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悲鴻十分在意的一幅畫,兩次為其傾家蕩產,死前卻捐給了國家!

徐悲鴻十分在意的一幅畫,兩次為其傾家蕩產,死前卻捐給了國家!

中國是一個歷經五千多年文化傳承的大國,但古代的書畫流傳下來的少之又少,一幅叫做《八十七神仙卷》的畫就是倖存品之一,但是它的經歷卻並不少。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幅畫的經歷吧。

這幅畫之所以經歷了很多,與一位大家熟知的人有很大的關係,他就是徐悲鴻。他在繪畫界的成就相信不用小編多述了,大家對他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在很小的時候,在自己父親的影響下,他就非常喜歡繪畫,並且沒有讓父親失望表現出了極強的天賦。後來的他喜歡一邊遊歷一邊創作。

遊歷期間,他來到了德國,認識了一位德國人,後來關係好了,就邀請他到自己的家中坐坐,並且邀請他欣賞她收藏的作品。在這位德國人非常珍惜的作品中,徐挑來挑去也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只能說是文化差異讓兩個人對藝術有著不同的欣賞。後來徐發現了放在一旁的一堆作品,顯然主人並不看重和欣賞它們。

但是徐正是在這堆作品當中發現了一幅中國畫,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那幅。於是徐決定買下這幅畫,把它帶回中國,他花了1萬元加上自己手中的幾幅畫最終買下了這幅畫。這是徐第一次購買這幅畫,那麼為什麼會有第二次呢?

後來中國戰亂,這幅畫一不小心又被弄丟了,徐一直非常懊悔,並且一直打探這幅畫的蹤跡。幾年之後,終於有了這幅畫的蹤跡,收藏在一個四川人手裡。因為這幅畫是徐從德國人手中買回來的,並且親自帶回國,徐對這幅畫付出了不少心血。所以他決定再將這幅畫買回來。但是這幅畫在那時候已經增值到20萬元了,這對於他來說已經是全部家產了。但是徐並沒有放棄,他變賣了家產,買了自己喜歡的畫,最終湊足了20萬買下了這幅畫。

情懷真的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雖然不是真實存在的,看不見也摸不到,只能自己用心感受,卻可以讓很多人付出很多,有的時候是金錢,有的時候是時間,甚至可以是自己的生命。徐去世之前決定把這幅自己注入了很多心血的畫捐贈給國家,捐了很多自己收藏的字畫。這種愛國的情懷值得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火車頭 的精彩文章:

這是一首「救命詩」,詩名可謂史上第一長,王維也因它而獲得重生
暮年的李白寫了首充滿青春活力的詩,這次「詩仙」沒有誇張!

TAG:歷史火車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