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詮視科技CEO林瓊:推動底層技術變革,加速AR/VR產業應用落地

詮視科技CEO林瓊:推動底層技術變革,加速AR/VR產業應用落地

縱觀AR/VR這幾年,可謂是「大起」又「大落」。2014年,在Facebook收購Oculus VR後,谷歌又為AR公司Magic leap公司投資了5.42億美元,VR/AR隨之迎來高潮,幾乎之後的每一年都被稱為是「元年」。但隨著2016年接近尾聲,AR/VR的狂熱逐漸歸於平靜,主要原因是技術還無法跟上其爆紅的速度

在沉澱了兩年之後,VR/AR再次成為當下最為火熱的話題之一。詮視科技(Xvisio Technology)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林瓊表示:「今年VR/AR又開始回到技術的焦點上,因為5G技術會對該行業產生巨大的推動力。很多人說今年才是AR/VR的元年。我認為之前的元年是AR/VR概念引入的元年,今年這個元年將是AR/VR應用落地的元年。」

AR/VR前景之廣闊毋庸置疑。如今,AR/VR再次「重出江湖」,人們都給予了很高的期望。但除了將要迎來5G這一重大機遇外,AR/VR產業實際上還需要一場變革。因為,高門檻的vSLAM技術成為了橫梗在AR/VR產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礙。

挑戰技術高地,詮視科技在逆勢中迅速成長

2015年1月,微軟的全息眼鏡HoloLens公佈於世,為新一代人機交互指明了道路。在HoloLens中,vSLAM作為交互中的核心關鍵技術出現,用於實現定位和三維場景重建,也是HoloLens聲名鵲起的重要原因。

vSLAM在AR/VR、機器人、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但相比於掃地機等行業,林瓊表示,vSLAM技術之於AR更是一種剛需。對VR來講,若VR加上vSLAM,則是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結合。vSLAM是對真實世界的感知與理解,解決的是讓機器「看懂世界」的問題,更是支撐起AR/VR的骨骼。

2016年下半年,美國著名AR公司Magic Leap獲得了三筆融資,之後,圍繞視覺技術及其應用創業的公司開始不斷湧現。可是,從產業層面上來看,vSLAM有很高的門檻。該技術不僅對演算法要求極高,而且在硬體適應性、系統整合方面都存在不小的難度,加之產業鏈較長,因此很多不具有vSLAM自主研發能力的中小型企業都被擋了在門外,掌握這種底層核心技術只有極少數像微軟、谷歌、蘋果、Facebook、高通等這樣的行業巨頭手中。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詮視科技於2016年成立,關注的正是這一廣泛的長尾市場。作為一家從事空間感知與認知(vSLAM AI)底層技術開發的計算機視覺公司,詮視科技專註於向AR/VR/MR、機器人、AGV等領域提供高精度位置追蹤、導航、避障及物體識別等高速(100fps)端處理vSLAM整體解決方案。

詮視科技擁有超過50人年的行業領先研究成果積累的創始人團隊,成為了其在這一充滿挑戰的領域中持續逆流而上的重要保障。三年來,詮視科技不但構築起自身的技術壁壘,發展還頗為迅速。

2017年底,在獲得由中科創星領的1650萬天使輪融資並落地上海後,詮視科技在2018年一年的時間裡,完成了技術轉化、產品落地、市場接洽與驗證。去年第三季度,這家公司有了第一台樣品的銷售和第一個定製化開發訂單。時至今日,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裡,其銷售訂單金額已經累計超過1300萬人民幣。這也足以反映出市場對詮視科技解決方案的高度認可。

今年3月,詮視科技完成了首批小型量產的交付。林瓊告訴億歐,5月份,將會有三家客戶推出深度交互型AR產品,應用場景分別為文娛、工業應用和智能製造。而就在億歐對林瓊採訪後不久,聯想於5月14日在美國舉行的Transform 3.0 @Accelerate大會上推出了一款AR眼鏡:ThinkReality A6。這款產品便是基於詮視科技提供的定製化視覺交互解決方案。

當被問及詮視科技的目標所在時,林瓊告訴億歐,詮視科技想要做的是通過自己的核心技術助力行業的發展。

從行業痛點出發,詮視科技用差異化定位開拓出成長空間

AR/VR領域最需要的是整個產業在技術上的升級和成本方面的優化,以驅動AR/VR產品從體驗階段邁向成熟階段,真正實現應用落地。而vSLAM作為關鍵的底層技術,在這一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擁有這項底層技術的是微軟、Magic Leap、谷歌、高通等大型企業。在VSLAM技術發展相對滯後的國內,鮮有企業問津。

在這一領域,詮視科技要面對的是微軟、高通這些行業巨頭,詮視科技何以爭奪市場?

