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西五台山附近發現佛像窖藏坑 出土石刻造像34尊

山西五台山附近發現佛像窖藏坑 出土石刻造像34尊

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獲悉,經過近6年的考古發掘,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發掘工作有了重要進展。窖藏坑內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34尊,造像時代上起北魏,下至唐代。

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出土立佛。圖片來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2013年9月,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秀容街道辦事處西街村委在基本建設過程中發現石質佛教造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忻州市文物管理處對現場進行了考察,初步認定其為佛教造像窖藏坑遺存,隨後對窖藏坑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圖片來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此次發掘的佛像窖藏坑位於忻州古城西北部北城牆邊,造像窖藏坑形制規整,專為埋藏佛像開挖。埋藏的佛像頭部和身部斷裂,佛像身軀放置底部,佛頭放置上部,有意識地保護佛頭面部的完整,明顯是寺院受到強制措施不得已對佛像採取的毀壞和埋藏行為。

經室內整理修復,窖藏坑內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34尊,其中立式佛像6尊,坐式佛像6尊,立式菩薩像4尊,騎象普賢菩薩1尊,背屏式佛造像3尊,跪式供養人像1尊,造像碑殘件1尊,佛頭6尊,菩薩頭3尊,弟子頭1尊,束腰蓮座1尊,經幢殘件1尊。另出土陶碗形燈盞1件。佛造像以單體圓雕為主,也有背屏式組合造像;造像題材有一佛二菩薩、七佛、千佛等;造像質地以石灰岩為主,也有少數砂岩和漢白玉。

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出土佛像。圖片來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本次發掘的佛教造像時代最早為北魏,最晚到唐中期,以北齊時期為最多,是寺院供養佛像。其中編號H1∶X004立佛背屏後題記,佛像為建義寺沙門僧恪為東魏大丞相高歡祈福而造,可知寺院原名建義寺。編號H1:X009菩薩頭高45厘米,推測菩薩身高將近2米,說明當時寺院規模不小,延續時間也較長。

窖藏坑出土東魏立佛。圖片來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根據探方地層堆積情況和窖藏坑內埋藏遺物下限為唐代中晚期,結合唐代武宗會昌年間大規模滅佛行動來推斷,窖藏坑的佛教造像埋藏時間應在會昌四年(844年)到會昌五年(845年)。

據晚唐五代時期敦煌僧人著述的《往五台山行記》記載:「去過雁門關,南至忻州,內有仁澤寺、開元寺、鐵佛寺。」未提及建義寺,可見會昌毀佛後,建義寺再未恢復。

本次窖藏佛教造像的出土,對於研究忻州地區北朝到唐的佛教文化藝術和五台山地區佛教傳播有重要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真實韓國歷史課本上的中國歷史地圖,看看和我們的有什麼不同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