍得意地說:「他們出將入相,都是我在關鍵時刻出了大力,也算奇了。」

郭嵩燾勸曾、左出山,最後自己也被人強邀出來,參加了湖北按察使、同科舉人江忠源的湘軍,在此期間,與太平軍戰於南昌、九江等地,雖屢戰屢敗,狼狽不堪,清政府卻以他援江西有功,授他翰林院編修。

1853年至1856年期間,郭嵩燾一直追隨曾國藩。在曾國藩客軍虛懸,感到軍餉無以為繼的關鍵時刻,他提出了立厘捐的辦法,這解決了湘軍的第一大困難。在曾國藩最失意的時候,郭嵩燾為了幫助他消除失落,天天跟他對酒飲食,談天說地,使曾國藩很快走出了失敗的陰影。

後人評價曾國藩和郭嵩燾的這段友情時說:「曾國藩中了聖人的毒,郭嵩燾中了曾國藩的毒」,總而言之,他們兩人都是中了聖人的毒,是聖人將他們捆綁在一起的。

1856年,郭嵩燾進京做了翰林院編修,咸豐帝對他較為器重,讓他進入南書房,要他「多讀有用書,勉力為有用人,他日仍當出辦軍務」。兩年後,咸豐派他到天津隨僧格林沁幫辦防務。因為與僧王不對付,產生矛盾,後辭官回家。

1860年,應李鴻章的邀請,郭嵩燾再度出山,其後出任蘇松糧道,又升兩淮鹽運使。由於曾國藩、李鴻章對他的全力支持,郭嵩燾在兩淮理財順利。1863年,郭嵩燾升任廣東巡撫,在此期間對西方有了更深的了解,並且在思想上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但因他屢屢與上司發生矛盾,入仕後第二次辭官歸隱。

郭嵩燾這一次歸隱時間較長,差不多有十年之久。1874年,他接到朝廷的起用詔書,命他進京任職。1875年,雲南發生「馬嘉理」案,英國人提出派遣大員到英國道歉。很不幸,郭嵩燾成了朝廷選定的人選。當時,有很多同僚都勸他不要出訪英國,認為這一去將給自己的名聲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但最終郭嵩燾還是去了。

果不其然,郭嵩燾出使番邦被湖南人看成是是天大的恥辱,當時長沙城就貼出一首諷刺郭嵩燾的對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不容於堯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參加湖南鄉試的秀才門甚至在玉泉山集會,要搗毀郭氏的住宅,並宣布開除郭嵩燾的湖南省籍。

一時間,「漢奸」「貳臣」等罵名接憧而至,郭嵩燾坐實了賣國罪名。那麼,郭嵩燾出使英國到底做了什麼事讓朝野內外對他如此大加批判呢?

和郭嵩燾一起出使英國的副使劉錫鴻列出了他的三大「罪名」;

1,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凍死亦不當披。

2,見巴西國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為小國主致敬?

3,柏金宮殿聽音樂屢取閱音樂單,仿效洋人之所為。

僅僅這三大罪名,將郭嵩燾一生的英名毀盡,1891年,郭嵩燾病逝,享年73歲。他的好友王先謙、周開銘、黃自元等人聯名上奏,請求朝廷給予褒獎,並賜謚。李鴻章等人也上奏請封,但在輿論的壓力下,朝廷不得不拋棄郭嵩燾,所有請封奏摺一概不準。就這樣,對晚清朝廷有巨大貢獻的郭嵩燾,屈辱地走完了他的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考官出了三道考題,考生卻讀出另一層意思,朝廷下旨革職永不敘用
首席軍機大臣被就地正法,殺就殺了,可乾隆非要讓他死得沒有尊嚴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