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開始試航,配套雷達專為韓國航母打造

「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開始試航,配套雷達專為韓國航母打造

5月20日,韓國第二艘兩棲攻擊艦「馬羅島」號離開韓進重工釜山龍島造船廠碼頭,開始進行首次海試。自從2018年5月14日下水之後,這艘滿載排水量近2萬噸的直通甲板戰艦就一直非常低調,網上曝光的高清圖片並不多,行事風格與它的首艦「獨島」號截然相反。不過,因此也引起了大家更大的好奇。

從長寬尺寸和排水量來說,「馬羅島」號與「獨島」號並無太大變化,布局也基本相同。最明顯的區別是「馬羅島」號的艦島上,多了一套相控陣雷達陣面。據推測,這是從以色列引進的EL/M-2248四面固定相控陣列雷達,與印度海軍的「加爾各答」級的雷達性能相近。不過,由於主桅的遮擋,只有三面布置在鑽石形的「大頭」桅杆上,剩下的一面則被單獨移至艦橋的正上方。

目前世界各國,在兩棲攻擊艦上使用四面相控陣雷達的並不多。日本的4艘「出雲」和「日向」級裝備有其國產的OPS-50和FCS-3四面小盾,但是由於它們沒有大型塢艙,是標準的輕型航母,而剩下的就只有韓國海軍的「馬羅島」號了。相反,中國的遼寧艦和首艘國產航母、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和美國的「福特」級航母,倒是都配有三到四面大型相控陣雷達。

實際上,「馬羅島」號就是利用兩棲攻擊艦的船體,在驗證一些航母關鍵技術的產物。韓國海軍裝備航母的夢想由來已久,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趁蘇聯解體的時候,韓國就計劃在「明斯克」號和「新羅西斯克」號的基礎上,改裝自己的航母。然而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此計劃不得不終止。不過,韓國的航母夢卻從未因此放棄,

韓國政府明白,憑藉自己僅僅建造過幾艘驅逐艦和護衛艦的技術,要想建造航母,無異於空中樓閣。因此,必須一步一步來,逐漸積累航母的建造技術。首先,他們藉助國內造船工業發展的東風,於2002年開始建造「獨島」號兩棲攻擊艦的船殼,對直通甲板型現代軍艦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在經過十幾年的消化吸收之後,2014年,韓國再次動工建造了「馬羅島」號,這一次驗證的是航母相關的雷達電子系統。而在未來,韓國還將建造一艘兩棲攻擊艦,並開始建造真正的航母。

按照2013年提出的設想,韓國海軍最終將會擁有3艘兩棲攻擊艦和2艘輕型航母。輕型航母的設計可能以義大利的「加富爾」號為基礎,加入韓國自己的部分設計,最終變成「K-加富爾」號。不過,韓國海軍的野心遠不止於此,韓國防衛事業廳(DAPA)曾經研究過在航母上裝備電磁彈射系統的可能性,如若實行該計劃,那麼在2艘輕型航母之後,韓國還將建造更大的中型或者重型航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翼蒼穹 的精彩文章:

高新6號到底有哪些專業設備?這個圓柱體很先進,堪稱潛艇天敵
071船塢登陸艦內部到底是啥樣的,艦上的「木門」真的不防火嗎?

TAG:鐵翼蒼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