對此,林瓊表示,這些大公司因其強勢的市場地位,往往價格昂貴,合作門檻很高,他們更關注與之地位同等的大型OEM廠商,很多初創VR/AR硬體廠商被拒之門外,這些未被滿足需求的企業反而成為了我們的客戶。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相比於大型企業,詮視科技還能夠提供定製化的服務。林瓊表示:「AR領域的一大特點是市場非常碎片化,適應碎片化的市場一定要有定製化的能力。中國沒有幾家可以用的起HoloLens,因為成本太高,而且也不可能會百分之百定製化。」

據了解,詮視科技針對AR/VR和機器人領域打造的多模態超高速VSLAM AI端處理視覺邊緣計算平台,不僅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追蹤,同時還具備了AI擴展能力和傳統CV的能力,可供用戶進行進一步的功能開發,而所有這些功能和可能性都被集成在了一個小小的端設備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速度高精度的姿態追蹤方面,vSLAM應用於VR/AR一般至少需要90fps的刷新率才有可能解決眩暈和渲染效果。據林瓊的介紹,詮視科技在vSLAM技術上已達到100fps,而目前市場最高速度只有60-80fps。

在AR/VR 頭顯的定位追蹤方面,只有6DoF(自由度)才能提供沉浸式的交互體驗。但由於解決這一問題的vSLAM門檻較高,目前,市場上大部分VR/AR產品都沒有自己獨立的解決方案,大都通過六軸陀螺儀來跟蹤用戶的頭部轉動而不能跟蹤用戶的位移。詮視科技的端設備則利用高速VPU嵌入式系統集成,實現端處理,直接輸出6DOF信息,不佔用系統算力,且功耗最低可達到1.5W以下。

在這條賽道上,儘管巨頭林立,但詮視科技還是根據行業痛點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低成本、高精確度、端處理和定製化是詮視科技的優勢所在,而實際上,行業也正需要這類企業。在巨頭盤踞的市場之外,詮視科技尚有一片足夠的成長空間。

政策與5G雙重推動,AR/VR底層技術變革勢在必行

對於一個新興的行業來說,國家政策的支持將從宏觀層面上積極推動產業整體的發展。

2016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請組織申報「互聯網 」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的通知》指出,為促進「互聯網 」產業快速發展,發改委決定組織實施「互聯網 」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並將AR/VR技術納入專項建設內容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了要求加緊AI/VR/AR等關鍵技術布局,儘快實現部分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

2018年年底,工信部發布《關於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就加快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推動虛擬現實應用創新,培育信息產業新增長點和新動能。

今年,國家發改委又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將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納入2019年「鼓勵類」產業,這意味著國家已經將這兩項技術歸入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之中。

從近幾年來的政策發展和變化中不難看出,國家對AR/VR產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此外,5G技術也將成為AR/VR產業的重要機遇。林瓊表示:「5G將為整個AR/VR產業注入強心劑,很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5G的高帶寬、低時延使得AR/VR的雲計算渲染成為可能,將極大改善AR/VR體驗,Cloud AR/VR將成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促進產業發展。當VR/AR的物理硬體遷移至先進的雲平台時,不僅能夠解決功耗問題,也可「滿足AR/VR渲染的需求」,且消費者所要承擔的設備成本也將大大降低。這些都將進一步打開更為廣闊的市場。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預計,到2025年,AR/VR市場的總規模將達到800億美元,大致相當於目前的個人電腦市場規模。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5G技術的推動下,AR/VR產業更加需要從底層技術到線下流量場景入口全方位的發展。而眼下,vSLAM模組與前端產品需求之間存在的巨大缺口亟待解決,因此,低門檻、高精確度的vSLAM模組必將是大勢所趨。去年,詮視科技入選為2018工信部物聯網創新與融合關鍵感測技術突破類企業,林瓊表示:「這份榮譽更加堅定了我們堅持走這條道路的決心。」

基於對行業的深度認知,詮視科技對未來充滿信心。毋庸置疑的是,推動重要底層技術的改變,解決行業痛點,不但可以廣泛賦能於產業鏈上的各個廠商,一起將市場蛋糕做得更大,還將積極促進產業格局的結構性變化,為AR/VR實現更好的發展和應用落地帶來長足驅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瑞幸火速上市;傳喜茶獲新輪融資,估值超80億
圖解阿里FY2019財報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