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一塊蛋糕引發的思考」娃:不給姥姥吃,你家感恩教育遲到了嗎?

「一塊蛋糕引發的思考」娃:不給姥姥吃,你家感恩教育遲到了嗎?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佳佳從出生開始就是由姥姥照顧的,一直到5歲,都是姥姥在帶她。姥姥在佳佳身上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感情,用姥姥的話說,帶外孫女可比當年帶女兒要用心多了。那可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姥姥對外孫女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而且是不求回報的那種。姥姥說:「我們老兩口都有退休工資,不給兒女添麻煩,外孫女更指不上了。」這說的倒是實話,可是姥姥有口無心的話,卻被佳佳牢牢記在了心裡。

前兩天是佳佳5歲的生日,姥姥早起就開始忙活,買菜、做飯、買生日蛋糕,中午的時候張羅出一桌子大餐。佳佳高興極了,吹完蠟燭開始分蛋糕了,卻拿起叉子自己在整個蛋糕上隨意切割,絲毫沒有分給大家的意思。

姥姥說了句「給姥姥吃塊蛋糕吧」,沒想到竟遭到佳佳的拒絕,她說:「這都是我的東西,為什麼要給你?」姥姥反駁:「蛋糕和飯菜都是我準備的,不能給姥姥吃一塊兒嗎?」佳佳反唇相譏:「你不是說不求回報嗎?偏不給姥姥吃!」一句話說的姥姥啞口無言。

無論是父母、祖父母還是外祖父母,往往都是任自己在這個世界如何掙扎,也要努力踮起腳尖,讓孩子去看看世界的美好。不求回報是老人最樸素的想法,可是卻讓孩子丟了感恩的心態。

他們理所當然地享用著家人創造的便利條件,要麼缺乏感恩意識,要麼朦朧地知道感恩這件事,卻不知道如何去感恩。擁有感恩之心,才能發覺人性之美,會讓自己活的更快樂、充實;擁有感恩之心,是尊重別人的表現,這樣的娃才能在人生中走得更遠、站的更高;擁有感恩之心,是一個人的美好品質,他將從中學會包容、理解、珍惜,最重要的是愛。

是什麼讓娃的感恩之心漸行漸遠?

很多家長批評現在的孩子任性自私,眼中只有自己,完全容不下別人,更是缺乏一顆感恩之心。是什麼讓孩子的感恩之心漸行漸遠?這就要從源頭上找找了。

1、孤獨單一的人際交往模式

由於計劃生育的原因,獨生子女家庭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因缺少兄弟姐妹,一直處於孤獨單一的人際交往模式中。4 2 1的家庭結構下,孩子就是全家的中心和焦點,六個大人照顧一個娃,孩子從出生時起就佔據了家庭資源的絕對壟斷地位,在事實上就造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環境,孩子自然也習慣了這種模式。

由於孤單缺少玩伴,孩子在小的時候無從體驗合作精神,也不知道該如何和他人進行分享,在溝通和交往上面也存在著短板,因為缺少感恩的氛圍,因而也不懂的感恩。即使現在放開了二胎政策,但仍有很多家庭是獨生子女,這個問題仍然沒有迴避掉。

2、溺愛讓孩子看不到別人的付出

家長的溺愛讓孩子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凡事只要他想做,家長就一定會滿足。孩子只能看到眼前的結果,卻看不到家長背後的付出,在這種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迷失自己,缺乏感恩心態,即使步入社會也習慣於單方面地讓別人付出,而自己多付出一點都會覺得委屈。

溺愛讓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在下降,感恩別人付出的能力也在受損。他們不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有人替他負重致遠,反而覺得享受才是正常的狀態,要付出也是別人。就像佳佳姥姥,一味的溺愛讓孩子喪失了感恩之心,驕縱的是孩子,家長也難辭其咎。

3、父母沒有起到好的榜樣作用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導向作用非常重要。看似是一件件小事,看似是平常普通人的生活,其實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品質培養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與上一代人的相處模式,以及和他人的人際交往方式,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如果家長就想著如何啃老,可以自己不用付出就得到超出尋常的東西,那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不要怪他們等父母老的那天,也以這種方式來對待家人。還有的家長怕吃虧,愛佔小便宜,不讓孩子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他人,孩子自然也無法學會感恩。

4、家長輕易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

其實,在孩子三歲以前,因為社會活動範圍受限,與人交往的經驗也很欠缺,加上孩子獨立意識正好處於爆棚期,他們表現得「自私」一點也正常。這個時候的孩子最愛說「我想怎樣」、「我要怎樣」,孩子早期的認知心理活動都是單純圍繞自我進行的,很少能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最怕這個時候家長依照自己的標準,輕易就給孩子貼上「不孝順」、「不懂事」、「不知道感恩」的標籤,在負面評價的影響下,孩子也很容易就朝著這個方向去。與佳佳的姥姥做法相反,一些家長認為自己付出了,就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卻忽略了孩子還小,其心智、語言表達都不成熟,但仔細觀察,他們會以其他的方式來關心父母。短時間內就對孩子的回報抱有極大的期待,這就有些強求了。

家長要如何拯救孩子日益消失的「感恩之心」?

現在的幼兒園在西方的感恩節那天都會舉辦一些親子活動,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感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很好。實際上,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感恩教育更加重要。

1、打破孩子孤獨模式,提高社交能力

小孩子天天只能和自己玩,或者和慣著自己的父母玩,這樣的環境下要求孩子感恩顯然很不現實。即使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也要帶領孩子多去戶外走走,多交朋友,在遊戲和共處中學會分享,懂得合作,這也是孩子快樂成長的秘訣。

父母應該從小有意識地教導孩子去幫助別人,或者帶著孩子做些公益活動,先從自己付出開始,來感受幫助帶來的內心充盈感,再激發孩子學會感恩。必得先有付出,才有感恩。

2、擁有感恩之心的父母,才能有感恩的娃

泰國近來有個特別感人的公益廣告,講的是一位小學老師叫芭比,她把自己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帶到了課堂,坐在最後一排。對此家長頗有微詞,認為這是學校不是家裡,老師這麼做只會讓孩子分心,無法專註於自己的學業,因而提出反對意見。

有的家長提出轉學,有的家長建議這位老師雇保姆照顧母親,校長也介入了此事。但芭比堅持要自己照顧母親,來報答她的養育之恩。正當大家爭執不下的時候,母親失蹤了,學生們自發組織起來去找奶奶。

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芭比對母親的悉心照顧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孩子,讓他們學會了對父母感恩。同樣的,擁有感恩之心的父母,才能有感恩的孩子。

如果不想再為「一塊塞心的蛋糕「引發思考,從現在開始,就有意識地教會孩子感恩吧!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果媽媽 的精彩文章:

這個月份寶寶增長最快,狀況多多,寶媽有五大注意才能順利過關
寶媽帶孩子獨自睡覺的晚上什麼樣,這個實拍,隔著屏幕感覺到了累

TAG:糖果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