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之前,為什麼沒有農民起義?

秦朝之前,為什麼沒有農民起義?

公元前209年,陳勝和吳廣在大澤鄉舉起義旗,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大澤鄉起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那麼,秦朝之前是否發生過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史料文獻都沒有明確記載,大多數史學家認為,春秋戰國時期沒有發生過農民起義。

春秋時期,人的生活與夏商周一樣,因為生產力落後,還是以氏族集體生活為主,直到春秋末期才出現家庭生產的形態。雖然氏族也同國家一樣,有高低貴賤不平等,也存在剝削和榨取,但是相比而言要溫柔得多,氏族族長也沒有絕對的權力。所以,就算氏族中底層成員,政治權力也不會太低,生活也到不了反叛的地步。

戰國時期,因為鐵器的應用和耕牛在農業上的普及,生產力提高了許多,小農經濟逐漸興起,氏族的集體生活開始解體,而以家庭個體的生活方式逐漸增多,於是就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農民。農民脫離氏族後,許多都沒有土地,那該怎麼辦?當時,各個諸侯國推行的是授田制,就是將國有土地授予給私人使用,國家收取田稅。

《睡虎地秦簡》有記載,孟子曾多次提出國泰民安之策,「百畝之田,五畝之宅」,只要滿足這些要求,農民就不會發生叛亂,可見當時人少地多,農民沒有受到壓迫,所以就不會爆發農民起義。春秋時期雖然有過暴動,但不能視為農民起義,或者只能說是國人暴動,主要矛盾是個人與氏族之間,與國家沒有關係。

關於盜跖起義和庄蹻起義,史料上記載比較含糊。對於盜跖,有的說他是春秋前期柳下惠的弟弟,有的說他是春秋後期的人物,還罵過孔子,而在《左傳》中卻找不到此人的信息;對於庄蹻,有的說他是楚頃襄王時期的楚國將領,有的說他是楚懷王時期的盜賊。連真實人物是否存在都難以肯定,更別說他們領導的農民起義。

縱觀數千年中國歷史,農民之所以起義,是因為自耕農減少,許多農民變成佃農,最後無法生存在才會爆發農民起義,接著就是王朝更迭。其實,秦朝時期人口並不多,依然有足夠的田授給農民,之所以爆發「大澤鄉起義」,真正原因是「失期當斬」,陳勝有姓有字,應是楚國貴族。

參考文獻:《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帝面臨絕後危險,太后想出一個辦法,之後連得十一位皇子
朱元璋為什麼能從南向北統一天下?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