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為什麼進寺廟要摘下佛珠來?

為什麼進寺廟要摘下佛珠來?

佛珠,從最開始的信仰神佛,只由僧侶佩戴,傳承至今,倒是被賦予了許多生活的氣息。

雖然如今任何人都可以佩戴佛珠,但畢竟來說,文玩玩物,也玩文化,佛珠可玩,但佩戴方面的一些傳統,您也需要有所了解。

一.佛頭位置

佛頭,又名母珠,佛塔,就是那顆最大的珠子,用於穿戴流蘇,背雲和弟子珠。

有關母珠的作用,《佛說陀羅尼集經》載:此母珠表無量壽佛,記子者,為捻一百八珠而記其遍數之用。

既然佛頭如此重要,那麼在掛珠中,它應該在上還是在下呢?

上圖可知,在清朝,佛珠的正確戴法是佛頭、背雲垂於背後,也就是說,佛頭位於上方。

而從中原佛教的角度來說,佛頭代表佛陀,帶在上面是對佛祖的尊敬,因此寺廟裡的師傅們也都是把佛頭戴在上面的。

二.佛珠應該戴在手上還是脖子上?

通常來說,掛珠(脖子上的佛珠)是僧侶升座之後,或者接法以後才有資格佩戴的,常由老和尚親自給新方丈掛上,示為信物。

所以一般凡俗人士(善男子,善女子),至少在進入寺院時,還是應以持珠形式戴在手上為好。

《佛說佛名經》有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誦念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若欲願生諸佛凈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

三.為什麼進寺廟要摘下佛珠來?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寺廟裡普通的僧人是不佩戴佛珠的,只有寺院的住持或者我們常說的「大和尚」才會佩戴佛珠。

《瑜伽念珠經》中就有寫到,佛珠是給得道高僧佩戴的:

由安頂髻凈無間,由帶頸上凈四重。

手持臂上除眾罪,能令行人速清凈。

《數珠功德經》也說:若欲願生諸佛凈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

由於我們普通人修行不夠,沒法做到這些,所以我們進寺廟時,摘下佛珠也是對於僧人的尊敬。

四.佛珠數量應該是多少

很多朋友不知道佛珠應該戴多少顆,這裡《數珠功德經》有提到:其數珠者,要當須滿一百八顆。如其難得或為五十四,或二十七亦皆得用。

可見一百零八顆,才是最傳統的佛珠數目,此數字佛教意味深厚,即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使身心達到清寂的狀態。

而五十四顆佛珠,則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之五十四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二十七顆佛珠代表小乘佛教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種聖者。

在這三者中,《瑜伽念珠經》認為,一百零八是要優於其他兩種的:一百八珠為最勝,五十四珠以為中,二十七珠為下類。

除此之外,十八子在今天也是很常見的佛珠數目,代表世間一切現象,即六塵,六根,六識。

五.佛珠可選材質

有關佛珠的可選材質,《數珠功德經》中有明確的記載和優劣之分——

若用鐵為數珠者,誦掏一遍得福五倍。

若用赤銅為數珠者,誦掏一遍得福十倍。

後面還有種種萬,百萬,千萬等等……

在結尾處,《數珠功德經》中明確提到,菩提子念佛其實是最好的——

若菩提子為數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數誦一遍其福無量,不可算數難可校量。

而另一本《瑜伽念珠經》的觀點也是如此——

蓮子念珠千俱胝,菩提子珠無數福。

所以說菩提子才是最受佛家喜愛的文玩材質。

這或許就是今天鐵銅蓮子等,熱度遠不及菩提的緣故?

不過其他材質念經也是「有福」的,可見相比材質,最重要的還是念的過程,而且作為玩家,咱們也大可放的開點,不必拘泥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剛菩提網 的精彩文章:

千眼菩提挑選也有門道
你的文玩核桃真的是配對完美嗎?老炮兒親訴:什麼樣的才叫好對!

TAG:金剛菩提網 |