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5G要成功,只能正面跟美國剛下去!

中國5G要成功,只能正面跟美國剛下去!

近日,有媒體引述接近電信業監管單位的知情者稱,鑒於當前緊張的國際形勢,中國將提前頒發正式的5G商用牌照予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而從多方消息來看,頒發牌照的具體時間點大概會在今年10月1日。

而今年初,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曾提出「今年將在部分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從這消息大概能看出當時政府層面對於5G的規劃大體上是:2019年小規模試商用,積累新制式的運營經驗,到2020年中甚至年底,正式實現規模商用。

而如果真的把正式規模商用的時間提前到今年10月1日,這將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變化,造成的變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為什麼此前政府傾向於「押後」5G的正式商用呢,畢竟早在18年韓國、美國以及歐洲部分國家都已經正式商用5G了?我認為政府在這裡面有幾層因素的考慮——

第一方面,中國的4G部署建設相比歐美日韓等國家滯後了2-3年時間,其實當前國內4G網路還在不斷的建設和完善過程中,按照正常的市場邏輯,接下來2-3年內是4G網路的最佳變現期,如果急於商用5G,毫無疑問將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甚至可能造成4G難以收回建設成本的窘境。

第二方面,5G技術體系尚不是非常成熟,很多技術難題仍待突破,尤其是SA組網模式還需要時間去優化完善,而當前較為成熟的NSA組網模式無法完全體現5G變革性的性能,終究是要過渡到SA模式的,SA模式預計在2020年初方能成熟,因此,政府原計劃是等SA成熟後,一步到位直接上馬SA。而在此之前可以先小規模部署NSA,培育市場的同時積累運營經驗。

第三方面,從2018年初的中興事件上,我們就意識到美國在5G上勢在必得的野心,所以中國「刻意」在正式商用進度上製造「滯後」的局面,其實是一種綏靖政策,希望中國5G的發展不至於引起美國的過度警惕,招致報復打壓,給自己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發展環境,低頭干實事、悶聲發大財。況且,以中國的通信市場規模,對我們而言的「小規模」的試商用,也已經遠大於韓國、美國的商用規模了,所以也能保證在5G上不落伍、不掉隊。

可惜,從美國近期的表現來看,中國息事寧人的計劃「破產」了,美國沒有被中國刻意製造的「滯後局面」所蒙蔽,反而採取了更加激烈的手段來打壓中國5G發展,試圖將中國5G絞殺在政治力量下。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偽裝、任何綏靖都失去了作用,中國只剩下一條路可走——要想贏,只能正面跟美國剛下去!在這種大背景下,才有了前面消息中所說的中國5G提速,其實不算是提速,只是拋開了偽裝,回歸到正常的發展速度,以實際發展水平實現對美國5G發展的的一種壓制。

因此,年內實現正式商用應該是大概率事件,而在此之前,國內通信產業需要齊心協力做好以下兩件關鍵事情:

一是本著「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原則,集整個產業的力量儘快推動5G技術體系和運營機制的成熟,推動5G覆蓋差、功耗大等技術難點的攻克,協同運營商建設一張能用、好用的5G網路。

二是確保儘快推出普通用戶能承受得起的5G手機,比如5G千元機,在如此特殊環境下,國內各手機廠商之間可以放下競爭成見,實現能力共享,甚至資源共享,比如,華為的麒麟CPU晶元、巴龍基帶晶元,還有自研的操作系統都可以拿出來,小米在其他晶元上的積累也可以拿出來,甚至阿里也可以把其達摩院的研究成果拿出來,首要目的就是確保國內IT產業還能保持正常運轉,而不至於被人逐個擊破,受制於人。

當然,以上所談有點過於理想化,實現難度很大,成功的幾率也不高,但當前局面就這樣了,我們立志要站在最高的山崗上,就不能指望前面的人給你讓路,只能正面超過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悲了傷的白犀牛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移動涉嫌反競爭被調查?這一次,我挺中國移動!
外部形勢愈趨嚴峻複雜,5G,中國等不及了!

TAG:悲了傷的白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